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酷經濟/川普被保護主義的幽靈困住

.年終恐攻威脅升高 遊歐宜謹慎
.大學 需要一場學習革命
.酷經濟/川普被保護主義的幽靈困住
.長照畫餅充饑 悲歌不斷
.去中國文化…姓名要改嗎 施明雄/前政治受難者(台南市)
.司改如長夜 何時見曙光
.黎建南:為國出生入死 退休黨工應保障
.偏鄉等嘸車 澆熄師熱情
.原諒興航吧!










酷經濟/川普被保護主義的幽靈困住


2016-11-25 00:22 聯合報  林建甫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 美聯社資料照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公布就職後將優先推動的六項措施,其中被視為「國家潛在災難」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他就任之後將會立即發出「退出」意向書。這是否代表「全球化」走到了終點,貿易保護時代來了?
在近代經濟發展中,國際貿易一直占據相當重要地位。川普提出退出TPP引起全球震憾。伴同「美國優先」、「再製造化」的思維,許多專家卻聯想到一九二九年的經濟危機。當時除了華爾街股災的衝擊,貨幣政策的失當,席捲全球經濟衰退十年之久的大蕭條,背後關鍵就是「保護主義」。各國政府瘋狂地尋求自保,導致其他國家以報復性關稅作為回應,加劇了全球貿易的崩潰,國際貿易銳減超過五十%,對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都帶來了毀滅性打擊。
二次大戰後保護主義被提出檢討,大蕭條被認為是導致二戰的重要原因。因此各國建構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一九四八年正式生效,以此推動國際貿易、以及促進各國的開放。一九九五年GATT後來更演變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
兩隻黑天鵝:川普當選與英國脫歐意外成真,指出了M型化社會中低階層長期累積的不滿。美國製造業就業機會消逝,一九七○年代美國製造業有一千九百萬個工作機會,一九八○年開始逐步下滑至一千七百萬人,二千年網路泡沫及二○○八年金融風暴讓製造業就業機會一口氣跌至一千二百萬。
這些問題被廣泛解讀成,全球化讓美國勞工失業、收入減半。因此即使川普再多失言,簡單的保護主義主張,就取得勞動階級的全面支持。希拉蕊.柯林頓雖獲得國際化程度高的東西兩岸支持,但中部與南部較不富裕的農業州、失業率高的傳統製造業重鎮州,最終也幾乎都倒向川普。
可是TPP是美國長期以來最重要的亞太戰略,也是美國重返亞洲的主要策略。美國就此放棄TPP,不僅是過去投入的心血白費,更重要的是,將亞太主導親手送給中國大陸,讓中國領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框架協定(RCEP)亞太自貿區(FTAAP)進程加速,這將嚴重動搖美國在國際地位的根基。
因此對於川普來說,實現退出TPP的政見勢在必行,但要如何不損及美國的根本,又能滿足選民所需,未來還要大傷腦筋。

司改如長夜 何時見曙光


2016-11-25 00:22 聯合報  邱錦添/律師、法學教授(台北市)

日前看見政府司法改革之主張,感觸良多。當前人民的確對司法院改革非常殷切,小英總統上任後一再強調,首先要建立法官退場機制,以落實改革,回饋人民期待,然而從司法改革委員名單觀察,頗令人失望,自院長起大部分為理論界、學者,對於真正懂得司法改革如何落實之律師少之又少。
日前提出之陪審制、參審制,已是老掉牙課題,馬英九總統八年內試辦均未成功。因為推動觀審制及參審制,必須修改相關審判法律及憲法,修改法律民進黨占立法院大多數,較為容易;但要修改憲法之工程談何容易,恐三、五年內不能完成。為何不就現有之法官法,對法官評鑑制度加以修改落實,提高審判品質,每年至少一次由律師、退休法官、檢察官及學者參與,對法官全面評鑑(判決、態度、品德),連續兩年不達標準,立即調離審判工作。
同時,建立公平的升遷管道,不以投票做決定,好的法官自可出頭,不適任之法官必受淘汰,為何捨近求遠,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否則司法改革將漫漫長夜,不知何時能見曙光?

黎建南:為國出生入死 退休黨工應保障


2016-11-25 00:22 聯合報  黎建南/自由作家、國民黨新竹、宜蘭縣黨部前書記(高雄市)


民進黨執政後,清算國民黨黨產,做法無情。主事者濫權,受到立即傷害的是薪水難發的現職黨工、完全斷糧的退休黨工,社會沒一絲關懷,令人心寒。人民可知政府遷台以來,黨部在做什麼?黨工在做什麼?
高一時,放學途中踢破民眾服務站(區黨部)大門,站主任要我兩人周末去服務站幫忙。以為要做苦工,結果是幫民眾給在外地、外國求學孩子寫信。後來注意到颱風水災時,民眾申請救助表格,也是黨工幫忙填寫,那是很多民眾不識字的年代。
民國六十年,我退出聯合國,一些國家情報機構業務,改由國民黨海工會、陸工會負責。張兄為軍情局服務十年人才,退伍進入海工會,擔負更危險艱困任務;我只知道他在一次任務後,不再吃肉也不看肉食,很少說話。有次請他吃素餃,我叫了碗酸辣湯,他忽然全身抽筋般抖動,立刻送他回家。張嫂痛苦的問:「你到底看到了什麼?」我說只是一碗酸辣湯,張嫂哭著說,「我是問他那次在香港任務,到底看到了什麼?」
一次他與同志在香港漁船準備偷渡大陸時,一批特警來盤查,其同志立刻躲進汽車桶,張兄有香港身分,就拿一把焊槍,假裝焊封油桶;港警接過焊槍,就把油桶焊死,把張兄帶去問話。三天後,張兄脫身去找油桶,打開後一看,你就明白他為何連一碗酸辣湯都會崩潰。
民國七十五年,我被破格拔擢為縣黨部書記,即縣服務社主任,那時國民教育程度提高,不再寫信但服務項目五花八門。在子女去城市就學就業的鄉下,服務站擔負老人病、死的緊急服務。我親睹一位老榮民,死後多日才被發現。站主任帶葬儀社人員趕到現場,因屍體爬滿蛆,葬儀社要萬元紅包才願意搬。站主任二話不說,把屍袋拿過來,屍體一套就搬下山;我發現他身上有蛆,他只跟我說:「別讓我家人知道。」
他們都是退出聯合國,政府「莊敬自強」政策下,放棄公教機會進入黨部的大學生,他們沒有公教人員退休俸,甚至勞保都沒有,如今首遭清查黨產波及受害,公平嗎?合理嗎?
一位縣級刑警隊長對我說,他是窮鄉窮家出身,家裡沒有電讀書,都是晚上在服務站看書,值班黨工為他解答不懂問題,他才能考上警校;否則不知他今天是抓人,還是被抓?像他這樣的人很多。
黨產當然要清要算,尤其是李登輝以來,黨主席及親信大掌櫃是如何揮霍,淘空黨產的?但對服務社會,奉獻一生的退休黨工,是否也應給予三萬兩千元的地板保障?
蔡英文主導轉型正義,對國民黨退休黨工,如發揮她對「退休導盲犬」的部分慈悲心,就功德無量了。

大學 需要一場學習革命


2016-11-25 00:22 聯合報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新北市)

這幾年,中小學的「實驗教育」在台灣逐漸蔚成風潮,一些體制外的學校希望藉由實驗教育的理念與實踐,來推動教育改革;在縣市教育局的支持與鼓勵下,有些公立小學也加入轉型。其實,最需要推動實驗教育的是大學。
最近有幾項調查數據,引人注目。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統計,台灣去年的青年失業率為十三.一七%,遠高於韓國九.七五%,與日本六.七%;跟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其他國家相比,台灣更是十一個國家中,惡化最快的,僅次於義大利。
然而,根據萬寶華集團公布的「二○一六全球人才短缺調查結果」,台灣有七十三%雇主面臨徵才困難,較去年上升十六%,名列全球最難找到人才國家第二名。
為什麼有那麼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卻有那麼多雇主找不到人才?顯然是我們的大學教育出了問題。這種問題不能從傳統技職教育角度,以「產學合作」或「學用合一」方式解決,必須從教育理念革新來著手。
多年來,大學教育的發展大抵有兩主軸:一是以學門本位設立科系,例如生物系、物理系、歷史系;二是以職業導向,對照當前的職業類別,設立各種科系,例如幼教系、觀光系、保險系。
事實上,這種以傳統或現在的知識和職業架構,培育界定未來人才,已是過時的教育思維。據「職業未來」論壇報告聲稱,未來職業結構將大幅更新,總體來說,約有五百萬個工作將在職場消失。因此,面臨不確定性的社會,我們不能以過去來保證年輕人的未來。
二○一四年,史丹福大學提出「Stanford 2025」,描繪未來教育新樣貌:一、自定節奏的學習:沒有統一的學期,按學生自己學習速度和生涯需求,自定學習目標、時間和計畫。二、能力轉軸:各種課程建構,從傳統知識轉為能力導向,校園不再以學系學院區分,重新設計為以能力為基礎的學習園地。三、意義學習:不再有主修、副修,改為主題、任務,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學習的意義和理由。
時代在變,大學怎麼可能不變。面對學習革命,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打破當前學門本位、職業導向的教育模式,讓學生有能力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也讓學習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