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周行一/把「魚」變成「釣竿」

.周行一/把「魚」變成「釣竿」
.嚴震生/蔡英文在選前應釐清的兩三件事
.盛治仁/拚經濟 別再物美價廉了
.王文華/行動,是最好的履歷表
.施振榮/打造台灣虛擬國家隊
.方祖涵/永遠不算太遲的人生
.王健壯/最後文告不過爾爾




周行一/把「魚」變成「釣竿」


2016-01-09 02:27 聯合報 周行一(政治大學校長)



我們常聽人說:「給人魚吃,不如給人釣竿。」意思是培養別人的謀生能力比給食物更能幫助人長期生存下去,可惜的是,台灣社會的善心卻經常造成被幫助的人無法累積競爭力。因為相信弱勢者喜歡魚而非釣竿,而且給魚比給釣竿省事,我們偏好直接給錢,造成即使本來會想要釣竿的人也拿到魚,喪失了原本可以培養的競爭力,國內外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直接給錢的潛在好處是接受者可以自由運用,如果都知道把錢用在對自己最有利的方面,「魚」的效益是最大的,極有可能把錢用在增強競爭力上面而產生「釣竿」。
經濟學人周刊在二○一三年十月份的一篇報導指出,有關非洲的一些研究顯示,窮人會把錢花在讓小孩受教育及增加營養,甚至會投入生計而增加所得;但是有許多研究發現,有條件地幫助弱勢得到的效果更好,原因是影響弱勢者的花錢決策有許多原因,例如假如父母不重視教育,就不會把善款用在教育上,如果善款的目的是希望孩童的就學率提高,把小孩上學變成是窮困家庭領捐助的先決條件,就會導致就學率提高許多。
附加條件在善款上(條件式善款)會提高接受者調整行為的誘因,例如清寒獎學金要求受獎者的成績必須達到某一水準,應會增加學生讀書的付出程度;核給微貸款前要求申請者接受某種訓練,會提高貸款人事業成功的機會。當然,救濟並不一定要有附加條件,尤其是針對性的短期救助,例如颱風受災民眾所受到的協助。
實務上,很多救濟是無附帶條件的,即使有,也缺乏明確的接受者應達成的目標。要達到條件式救濟的目標需要規畫、執行及管控機制,費錢耗事會降低進行這類善心的誘因,而且,認為直接給「魚」較能討好接受者,也可能是無條件救濟普遍存在的基本誘因。但是,無條件救濟極可能降低接受者增加謀生能力的動機,經濟學家發現,如果大家很大方地給乞丐錢,就會引來更多的乞丐,個別乞丐的收入並不會增加,所以要幫助乞丐脫貧必須用其他的方法。
選舉到了,許多相關政見是無附加條件的,例如健保費下降、降稅、老人福利與社區照顧、青年的社會住宅、學費不漲等等,這些政見都像「魚」一樣,可以幫助降低民眾財務負擔,不過是否對接受者長遠的競爭力有所提升,就完全由接受的人決定了。我們必須了解,某種政府財務支出的增加,一定會排擠其他的支出,我們多拿到的一部分可能會被少拿到的部分抵消掉,只是在實務上我們不容易看得清楚明白。
我們更應注意的是,當我們拿到的福利愈多時,生活感到愈安逸,想力爭上游的動機可能會減少,這即是小確幸的負面效應,我們必須不斷的提醒自己要增強競爭力,利用別人的幫助讓自己愈來愈強,而不是愈來愈依賴別人的幫助。人性是好安逸避辛勞的,我們會不會跟別人不一樣,成為伸出援手的人,而非必須接受別人救濟的人,就看自己能不能把「魚」轉換成「釣竿」;當別人用「魚」來討好我們時,或者沒有好辦法給我們「釣竿」時,只有靠自己才能累積長期競爭力。
對於父母或者是有權力給別人「魚」的人而言,對我們所愛的人,或者是所想要幫助的對象,什麼才是最好的救濟做法,是很值得深思的。(作者為政治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