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今年秋鬥泛政治?你不知道的秋鬥過去
2020-11-22 12:07 聯合報 / 記者陳熙文/台北即時報導
圖為今年秋鬥主辦團體19日在凱道舉辦的誓師記者會。報系資料照片,記者葉冠妤/攝影
2020 秋鬥遊行在即,由於議題多元,偏離過去「工運」為主的形象,再加上國民黨、民眾黨等政黨加入,讓不少人誤解秋鬥運動已被政黨收割,甚至不再是從前的秋鬥,然而反觀其歷史脈絡,秋鬥並非轉性,而是為了因應民進黨政府上台後,不得不做出改變。
秋鬥的抗爭形式可追溯至民國 77 年(1988年)的「兩法一案大遊行」,但「秋鬥」兩字的緣起,則始於於民國 82 年(1993年)的「工人立法」大遊行,有意識的選擇以「秋鬥」作為集體行動的總稱,有意仿效日本「春鬥」、「秋鬥」的模式,每年固定動員展現實力向國家法權挑戰。
秋鬥雖以工運為骨幹,卻未必毫無政治性。秋鬥召集人黃德北即在臉書上說明,「早在民國 85 年(1996年)總統大選時,秋鬥在當年選舉前就曾邀請總統候選人出面接受工人提出的政見,當時除了李登輝以外,彭明敏、林洋港、陳履安等候選人都有露臉,秋鬥早在那時就已經開始面對政治,而非關門的勞工運動。」
黃德北進一步指出,「當年民進黨的候選人也常會在秋鬥遊行的後面尾隨,希望能吸引民眾的注意,秋鬥從未禁止他們出現,但對他們會有嚴格的規範。」並解釋,民國 98 年(2009年)秋鬥再起後,秋鬥就決定繼續此原則,開放政黨可以參加秋鬥,但隊伍走在最後面,並加上規定:政黨與政治人物不得上台發言。而今年國民黨、民眾黨等呼應秋鬥,也是遵守同樣的規範。
今年有別於以往,勞工權益不再是最主要的訴求,被批評有違秋鬥精神。但早在90年代,工運已會針對當年度特殊的議題作為抗爭主題,例如民國 85 年(1996年),台灣失業率較高,勞工陣線於時舉辦「顧飯碗大遊行」,工委會則辦「搶救失業大遊行」。
民國 98 年(2009)復辦秋鬥時,秋鬥便已討論不再以工運題目為主,而是積極協助弱勢發聲。黃德北表示,「秋鬥再起後,我們內部討論,認為此時台灣的社會環境已經與民國 79 年(1990年)代有很大的差別,不太容易像工委會當年那樣組織許多工會進行密集討論、提出各項勞工訴求,並動員力量迫使政府讓步。」
他說,「我們決定秋鬥再起後的關注重點不限於勞工,而是包括勞工與台灣所有被壓迫的弱勢者,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年台灣有許多弱勢團體如迫遷戶,因為力量太薄弱根本無法對社會發出聲音,秋鬥應該為他們發聲。」
所以今年秋鬥聚焦反萊豬的食安議題,同時兼顧環保、教育、土地,以及言論自由的議題,其實並不反常。
總的來說,秋鬥今年之所以備受爭議,必須提及的是,台灣工運一直以來都帶有「獨派」色彩,此次與被標籤為親中的國民黨、民眾黨等一同上街,無疑被視為一種意識形態上的「背叛」。
然而,民進黨政府上台後,社會運動的弱化,包括民進黨支持者不再響應,同時部分社運幹部走入體制內等,都讓單一議題的社運欲振乏力,每每舉辦活動都難以動員可觀的群眾,甚至在網路輿論上被群起攻之,標籤為「國民黨側翼」,逼的社運不得不另闢途徑。
過去社運與民進黨分進合擊,社運從外部施壓,民進黨則透過政治實踐社運訴求,然而綠營全面執政後,社運頓失奧援,如今不得不在多元議題的合作下走上街頭。
而在野的國民黨作為過去的眾矢之的的「大魔王」,本來就難以與社運建立可信賴的合作模式,但自身又缺乏在統獨議題之外動員群眾的能力,最終也必須放下身段,跟在群眾的後頭跑。
今年的秋鬥無疑是社運正面臨的轉化,以及在野黨轉型的嘗試,更是民眾對民進黨執政所累積的民怨的破口。但至於能不能撼動到蔡政府,端看多少人真的願意走出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