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與企業應勇於面對合理成本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4075/web/ 

◆  聯合報社論/這場雙重氣候競賽,台灣輸不起!
◆  聯合報黑白集/國民黨中常委的囈語
◆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與企業應勇於面對合理成本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與企業應勇於面對合理成本


2021-04-26 00:1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原本波光瀲灩的日月潭,因為缺水而露出大片青青草原。記者許正宏/攝影


近日台灣經濟情勢的發展令人憂喜參半。喜的是出口內需齊揚,電子與傳統製造業表現均佳,各機構也陸續上調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憂的是乾旱缺水、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可能延宕對產業民生造成衝擊。

事實上,這一喜一憂之間也存在著因果關係。台灣以製造業大量出口為主的經濟型態向來極易受到有限資源的牽制,「五缺」問題難解,如果又遇到像現在般的出口榮景,問題就更為棘手。

為解決五缺問題,政府向來的思維都是由供給面著手,努力供電、供水、供土地、引進外勞、育才攬才,再加上投資抵減、租稅優惠,致力營造有利企業經營的環境;除了努力擠出資源的「量」之外,政府也努力壓低資源與生產要素價格,油、水、電價格的最高指導原則是維持「亞鄰最低價」,低薪環境長年籠罩,深怕成本一高就使企業喪失了競爭力。最簡單的供需原理告訴我們,面對供不應求的短缺現象,讓價格機制發揮功能是最有效的方法,價格提升即可解決大半問題。然而在台灣,這往往是政府最忌諱的政治不正確選擇。最近的例子就是面對嚴峻水情,政府花大錢提出四大抗旱措施,鑿井、海水淡化成本都不在話下,但這些成本不但不反映在水價上,連針對旱情規劃妥當、正式宣告、全民也有共識的課徵耗水費,經濟部終究還是畏畏縮縮地「延後再議」。

退萬步想,就算不想碰觸敏感的價格問題,面對資源日益窘迫,設法減少需求應該會比想破頭增加供給來得務實。但依賴出口的製造業模式,長期使用大量、廉價的資源與生產要素;或者說廉價的資源造就大量出口的製造業。這種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未來勢將使台灣更頻繁地面對五缺窘境。

政府不是沒有解決對策;然而,一遇到強勁國際需求,就又忙不迭地讓資源低於成本價來全力支應製造業所需,深怕漏失了眼前的商機,卻貽誤延宕了經濟可能轉型升級的契機。

台灣當然還是必須有製造業,特別是近來台灣常被標榜「製造業實力雄厚」,但如果製造業出口榮景必須建立在低成本的「競爭力」上,這樣的競爭力其實薄弱而難以永續。蔡總統宣示要打造台灣成亞洲高階製造中心,「高階製造」指的當然是高品質與高附加價值,甚至是品牌。製造業要靠品質、品牌賺錢,當然與過去追求低成本的模式大異其趣。

被刻意扭曲的低成本環境是產業想要升級轉型的障礙,勇於面對合理成本是成功升級轉型的最基本要求。日前立法院三讀通過勞工職災保險法,工商團體立即提出希望政府能有租稅優惠以「減輕企業負擔」的「配套」。如果職災保險法的內容是與時俱進地改善勞動條件,這就是新時代下的合理成本,企業必須調適接受,如果還要政府補貼全民埋單,就會又再陷入「刻意扭曲的低成本環境」,長期而言,對經濟並沒有好處。

面對合理成本,政府亦應如是。落後多國一段時日後,政府終於在世界地球日也宣示了民國 139 年(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經濟部隨即提出可以零碳電力、製程減碳、循環經濟、發展節能設備及負排碳技術等四大政策來達標,與他國不同的是始終不考慮課徵碳稅,更明言「碳稅等制度將減少競爭力」。繼耗水費延遲再議後又一力作──就是不想讓企業支付外部性應承擔的合理成本

如果不課碳稅可以達成碳中和,諸多發展碳稅的先進國家豈非笨蛋?如果靠對手國課徵碳稅「減少競爭力」來贏過他們,豈非勝之不武?又有何顏面談「高階製造中心」?近一年來台灣英名在外,應有宏觀遠見的經濟部應該慎思,台灣應如何名副其實地邁向一流國家。













聯合報黑白集/國民黨中常委的囈語


2021-04-26 03:1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中常委謝坤宏在中常會爆國父孫中山得道成仙,法號「偉慈真君」,主席江啟臣面露無奈。記者蘇健忠/攝影


國民黨中常會邀專家談氣候變遷,中常委謝坤宏隨後發言,竟套媽祖遶境話題宣稱「國父已得道成仙」,法號「偉慈真君」,而江啟臣就是國父的依託繼承人。離譜的發言,讓與會者尷尬不已,立即中斷現場直播。

中常委中常會當成神壇,說出如此荒誕不經的話,讓人錯愕。在座中常委有人掩面,有人搖頭,有人忍俊不住,卻無人制止或暗示他停止。這些中常委可能不知道,你們看謝坤宏的表情,就是社會大眾看國民黨的表情,覺得可悲。

謝坤宏並非籍籍無名之徒,他是國民黨八連任的中常委,顯擁有相當的基層實力才能屢次當選。問題是,中常會是討論政黨政策的場域,一個發表這類怪誕囈語的人物,配當中常委嗎?國民黨中常委人數太多、太雜,產生方式有問題,早失去應有功能,在在受到訾議。但國民黨說不改就不改,甚至當成「傳統」來維護,弄到整個黨失去魂魄,這難道只是一二人的責任?

因此,有謝坤宏這番「國父得道成仙」的脫線演出,也就不奇怪。江啟臣以少壯派當選主席,原有良好的改革契機;但他對於深層結構議題卻避而不談,改革始終無法觸及要害。這次,聽到謝坤宏指名他是國父的繼承人,江啟臣笑得出來嗎?

有意參選黨主席的人,別只想自己,想想這個黨吧!














聯合報社論/這場雙重氣候競賽,台灣輸不起!


2021-04-26 02:09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台灣推動減碳的進度遠遠落後國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原本劍拔弩張的中美兩大強權,在「世界地球日」共同發表了《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拜登宣布美國將在十年內溫室氣體減排五十%;習近平重申民國 149 年(二○六○年)前實現「碳中和」。明確的時間表及減碳深度,代表的是國家決心。

在「沒人可以是局外人」的氣候議題上,台灣卻自我放逐,長期冷處理的結果,是自我孤立而邊緣化。蔡總統在臉書上對地球日的應景貼文,在大幅元首照上押字「把握國際趨勢,規畫民國 139 年(二○五○年)達到淨零排放的路徑」。「規畫」二字,看得令人驚嚇。當迫在眉睫的歐盟「碳關稅」經貿壓力,都已架到台灣廠商的脖子上,政府才要「規畫」?這空洞的兩字,可能讓台灣由世界供應鏈中消失,總統如何說得出口?

日本已具體提出減碳路徑,南韓總統文在寅也親自提出嚴格的碳中和政策;但蔡英文卻沒有答案、沒有成績可以證明「台灣準備好了」,有的只是作文一篇。民進黨小編還留言貼上連結,要台灣人民「看看國際做了什麼」。這豈不是倒打總統一耙:看,我們台灣,政府什麼都還沒有喔!

我們就來看看國際做了什麼。拜登重返《巴黎協定》,任命氣候特使,地球日親自召開氣候高峰會。歐盟提出「綠色政綱」,要在民國 139 年(二○五○年)達成淨零排放,民國 112 年(二○二三年)對進口商品開徵碳關稅。日、韓也都要在民國 139 年(二○五○年)實現碳中和,並視為產業轉型戰略。全球至少有一二七國、五百多個城市宣示「民國 139 年(二○五○)碳中和」目標。

反觀台灣,近年排碳量及減碳成績總在全球排名中敬陪末座,但政府仍舊「處驚不變」:沒有排碳總量管制、沒有碳交易制度、沒有能源稅、沒有碳費訂價、更沒有《氣候變遷法》,只有過時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政委龔明鑫日前說了老實話:「台灣走得太慢」,當國際在喊民國 139 年(二○五○年)「淨零碳排」時,我們的《溫管法》還在民國 139 年(二○五○年)排碳量為民國 94 年(二○○五年)的「五十%」。而這個「○」與「五十%」的差距,是國際競爭力的高低,是台灣在世界經濟舞台有沒有活路的生死之別。更別說,台灣為趕非核進度與綠能業績,已飽嘗破壞環境的苦果。

本報系願景工程在世界地球日前夕推出「碳鎖台灣」系列報導,點出當全球減碳之時,台灣卻無對策的危機。一旦歐美實施碳關稅,只准符合減碳標準的產品進口,否則就必須繳交碳稅或購買碳權;這必然增加企業成本,耗損競爭力。許多國際知名企業均各自提出嚴格的自我要求,例如蘋果、微軟、亞馬遜等品牌商提前在民國 119、129 年(二○三○或二○四○年)達到碳中和,連帶中下游供應商的製程若無法碳中和,就打不進大廠供應鏈。

蔡英文在臉書大讚台積電等大企業已積極減碳但企業期待於政府,不是口惠,而是政策行動:一是提供足夠的綠能,以符合外國品牌商綠色供應鏈的要求;二是建立碳權交易制度,讓積極投入減碳的企業,能將碳權轉為可買賣的商品。以特斯拉為例,去年驚人的獲利是來自碳權收入,彌補了電動車本業的虧損!但台灣減碳模範企業如台達電,苦無此制度可用,減下的碳無法商品化。這帳又該怎麼算?

極端氣候的影響,已經來到台灣家門口,五十年罕見的大旱是痛苦的證明。永續綠能變成國家競爭力標準配備,台灣再不積極應對,我們將淪為雙重的氣候難民:氣候變遷帶來的環境災難,以及全球減碳趨勢下的企業淘汰賽。這場雙重氣候競賽,台灣輸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