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經濟日報社論/物價房價蠢動 利率應保持彈性
◆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的話,秤不到重量
◆ 聯合報社論/歐洲議會向右轉,馬克宏的豪賭有用嗎?
經濟日報社論/物價房價蠢動 利率應保持彈性
2024-06-15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上個月底,主計總處把預估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調高到2.07%。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上個月底,主計總處把預估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調高到2.07%,這將是連續第四年接近或超過2%。同時,美國4月CPI為3.3%,雖略低於原先估計的3.4%,仍然高於3%,由於物價高居不下,聯準會調降利率的時間可能變得遙遙無期。
在房價方面,最近台灣的房地產市場也變得非常火紅,一方面新青安貸款快速成長,另一方面,股價大漲提供足夠的購屋期款;加上台積電投資的效應,帶動中南部各縣市的房價。過去兩年,以預售屋為主的國泰不動產指數來看,台灣房價上漲約14.9%,這主要是指預售屋價格的上漲幅度。若再用實價登錄的好時價指數來看,過去兩年全台灣實際成交價格的平均漲幅更達到18%,其中六都又以桃園的21.5%和台中的19.7%上漲幅度最大。
造成近期國內通膨的主因在於國內消費快速增加,去年新冠疫情結束後,出現報復性消費,不但出國人數大增,國內旅遊消費也大幅增加,主計總處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台灣的國內消費成長率達到7.9%,遠高於正常時期的3%。今年雖然疫情結束一陣子,但受惠於飆高的股價帶動,國內消費仍然很旺,從國內旅館價格高居不下,就可以得到證明。另外,外食費用和每月消費一次的商品價格今年前五個月的上漲幅度分別為3.4%和3.2%, 可看到因需求增加而帶動的物價上漲情況。
在不動產市場方面,過去幾年台灣各地的房價上漲幅度不小,但有幾個因素是推動最近房地產市場火紅的原因。首先,政府過去兩年推動的新青年安心貸款,每人最高可貸1,000萬元,又有大幅的補貼利率,使得過去兩年青安貸款的數字大幅成長。依內政部統計,去年7月新推出新青安貸款的戶數到今年4月已經達到5萬戶,青安貸款總額也達到1.8兆元,也使得國內金融體系不動產放款達到全體放款的37.2%,這是非常高的水準。其次,由於台積電在各地設廠,推動各地的房價,包括台中、台南和嘉義等地。第三,去年以來台股指數不斷的創新高,許多股民獲利後,先是落袋為安,再把資金移往不動產,進一步推升房價。
股價大漲對於許多人而言,並不會太在意,只要不介入其中,要漲要跌投資者自負風險;但是房價大漲,會讓許多想要購居自住的人受不了。另外,股價大漲帶來財富增加,也會帶動民間消費的增加,推升物價,也會讓一般民眾感到不安。因此,在股市大漲、不動產市場火紅的現在,如何去抑制物價和房價就成為政府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貨幣學大師佛利德曼曾經說:「所有的通貨膨脹都是貨幣現象。」也就是說,要控制物價首先就要控制貨幣供給。所以,適度的控制貨幣數量,適度的拉高利率是現在很重要的政策。而且,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以達3.94%,除了民間消費增加外,更重要的是今年台灣的出口成長率會比去年好很多,主計總處預估可達到8.4%。在出口表現不錯下,略為調高利率抑制通膨,相信對於國內景氣應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調高利率也可以減少民眾貸款的意願,從而減少民眾對於購屋的需求。此外,由於新青安貸款的數量與金額都已夠多了,其數量和優惠條件也應該適度的調整,以免再增加更多的購屋需求,推升房價。總而言之,今年台灣的景氣比去年好很多,而物價和房價則可能會進一步的上升,政府應該採行更有彈性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政策,來控制物價和房價,以維持經濟的穩定。此次央行採取調升存款準備率的方向正確,希望繼續努力下去。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的話,秤不到重量
2024-06-15 01:0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賴清德總統接受「時代雜誌(Time)」專訪,指他在520就職演說中稱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前總統蔡英文、馬英九都曾提過,遭國民黨立委批評偷換概念。記者曾吉松/攝影
季青漫畫
賴清德講話,有時讓人分不清他是「賴總統」,還是「賴主席」。例如,他核可行政院的國會改革法案覆議案,並呼籲朝野「以國家利益為優先」,找出「最大共識」。如此八股空洞的發言,聽起來更像賴主席在喊話吧,哪看得出總統在調和院際爭議的高度?
事實上,當天上午賴清德已先以黨主席身分在中常會要求全黨「力挺政院」,下午再由總統府送出該核可案。他明明選擇站在黨主席立場力挺惡鬥,卻又假裝以總統身分喊話「國家利益優先」;民眾聽了會信以為真,或覺得受用嗎?尤其,就任還未滿月,政府機器尚未熱身,他就鼓勵執政黨全力對抗在野黨,他自己心裡有國家利益嗎?
更糟的是,他的府、黨幕僚及文膽顯然太弱,除了王義川那樣的脫線自走砲,就是陳腔濫調的發言人。上任前,他宣稱要「洗滌人心」、「改造社會」的說法,已引發爭議。最近他接受《時代雜誌》專訪,還辯稱自己「完全沒有挑釁的意思」,因為馬英九和蔡英文都提過「互不隸屬」。問題就在,他若連「兩岸」和「兩國」的區別都搞不清,他怎會知道自己哪裡冒犯了誰?
賴清德的語法,是以缺乏誠意的八股,佐以直挺挺的暴走;除讓人難以消化,也秤不到重量。聽到這些不營養的發言,還真讓人懷念小英的文青體!
聯合報社論/歐洲議會向右轉,馬克宏的豪賭有用嗎?
2024-06-15 01:0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法國總統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在這次選舉中輸給極右派,他宣布解散國會,預計月底改選。 (路透)
歐洲議會選舉是僅次於印度的全球第二大選舉,是絕無僅有的跨國選舉。過去五年,歐盟的角色較以往更凸顯,包括因應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危機,都是單一國家無法獨自面對的事。儘管如此,許多選民仍覺得歐盟遙遠而陌生,導致這次歐洲議會選舉投票率僅五十一%。更糟的是,各國極右翼政黨席次大增,德、法執政黨都在選舉中受到重挫。
法國總統馬克宏選前即高唱歐洲統合與戰略自主,並大打歐洲安全受到俄羅斯威脅的恐懼牌。他呼籲,要建立更強大、更一體化的歐洲國防,聲稱歐洲絕不能成為「美國的附庸」。但選舉結果,他領導的中間自由派「復興歐洲」黨得票僅十四.六%,而瑪琳.雷朋領導的極右派「國民集會」得票高達卅一.四%,為其兩倍。這也證實了人們的憂慮:下屆總統恐將換成雷朋。
相形之下,德國執政聯盟的三黨雖都慘敗(社民黨十四%、綠黨十二%、自民黨五%),輸給另類選擇黨的十六%;但得票最多的,仍然是傳統右翼基民盟-基社盟(CDU-CSU),得票三十%。即使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在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的德國大選重演,中間派依然是能掌握政權的多數。
受到重挫的馬克宏旋即出招,宣布解散國會,三周後進行改選。馬克宏的豪賭,很符合其口頭禪:「你要敢於冒險!」一旦輸了,他將淪為自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年)第五共和以來的第四次「左右共治」(cohabitation);屆時,極可能由雷朋所推的黨主席-年僅廿八歲的巴德拉出任總理。他若不採此險招,等到民國一一六年(二○二七年)總統大選時,局勢將更惡化。對他而言,剩下的三年任期,雷朋將變成人們心中的「候任總統」,這是他不能忍受的事。因此,即使冒著提前跛腳的風險,他也要消除這個可能。
為此,馬克宏甚至不惜改變初衷,支持范德賴恩連任歐盟執委會主席。馬克宏原本反對范德賴恩續任主席,認為她太過「親美」,失去歐洲本位立場。政壇甚至盛傳,法德已達成協議,將推前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接替范德賴恩。但法、德執政黨在這次歐洲議會選舉慘敗,馬克宏自顧不暇,因此反而希望歐盟領導中心不要有太大的變動,所以轉為支持范德賴恩續任。
由此可見,歐洲議會這次的大右轉,與歐盟在俄烏戰爭中太過被動,一直被美國牽著走有關。無論是軍費膨脹、能源暴漲、移民大增,歐盟幾乎都拿不出自己的主張,只能任憑美國指揮。最後,這些通膨及治安問題的後果,都是犧牲平民百姓的生活品質為代價。這樣的政治及社會氛圍,當然就成了右翼人士鼓動民粹的溫床。
馬克宏之所以不惜孤注一擲,主要是他被國會僵局困住了。其政黨在國會席次僅占四成多,推動法案困難重重。由於法國政府的秋季預算將大砍二五○億歐元的公共支出,反對黨早就決定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沒想到馬克宏先下手為強。
馬克宏是在進行一場政治豪賭,逼法國人民要正視可能「變天」的事實。多數法國人對歐洲選舉並不感興趣,他們關心的是移民失控、治安、通膨等現實問題,大部分人只是藉歐洲議會的投票對馬克宏政府表示不滿。馬克宏的豪賭就押在,法國人在面對國家政權誰屬時,會作出不一樣的選擇。
訴諸法國人的理性,也許會成功,這是法國總統兩輪選舉的設計原理。但他也可能錯估民意,因為全球正面對一場極右派民粹主義的浪潮,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只是開始,歐洲議會選舉是中間一波,誰曉得雷朋的大浪會捲得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