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經濟/找低薪病根 救青年也救國家

.聯合報社論..當「反省」變成文宣 失職也成了光榮
.聯合報黑白集.大學併校別想成婚姻
.經濟日報社論.找低薪病根 救青年也救國家





經濟/找低薪病根 救青年也救國家


2016-01-10 03:0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這是30年前台灣經濟正處於黃金時代,年輕人琅琅上口的愛國歌曲。只是,此調不彈久矣!取而代之的,是啃老族、無殼蝸牛族、月光族;年輕人眼中看到的是,前途茫茫、薪資倒退、房價所得比15倍全球最高、落後國家個個勇往直前而台灣不進反退,乃有愈來愈多人急著跳船離鄉尋求更光明未來。
工商鉅子說得好,這乃是政府、企業的罪過。但企業在群雄環伺的國際市場中掙扎求存,即使極力提高薪資、提升年輕員工競爭力與生產力,大環境向下沉淪,卻絲毫也使不上力。因而,歸根究柢,這乃是20年來政府的莫大罪過,因為當政府創造出一個時代,不在考驗青年,而在毀滅青年;當青年完全不敢奢想創造新時代,所思所求只是如何苟全求活、如何流落異邦渴求聊勝於無的機會;失去了青年也就失了希望、斷絕了命脈,這樣的國家怎會有前途?
三位總統候選人們個個聲嘶力竭,高談前朝如何誤國、自己如何英明,大有「斯人不出,奈天下蒼生何」之慨。然而察其言、觀其政策白皮書,只見對病象的描述絲絲入扣,對前此領導者的錯誤大加撻伐;但其中流露出幾許對年輕一代困境感同身受的情懷?對20年國家罪過的真知灼見?遑論直探病根、對症下藥。則年輕人的未來、國家的命脈與希望,將從何求?
最不可思議的是,竟有候選人倒果為因,主張直接以公權力將基本工資提高50%,藉以解決低薪、貧富不均的病象,甚至進入一個以「薪資帶動經濟成長」的新時代。果能如是,則北韓經濟應該一飛沖天,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楷模;因為在獨夫的全權統治之下,調高薪資易如反掌,其經濟即會如響斯應高速成長,但三歲稚子恐怕都將啞然失笑。
低薪、貧富差距擴大與經濟成長低迷,的確息息相關,因而三者也可一舉改善;關鍵在於,這一舉究當如何?
年輕人低薪有三個根源:其一是生產力不升反降;其二是主政者好大喜功,將資源不當運用;其三則是經濟發展策略錯誤。
生產力下降的關鍵端在教育,在批判「教改」人人會,但如何改正,而且要具體可行,則多言不及義。解方其實唾手可得:最迫切需要救治的病灶,一在技職體系、一在正規大學教育;前者可仿新加坡,從已病入膏肓的技職學校中選擇深具潛力者,由政府與企業共同出資與德國適當的技職學校結為姐妹,全盤移植其教學內容、師資、訓練方式,立刻成為全國標準,立即提升學生的競爭力與自尊心,必將蔚然成風。後者則選擇被少子化逼迫到最後關頭的正規大學,特案許可與國外一流大學合作甚至成為台灣分校,引進完全不同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一方面讓青年學子不出國門即有另類選擇;一方面激勵大學教育以重現活力。
在資源運用方面,20年來主政者高倡發展高科技產業、兩兆雙星等,卻忽視傳統產業;但兩者同樣資本投入所創造的就業機會或是勞動需求,相去數倍,20年下來,損失的就業機會可高達百萬人;導致目前即使年輕人競爭力不降,供過於求也將大幅壓低薪資。
資源運用失當,對經濟成長也有莫大傷害,觀諸高科技業目前「毛三到四」,與傳統產業高營收與獲利,即一目瞭然;但經濟發展政策錯誤為禍尤烈。20年來,當全球快步走向開放,我卻一味鎖國;當大陸經濟高速成長成為全球經濟主要動力來源,我則「戒急用忍」、「積極管理」,避之惟恐不及。如今國力日漸凋零、經濟前景黯淡,年輕人又如何能見薪資日高、前途光明?
20年來台灣三易其黨、三易其領導人,而經濟每下愈況、年輕人懷憂喪志,終於等到八年來又一次重選領導人的時刻,我們應該下一個決心:誰能給年輕人光明的未來,他就足當治國重任。

聯合/當「反省」變成文宣 失職也成了光榮


2016-01-10 03:0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就任滿一周年,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反省》為題拍了一支短片,聲稱要檢討過去一年自己沒做好的地方。把「反省」當成文宣放送,即使在花招百出的台灣,也是聞所未聞的事;柯文哲的反省方式,說明他是頂尖民粹高手,吃定選民喜歡這種口味的表演,也說明他不是真的在反省。就好像他說了無數次「不輔選」,卻從南到北到處「坐台」,騎鐵馬讓候選人「靠站」,自封「非典型輔選」以掩飾言行不一。
在《反省》一片中,柯文哲列舉內湖漂流木事件對分局長發飆、在議會捶桌等事件,說明自己的錯誤是:EQ有待改進、危機處理沒有做好等。這些例子,其實是在為自己的錯誤找藉口,暗示議員「不理性問政」,或自己被其他事情干擾才情緒失控。他還稱,自己是因為過去的醫師性格,才比較「冷酷不溫暖」。
這些「反省」,表面上有檢討的意味,骨子裡卻只是在為自己的失職尋找託詞,也無一觸及重點。從政以來,柯文哲的諸多失言,都一概以「EQ不足」甚至「亞斯伯格症」等藉口辯解。事實上,EQ問題只是枝節,根本問題還在柯文哲的自我中心性格和對法治的缺乏尊重;說穿了,他並沒有要認錯改過的意思。
值得玩味的是,在《反省》片中,完全看不到柯文哲對大巨蛋案等「五大弊案」的宣示。上任之初,他風風火火地把矛頭對準「五大弊案」,結果查不到「弊案」之真憑實據,只好改口為「五大案」。如今,四大案不了了之,而唯一遭勒令「無限期停工」的大巨蛋,柯文哲則說近日就要和趙藤雄「攤牌」,而其親信近日更遭綠營議員指控拿了遠雄的錢。這些,他都裝成若無其事。
柯文哲向五大案宣戰,固然引起不少民眾叫好;但他不依照法定程序處理的結果,也導致北市府「不依法行政」的作為難再取信於人。由於不滿美河市的聯開案之分配,柯文哲日前宣布要解除與日勝生的南港機廠聯開案合約,目的無非是企圖在此扳回一城。柯文哲的目的無可厚非,但他的手段卻瞻前不顧後,最後可能達不成目的,卻反要賠上一筆。一年來,市府許多BOT和聯開案先後流標、停滯,原因就是柯市府出爾反爾的脫軌風格,讓民間廠商無所適從。
柯文哲的EQ低,另一原因是無知卻自以為是。柯文哲在急診室裡或許是專家,但在市政上他仍是個生手,柯文哲卻常常憑直覺行事,不懂裝懂,並高姿態譴責別人,彷彿他是唯一真理。例如,柯文哲取消YouBike前卅分鐘免費政策,實施後市府雖增加六百萬元收入,但每月租借數減少五十三萬次,等於增加近四萬公斤的碳排放量,可謂因小失大。除此之外,公車票調漲、重陽敬老禮金停發、裁減派出所改設行動派出所等,也有類似結果。柯文哲也許自命很會「開源節流」,又崇尚「使用者付費」的精神,但有些政策具有社會安全、節能減碳等複合性功能,柯文哲只從「錢」的角度去看問題,無異用無知壓倒了專業。
柯文哲的第三個最大的問題,是本位主義和傲慢。在經過一年的政治洗禮後,表面上看,他的傲慢已有改善,但他日前一番「民調跌破六十五%再收斂」的談話,又暴露其倨傲本質未改。何況,柯文哲仍有六十九%的滿意度,是北市府自己做的民調;若根據民間的民調,柯市府滿意度早已跌破六成。
在《反省》片中,柯文哲稱對他傷害最大的,是「波卡」事件;這種說法,也是一種本位主義態度。波卡事件對柯文哲當然有傷害,但受害最大的其實是台北市乃至全台灣的形象;因為這位首都市長,彷彿分不清什麼是低級趣味和城市形象。
根據柯文哲的特級品味和EQ,市府只能比照選舉,用各種非正式手段「宣揚」自己的政策。例如,拆除忠孝橋引道,明明是用錢買的置入性行銷,卻說是國外媒體來報導;或者把前任市長的政績移花接木,說是自己的政績。於是,當反省變成宣傳,失職也變成了光榮。
剩下三年任期,轉眼即過,屆時,柯文哲將留下什麼政績?回歸市政本務,多聽多看多尊重專業,回歸法制常軌,才是正辦。

聯合/大學併校別想成婚姻


2016-01-10 03:0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教育部推動陽明大學和交通大學合併案,交大校務會議先同意,陽明卻投下反對票。陽明師生反對的理由諸如:「不知交大是不是好男人」、「好像被指腹為婚」,「擔心假結婚,真詐財」、「要看嫁妝多少」等,心理上似乎把併校當成婚姻問題看待。教長吳思華還附和說,教育部是「媒人」,會送上嫁妝。
大學合併,應該考慮的是雙方條件之互補互利,以及未來共同發展的前景,這和基於愛情而結合的婚姻大相逕庭。因此,用婚姻觀念去思考併校問題,甚至把某一方看成「男方」,還要索討嫁妝,這種思考未免太落伍。
當然,不是自主推動之併校總是會有疑慮;因此,雙方事前要多作溝通與磋商,才能確定君子合作之善意。十年前,在「頂尖大學」計畫的鼓舞下,交大和清華也曾有過一場轟動武林的併校計畫,一度極被外界看好。遺憾的是,當時是交大卻步,校務會議未能通過三分之二的門檻,併校計畫功虧一簣。如今,交大面對陽明大學的拒絕,吃了閉門羹,應能理解對方為何猶豫。
台灣人談合作,一向不是容易的事,遑論兩所專長迥異又相隔百里之遙的大學要合併。陽明交大併校破局,也讓人聯想起日月光併購矽品風波。試想,日月光和矽品若能攜手合作,結合雙方之長,必有助於壯大台灣封測產業的地位。然而,日月光不採取讓矽品信任的方式提出併購,卻驟然放出吃股的消息,讓矽品覺得「來者不善」;也因此,矽品陸續找了鴻海、紫光等「外軍」來幫忙禦敵,這又使自己陷入「引虎驅狼」之險境。
大學併校若想成婚姻,就很難成事;企業併購也一樣,政黨合作就更不敢想像。但國外成功的例子很多,為什麼不能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