2025年1月19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陸客團不是旅遊業的萬靈丹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賴卓體制失能,陷豢養側翼與尾巴搖狗困境
◆  聯合報黑白集/苗頭不對、雅口無言
◆  經濟日報社論/陸客團不是旅遊業的萬靈丹









經濟日報社論/陸客團不是旅遊業的萬靈丹


2025-01-19 02:46  經濟日報/ 社論
陸客團不是旅遊業的萬靈丹。示意圖。(記者蔡家蓁/攝影)


中國大陸文化和旅遊部宣布,近日將開放上海及福建赴台團體旅遊;消息一出,台灣觀光類股大漲,龍頭股亮燈漲停。業界將此視為久旱中的甘霖,期待今年入境旅遊人次飆上千萬,一掃疫情以來的陰霾。

不僅是業界雀躍,多個以旅遊著稱的縣市紛紛不落人後,要求和北市「共推遊程」,深怕這波因台北和上海「雙城論壇」衍生出來的陸客開放效益,被北市獨攬,錯過了難得商機,特別是和北市關係較佳的藍營執政縣市。

誠然,兩岸間的政治爭鬥,已讓台灣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特別是旅遊相關產業。迄今無法將兩岸旅遊納入最基本的業務範圍,讓台灣入境旅遊,無法像全球疫情後快速恢復榮景;加上國人捨棄國旅、大量出境旅遊之下,旅遊業暮氣沉沉,甚至不少業者關門歇業。這是政府須深自警惕之處,實在不宜為一些無謂的爭執,付出產業發展的重大代價。

然而,業界也不宜將責任往政府或消費者一推了事,認定自己完全是個「受害者」,在業績不佳時屢屢要求政府補貼,或「情勒」消費者以國旅取代境外旅遊。畢竟,旅遊的價格和品質主要還是由業者自行考量,而形成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若沒有陸客就無法存活,那表示台灣根本沒法發展旅遊業,顯然不合邏輯。因此,旅遊業者自己當然要負主要責任,恢復陸客來台團旅,有如產業發展的強心針,可以救一時之需,斷難視為萬靈丹。當前地緣政治之下,兩岸關係未來發展難測,今日的熱情難保明日的冷漠,有遠見的業者在風險規避之下,發展「非陸客」市場才是正辦

台灣旅遊業的經營心態,頗值得商榷,特別是旅宿業者。幾十年來充滿了「殺雞取卵」的行徑,不僅在年節或旺季時價格離譜,連平日訂價也都遠遠超過鄰國的競爭業者。台灣雖土地價格昂貴,故投資成本偏高,但也絕難解釋為何差異如此巨大,簡直是將消費者當肥羊。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交通既方便,資訊又透明,消費者以自身經驗或透過網路,不可能長期被如此嚴重剝削所以,今天旅遊業無法吸引國人,可說咎由自取

然而,除了業者有責任之外,政府對產業還是有輔導之責。政府多年來對旅遊業口頭的關照過多,實際的投資或輔導卻相當有限;幾乎都是在遭逢巨變、業界一片哀嚎之下,才會用補貼方式耗費公共資源加以補助,這絕非輔導的正常手段。

舉例來說,外國在重要景點幾乎都有極出色的大型雕塑品,彰顯當地的某種價值,別說英、法、義那些具有歷史感的大都會,連較後進的馬來西亞蘭卡威,就有個巨型的老鷹雕像;泰國聖獅啤酒廠前,也有大型的金獅雕塑;美國普利茅斯港有當年登陸美國的「五月花」複製品,巴爾的摩港有獨立時期的「憲法號」戰艦;對岸鴨綠江大鐵橋邊,有當年韓戰時中國「志願軍」的巨幅雕像等等。台灣呢?有哪幾個景點有拿得出來,讓旅客爭相拍照的大型雕塑嗎?連號稱台灣孫文的蔣渭水,為紀念他而豎立在國道五號的紀念碑,也寒嗆到令人不忍卒睹,真是愧對先賢。

台灣政府對待旅遊的態度,就連對岸一個三、四線城市都不如,看看他們諸多地方城市的公共水舞,只能讓我們汗顏,更別說一、二線的大城市了。台北市,除了晚間到處黯淡無光之外,入境旅客在大馬路要找個廁所都相當困難。看看對岸成都街道到處都是的公廁,看看江南部分城市的路標,連廁所距離幾公尺都清清楚楚,我們官員到處出訪、參加論壇,每年過年或元宵,就是放放煙火、展示花燈了事;如此這般,旅遊業發展得起來嗎?

陸客只是強心針,絕對不是萬靈丹,旅遊不止要自立,還一定要自強













聯合報黑白集/苗頭不對雅口無言


2025-01-19 04:13  聯合報/ 黑白集
社民黨北市議員苗博雅主張廢死,17日直播近3小時,找來綠營批藍白惡搞預算,最後觀眾call in直球問「為什麼沒有譴責賴清德?」圖/擷取自YouTube「苗博雅」頻道


死刑犯黃麟凱成為賴清德總統任上首名伏法死囚,本該嚴肅以對,但在相關議論中,「苗頭不對」、「雅口無言」卻成為爆紅流行語,讓政客見識到民意迴力鏢威力

事情源於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十年前曾在臉書發文「再冷,也不該拿死囚的血來暖自己的民調」,狠酸時任總統馬英九。現在賴清德才上任半年,更有「實質廢死」的釋憲判決靠山,仍不惜對死囚「開第一槍」,人民當然想知道,賴總統是否也拿死囚的血來暖民調

然而,當初捍衛殺人犯人權的苗博雅,如今卻發文表示「這個國家,有更重要的事」,並轉移焦點批評在野黨刪減預算,形同消音一時之間,網友紛紛湧向苗博雅舊文朝聖,並立封苗博雅「尚書大人」(喻機靈搖擺如牆頭草),更炒熱了「苗頭不對」、「雅口無言」兩個語詞

其實黃麟凱槍決仍有程序問題遭質疑,例如真能通過憲法法庭設下的「八大關五大卡」檢驗?司改會、廢死聯盟稱已將其非常上訴狀遞至法務部,仍未能槍下留人,苗博雅卻未置一詞,莫非背叛了理念、也拋棄了盟友?但若真深究,恐怕就要問,賴政府是在搶救民調,或是為大法官提名鋪排?

顯然,面對八成反廢死堅定民意,「血饅頭」不僅有助暖總統民調,還攸關能否鋪平自己出征台北市長的競選之路
















聯合報社論/賴卓體制失能,陷豢養側翼與尾巴搖狗困境


2025-01-19 03:54  聯合報/ 社論
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賴清德總統當選一周年前夕,民進黨的親密戰友「經民連」智庫召集人賴中強發文談論退休年金議題時,痛批賴政府面對朝小野大犯下兩大戰略錯誤,國會攻防不該只擋不攻,也不該把國會當主戰場他直言,青鳥會盡台灣公民的責任,民進黨政府也要認清這年頭不可能有太平官。賴中強的批評未必全然準確,卻表達了綠友友對賴卓體制失能的不滿,更凸顯民進黨政府在豢養側翼與尾巴搖狗之間的困境

從太陽花運動到青鳥、大罷免,賴中強是一路和民進黨相倚相伴的民間團體急先鋒;他說重話,顯是對民進黨無能面對國會的反彈。他指陳賴政府第一大戰略錯誤,是在國會不能只是擋、沒有攻,執政黨應設定政治議程,拋出福國利民法案說服國人,看藍白敢不敢反對。他所謂的第二大戰略錯誤,是賴政府明知國會是少數,就不應把國會當成主戰場,應該把操之在我的法規命令當成主要施政手段。

站在綠友友立場,賴中強當然痛批藍白惡搞,只求討好特定群體的政策買票。但至少藍白解決了警察退休金和高齡巴氏量表申請的苦痛,而民進黨為庶民做了什麼?當民進黨全力抨擊藍白提高警察所得替代率、挑撥世代矛盾時,執政黨為那些拿不到補助津貼的退休老人做了什麼?賴中強直問,難道國家稅收不應優先保障國民最基本生活權賴中強忽略了民進黨重砍公教,卻不敢碰觸勞工的年改真相;但他的確問到了重點:這政府為伸張社會正義又做了什麼?

賴中強也以衛福部次長呂建德為例,逼問民進黨政府是什麼樣的黨內權力結構和政治文化,讓富有行政經驗的學者從政,依然「有志難伸」。換句話說,賴政府即使重用綠學者,但老戰友在這失能政府裡卻無所作為,這難道不是政府的問題?不過,賴中強豈會不知,學者被收編成為綠朝新貴,往往不是一起沉淪,就只能黯然求去

一連串逼問都直指賴政府的失能,既無力解決朝小野大僵局,更無法照顧庶民生計賴總統最大動作,就是成立氣候變遷、健康台灣和社會防衛韌性三大委員會,卻不能形成社會共識和政策改變,只淪為政治秀卓榮泰最大動作,則是對國會提覆議,還有叫停班班鮮奶的政策災難,以及推翻高鐵南延屏東設計,讓五年上億評估歸零重來。卓內閣翻案本事遠高於開創能力。民進黨團更忙著鬥爭藍白,並寄望青鳥大罷免。這樣無能的政府,人民怎會有感?綠友友怎不焦慮?

一年前,賴清德在當選夜裡誓言要以團結為先,要廣納人才,要朝野有共識的政務先做,沒共識的先擱置,這些承諾已成泡影。賴卓體制善鬥而無能,除了痛罵藍白毀憲亂政外,什麼也沒做。國會空轉,國政虛耗,空白的執政成績單,連綠友友都搖頭,指責賴政府犯下戰略錯誤。誠然,賴政府如能提出福國利民法案,藍白怎麼敢擋?運動部組織法和考試委員人事案都順利通過,就是最好例子。

但賴卓體制必須擺脫威權獨裁心態,接受朝小野大事實,尊重國會多數民意,才可能走出失能困境而賴中強開出的解方裡,並沒有朝野和解和民主團結當賴中強發出「青鳥會盡公民責任」要脅,警告「不可能有太平官」,甚至怒轟卓內閣對中資禁止漏洞無動於衷時,口氣竟像極了賴清德在召喚青鳥包圍國會、威脅在野黨而當賴清德高喊團結並邀韓國瑜喝和解咖啡時,賴中強卻強調青鳥大罷免行動自主不受政黨指揮,賴清德有沒有尾巴搖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