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 星期三

【專家之眼】笑話,台灣的社宅也能叫社宅!

◆  【專家之眼】笑話,台灣的社宅也能叫社宅!
◆  【專家之眼】普亭的核彈恐嚇

◆  【專家之眼】經濟脈動大調整 全球匯率決策的各顯神通
◆  【專家之眼】噓~政府絕對「不宣」的預算眉角
◆  【專家之眼】失去天時地利人和 蔡英文還能打選戰?






【專家之眼】笑話,台灣的社宅也能叫社宅!


2022-09-28 08:09  聯合報/ 劉明德/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
台灣社會住宅存量比率僅為0.25%,比例之小,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圖為新北市府土城員和社會住宅。圖/新北市城鄉局提供



社宅,原本是一個立意良好的制度,但自從在台灣實施以來,與它該有的精神可以說是背道而馳,成了「橘逾淮為枳」的又一案例。台灣雖然「有」社宅,但不能說有社宅;雖然名叫「社宅」,但不應稱社宅。目前台灣政府提供的社宅有哪些根本的問題呢?

首先,杯水車薪,能夠說「有」社宅嗎?根據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所公佈的「台灣社會住宅數量統計表」,至111年8月,全台灣「只租不售」之社宅存量共計22,816戶,以110年第4季全國住宅總量912萬戶計算,台灣社會住宅存量比率僅為0.25%,比例之小,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以中低收入戶作為社宅居住的主體,那麼,臺灣的低收入戶加上中低收入戶共26萬戶(關於台灣政府認定的貧窮門檻過高的討論,可參考「被政府黑魔法掩蓋的貧窮指數」一文),該有的存量至少也要有26萬戶,而目前卻只有2.3萬戶,存量嚴重不足。

何況,目前能住進社宅的,大部分都不是上述中低收入戶,因為他們負擔不起、不知道怎麼申請或者根本不知道有這項社會福利,而中低收入戶又只是政府定義的「優先戶」的其中一種類型。可見,迫切需要社宅的豈只是26萬中低收入戶。

第二,申請資格過於浮濫。根據《內政部興辦社會住宅出租辦法第3條第1項第4款:申請承租社會住宅者,應符合「家庭年所得應低於申請時社會住宅所在地直轄市、縣(市)百分之五十分位點家庭之平均所得,且所得總額按家庭成員人數平均分配,每人每月不超過最低生活費三點五倍」。換言之,有資格申請社宅的人佔了當地人口的將近一半。這樣的法律不是在照顧弱勢,而是在排擠弱勢。因為在這樣一個那麼寬的範圍之內,一個人均月所得不到1 萬的家庭與人均所得6萬元(台北市為例,111年度為每月6萬5,387元)的家庭具有「同等」的機會,這是假平等,也不是在照顧社會弱勢,這樣的制度導致該得的得不到,不該得反而得到了,這就是逆正義

第三,租金太貴:根據《住宅法第25條第二項:「社會住宅承租者之租金計算,中央主管機關應斟酌承租者所得狀況、負擔能力及市場行情,訂定分級收費原則」,換言之,《住宅法只寫分級但沒有明訂全國統一收費標準,雖然內政部營建署網站上的新聞稿寫有補助計算基礎以一般戶8折,優先戶64折」,即使是市價的64折,對於最有迫切需要的中低收入戶來說,仍然住不起。若以台北明倫社宅的一房型來看,最便宜的月租金為8,900元,中低收入戶能否負擔呢?如果負擔不起,即使符合資格,也住不進去,這種口惠實不至社宅,能說是社宅嗎?

第四,抽籤不具有正當性。根據《內政部興辦社會住宅出租辦法第9條第一項第一款:社會住宅之出租「原則上以公開抽籤方式決定序位」。以抽籤決定順位,這樣的法律完全不具有正當性,原因是非常有限的資源應該用在最急需的人身上,也就是說,台灣的社宅招租應該用排隊的方式,而排隊的順序,應該按申請人的「急迫」程度。不依急迫程度,而根據運氣,這種做法錯置國家資源,也就是沒有把錢花在刀口上,是一種逆淘汰做法

台灣的社宅問題一籮筐,先寫以上幾點,剩下的,留待下一篇詳解。











【專家之眼】普亭的核彈恐嚇


2022-09-28 08:05  聯合報/湯紹成/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遭到軍事上挫敗的俄羅斯總統普亭,21日突然發表全國演講,宣布下達動員令,對烏克蘭作戰,且不排除任何手段,被視為核武威脅。美聯社



近日俄羅斯總普亭以使用核彈來作為要脅,增加了另一波俄烏戰事升高的可能性,因而引發各方關注。

在人類所有的競鬥中,情勢的升高(escalation)都是一種自然趨勢,比如先由鬥嘴再進入動手。在軍事對抗時,升高的壓力可能會很大,而且後果可能很嚴重。在冷戰期間,升高的思考集中在控制超級大國之間對抗的戰略上,比如若爆發戰事,雙方將先從傳統武器開始拚博,然後再上升到局部性戰術核武,以至於最終導致全面性戰略核武交互打擊

相比之下,美國最大戰略彈頭的TNT當量有120萬噸,而俄羅斯曾在民國五十年(1961年)測試當量為5,800萬噸的氫彈沙皇炸彈),目前在世界各地武庫中約有1.3萬枚核彈頭,其中美俄各具約6千枚。

十分值得注意的,就是與此相關的所謂「第二次打擊能力」(second-strike capability),也就是當A國向B國進行核攻擊,若A國無法確認可將B國一槍斃命,那必將導致B國進行第二次核打擊,以致於雙方「相互保證毀滅」(MAD)。故在理性判斷後,當事方都會對核戰望而卻步,最終形成恐怖平衡Balance of Terror),並相互都建立一些「信任建立機制」(CBM),互通訊息,以避免意外導致核戰的爆發,這也正是冷戰時期歐洲和平支柱

檢視當前的俄烏戰事,是因為俄軍節節敗退,以至於普亭總統有意以公投、動員再加上核訛詐的組合拳方式,企圖轉敗為勝。但因俄烏兩國接壤,故只能使用小型戰術性核武器,爆炸威力從300噸到10萬噸 TNT 當量不等。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美國在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產生了毀滅性影響,它只有1.5萬噸戰略核武器相比戰術核武器是為了對戰場產生影響,而戰略核武乃是以長程飛彈為載具,並以打贏全面戰爭為目的

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當時的美俄簽訂「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New START),雙方約定的核武彈頭以1,550枚為限但條約並未規範戰術武器,其他國際協議也針對戰術武器訂定規範。目前,俄方已部署約1,600枚戰術彈頭,而美國在北約國家也部署了大約100件美軍的戰術核武器,可以對俄軍做出相應的回應。但因烏克蘭並非北約國家,還在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銷毀了原先擁有的核武器並加入核武器不擴散條約」(NPT),以換取外國的支持,因而北約如何回應,還要視當時情況來判斷。

該條約獲得191個締約國批準,依此只有美、俄、中、法、英五國可擁有核武器,因這五國在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1月1日已製造並試爆核子武器,其它4個核國家印度、巴基斯坦與以色列未簽,朝鮮簽約後退出。「核武器不擴散條約旨在防止核武器擴散促進核裁軍並鼓勵和平利用核能條約同時規定每5年對執行進展狀況做一次審查。第十次審查會議本應於民國一O九年(2020年)舉行,因新冠疫情而延期至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

此外,俄羅斯不太可能在前線使用核武器,因為此將會產生核塵埃巨大風險傷及自身。但莫斯科可能會在烏克蘭上空引爆核彈,並以電磁脈沖癱瘓烏國電子設備,或黑海水面上引爆威懾以避免重大傷亡。更進一步,普亭將可能用核武器攻擊烏克蘭的軍事基地或打擊首都基輔造成大規模傷亡包括消滅烏國的政治領導層

今年2月開戰之初,普亭就已下令俄羅斯核子威懾部隊全面戒備。如今,普亭曾言,若俄國的安全與領土受到威脅,將會使用核武,而正在烏東四州進行入俄公投,就將成為試金石,端視烏克蘭與西方國家的態度。此外,若普亭進一步在戰事方面全面挫敗或俄國經濟崩盤,以至於其地位不穩等狀況,也都有可能促使他走上極端,尤其俄國歷來並未同意不首先使用核武,以至於當前的俄烏情勢難料當前歐洲日漸入冬是否對於戰事產生冷卻作用,也還需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