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5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改革囤房稅 實現居住正義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踩爛昨日誓言,能證明民進黨有多勇敢?
◆  聯合報黑白集/誰能置身事外?
◆  經濟日報社論/改革囤房稅 實現居住正義







經濟日報社論/改革囤房稅 實現居住正義


2021-11-05 03:04  經濟日報 /   社論
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囤房稅並非解決高房價的萬靈丹,不過承諾會在三個月內提出修法評估報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3日再度協商「囤房稅2.0」修法,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囤房稅並非解決高房價的萬靈丹,不過承諾會在三個月內提出修法評估報告,包括非自住住家最高稅率3.6%再調高,針對1,734個囤房大戶的租賃所得專案查核等。由此可見,財政部研議囤房稅的速度稍微加快,但態度仍顯消極,尤其老是以非解決高房價的萬靈丹做為擋箭牌,更是模糊焦點。

就讓財政部自己的統計數字來說話吧。根據財政部最新的房地合一稅統計,今年上半年共課稅4.7萬件,達去年全年7.4萬件的六成稅額達122億元,已直追去年全年的129億元換言之,今年上半年以去年六成的件數即收到去年整年的稅收,顯示今年上半年房價漲幅確實不小,讓投資客獲利甚豐,才有稅收的大幅成長另一方面,也顯示今年7月上路的房地合一稅2.0,確實讓投資客為躲避五年內出售的重稅而急忙獲利下車

問題是,目前的房屋持有稅負擔太輕,來不及下車的投資客在7月起只要延長持有期間至五年以上就可規避重稅,卻將使房市供給及交易減少,從8月房地合一稅收較7月大減54%,至10月止的平均每月申報件數也比上半年減少,可見得房地合一稅2.0造成明顯的閉鎖效果

再以房地合一稅105年實施以來共課稅26萬多件,稅收共407億多元計算,過去五年半的平均每件稅額為15.5萬元。新制實施以來共申報12萬多件,稅收28億多元,平均每件稅額為23.7萬元,是過去五年半的 1.53 倍,代表主要是房價持續上漲所致換言之,當初許多有識之士,擔心房地合一稅 2.0 產生的閉鎖效果,會帶動房價持續上漲的疑慮,已經發生而且獲得印證而這也是學者專家建議房地合一稅 2.0 需要囤房稅 2.0 的搭配的最主要理由

再進一步看看囤房稅 1.0 實施的成效。財政部統計顯示,即使排除共有、營業、地下室、自住住家用等情形,擁有非自住房屋夫妻及未成年子女持有第四戶以上的人數從104年實施時的 33.6 萬人,連年成長到109年的 48.2 萬人,今年囤房人數更增至 50.2 萬人,等於七年來囤房人數成長 50%,囤房人數僅占持有房屋總人數的4%,卻擁有 14% 的房屋,財富集中的現象明顯加劇,顯示囤房稅 1.0 絲毫未能改善囤房現象。

囤房稅 1.0 成效不彰的主要原因,是門檻稅率 1.5% 太低,只比自住的稅率 1.2% 高 0.3 個百分點,囤房客根本就不會放在眼裡;最高稅率 3.6% 也是虛有其表,因為財政部在房屋稅條例中規定「各地方政府得視所有權人持有房屋戶數訂定差別稅率」,結果是只有台北市、宜蘭縣、連江縣、桃園市門檻徵收率超過2%,其他地方政府的徵收率都從低訂定為1.5%。

因此,要改進囤房稅 1.0 的缺點,財政部首應修法提高囤房者的門檻稅率,至少要達到營業用房屋的門檻稅率3%,再按持有房屋戶數訂定累進稅率,例如從持有非自住房屋的第二戶起,每多持有一戶稅率即調高1%或更高,讓地方政府沒有閃躲空間,甚至樂觀其成。但為避免房東藉機調高房租而轉嫁稅負給房客負擔,可考慮對囤房者「出租減稅」。

至於蘇部長提到稅基偏低的問題,財政部可運用自己掌握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法權力,立即展開行動,建立督促地方政府調高稅基的誘因機制。財政部只針對 1,700 多位囤房十戶以上者專案查核使用情形及申報租賃所得的作法,仍是避重就輕囤房對居住正義的傷害,是經濟優勢者排擠弱勢者居住基本人權,改革對象不能偏廢

總之,房地合一稅 2.0 對房價已經產生推波助瀾的副作用,需有囤房稅 2.0 的立即實施,大幅提高囤房客持有成本,也有助於釋出空屋並平抑房價,實現居住正義













聯合報黑白集/誰能置身事外?


2021-11-05 03:00  聯合報 /   黑白集
波波漫畫



藍綠兩黨性格截然不同,一個像自閉症,一個像過動兒,總是過動兒聲稱遭自閉兒欺負。陳柏惟遭罷免,藍營算贏了,但至今推不出人選;倒是民進黨立刻假禮讓、真部署,提名林靜儀補選,讓人看傻眼

四大公投也一樣,民進黨立刻整軍經武,萬箭齊發藍軍則不疾不徐,跟著人家話術起舞。反萊豬不等於反美,蔡政府當然也知道,但這招不用白不用,栽贓不臉紅。重要的是,自己的統治牆上不許出現縫隙,任何異議都得盡一切力量去壓制,道歉認錯則是懦夫之舉

國民黨是另一種極端。面對爭議,自己若非直接事主,就盡量不表態,以免惹塵埃。坐擁一方的諸侯,習慣自掃門前雪,即使左近同志有難,連口頭聲援都不肯。如此,黨的氣勢當然江河日下。

國民黨是否衰微並不足惜,但監督力量的空洞化,卻使民進黨愈發不擇手段,施政予取予求,完全藐視對「善政」之追求。綠營完全執政五年來,對國家和民主的傷害愈來愈大。除了光環掃地的防疫坐地分贓的建設,對國政長期擘劃根本不放在心上。

如果有一天,「台灣為何衰落成為歷史學家研究的課題民進黨假藉民主外殼玩弄獨裁,耽於宣傳而昧於遠見,當然難辭其咎國民黨顢頇自私放任對手重術輕治」,恐也難置身事外











聯合報社論/踩爛昨日誓言,能證明民進黨有多勇敢?


2021-11-05 02:53  聯合報 /   社論
重啟核四、反萊豬、珍愛藻礁、公投綁大選4大公投案將在12月18日投票,府院黨定調正面迎戰。觀察民進黨對「公投」的態度變化,從在野時的「愛」,到執政時的「恨」,恰恰反映了這個政黨的嗜權與退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四大公投當前,民進黨大張旗鼓宣傳是國民黨要「奪權」,渾然忘了公投是人民意志的表達,民意必須尊重。事實上,反萊豬、護藻礁等四大公投可能全數過關,並不是民間團體或國民黨多麼懂得切入議題;這幾個議題之所以能喚起廣大民眾認同,都是過去民進黨極力宣傳環保、反美牛、「公投愛台灣等運動深入人心所致。今天擋在民進黨面前的陰影,不是國民黨,而是民進黨自己過去留下的深長身影。

民進黨善於造勢,也善於發表誓言,已至舌粲蓮花的地步。但是,民進黨今天要踩爛自己昨日的誓言,能證明自己有多勇敢嗎?就算那些政客或側翼的嘴上功夫再了得,如果民眾看穿它的反覆無常、前後矛盾及缺乏中心思想,民進黨不怕反彈的力量會像滔天巨浪襲來,將它吞沒?或者,民進黨吃定了台灣人愚魯可欺,只要放出「反中愛台」的迷魂香自己的謊言就能望風披靡

四大公投中,除了重啟核四外,另三項公投其實都和民進黨多年來力倡的民主、環保、食安觀點合拍。也因此,民進黨如今公開反對這些公投,基本上就是在踐踏自己和前人的「英靈」。以「護藻礁」公投為例,八年前蔡英文在觀塘海邊寫下「藻礁永存的場景,人們歷歷在目那四字難道只是寫來敷衍環保團體,或為對付當時桃園執政的吳志揚?否則,蔡英文面對中油興建「三接」大肆破壞藻礁,想起自己昨日的誓言,竟能毫無愧色?

反萊豬」公投也一樣,有一個「昨日蔡英文」的演出可供對照。民國 98 年(二○○九年)馬政府欲開放美牛進口,在野的蔡主席率領民進黨人上街,拉著「反毒牛、反出賣、反欺騙」的布條示威。若依民進黨當年的標準,「美牛」可和「毒牛」劃上等號,進口美牛等於「出賣台灣」,說符合劑量要求的瘦肉精無害人體是「欺騙」;那麼,今天的蔡政府不僅出賣國人健康,也出賣農民利益當年馬英九至少擋下美豬,但今天蔡政府卻把開放萊豬當成禮物,向美國示好。如此粗暴而無理的決策,人民難道只能硬吞下去?

觀察民進黨對「公投」的態度變化,從在野時的「」,到執政時的「」,恰恰反映了這個政黨的嗜權與退化。台灣的《公投法》,可以說是民進黨一路催生出來的,把它捧成最崇高的人民權利,並且一路下修公投門檻,就是為了使人民的意志能夠展現。但民進黨執政後,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十個公投案有七案通過,蔡政府立刻變臉,又修法將原本和大選一起舉行的公投脫鉤」,改在八月舉行。原本公投綁大選」,一則可以節省行政經費,二則可藉此提高投票率,提高民意的張力但經此一改,美意全消。也因此,這次在野黨提出「公投綁大選」案,只是為便於民眾行使公投權而已,民進黨何以避之如蛇蠍?

至於「重啟核四」公投,則可視為三年前「以核養綠」公投的續篇。民國 107 年(二○一八)「以核養綠」公投會過關,是因為前一年的八一五大停電嚇壞了人民,大家意識到蔡政府的能源政策並不可靠。過關後,《電業法》中「非核家園」的條文雖自動失效,但蔡政府的廢核動作卻始終未曾稍歇,核四燃料棒被送走,現有核能電廠的除役則加速進行,皆加劇缺電危機。正因為蔡政府對公投結果毫無敬意,才會有「重啟核四」案的提出。

不論蔡政府說得如何天花亂墜,都遮不住民進黨自食其言始亂終棄的倉惶踩爛自己的誓言,能證明民進黨有多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