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3080/web/
◆ 聯合報社論╱心腹出頭天:令人不安的人事改組
◆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不需要桶箍了
◆ 經濟日報社論/緩和兩岸關係 為經濟打強心針
經濟日報社論/緩和兩岸關係 為經濟打強心針
2020-05-20 03:57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蔡政府任內的兩岸關係從急凍走向敵對,台灣對外聯結因而受到限制,參與區域經貿整合一事無成,新南向成效不彰。蔡總統第二任的兩岸政策特別受到期待,如能從敵對走向協商,對台灣經濟是一劑強心針。民國105年(2016年)馬政府最後一次總統府財經月報,曾列出國家發展重要議題,提供將要上任的蔡政府參考,不妨先檢視這些議題的進展。
當時建議營造優質人才環境,以解決高齡化、少子化及人才外流困境。人口結構長期才可能轉變,但短期至少應先設法遏止惡化趨勢,過去四年台灣顯然並沒有做到,特別是在人才外流方面;主計總處公布近年國人赴海外工作呈現人數多及學歷高特性,顯示解決人才赤字問題已刻不容緩。
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加速與國際接軌,是另一重點政策。馬政府時期與中國大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與紐西蘭及新加坡兩非邦交國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但是台灣過去四年只與兩邦交國巴拉圭及史瓦帝尼簽署 FTA ,更無法加入大型 FTA 。而且由於兩岸關係不佳,政府一方面擔心陸方有可能隨時終止 ECFA ;另一方面卻宣示目前 ECFA 享受零關稅的「早收清單」產品,只占台灣總出口5%,終止 ECFA 對台灣影響不大的立場。政府因為兩岸關係凍結而完全忽視 ECFA 是台灣目前最有成效的 FTA,其實台灣由其他九個邦交國 FTA 所爭取的零關稅產品,出口合計只占台灣總出口 0.2%。
如果此文過飾非的心態不改,台灣很難在 FTA 有所突破。未來台灣並非沒有機會,過去四年蔡政府明顯選擇靠攏美國及日本以制衡中國。而美國也通過了「台北法案」,支持與台灣強化雙邊經貿關係,洽簽美台經貿協定是可能選項。政府一再宣稱台美關係處於史上最佳狀態,如何將口惠化為實際雙邊經貿協定,為首要目標。
台灣也高度期待可以加入以日本為首,涵蓋11國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在民國107年(2018年)底生效的 CPTPP,已經準備接納新會員申請;未來在面對市埸開放及中國阻撓雙重壓力下,台灣必須有完善策略,才有可能取得入場券。
馬政府當時也建議開發更多市埸的出口藍海新戰略,蔡政府上任後即推出新南向政策,以減輕對中國大陸單一市場的依賴。新南向政策增加了台灣與新南向國家經貿互動,但對大陸出口仍然居高不下,對大陸投資雖有下降,主要是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在未來預期大陸台商撤離,對中國投資降溫下,新南向政策也必須順勢調整;特別是新南向涵蓋18國,但迄今不少國家只是聊備一格,許多政策不但新瓶裝舊酒,各部會也欠協調,實有重新檢討的必要,以發揮南向效益。
除了上述議題外,新冠肺炎後各國會更重視產業安全。為降低遠距生產與集中生產的風險,企業將不再追求大規模集中生產,轉而以量小且能確保原料穩定來源、降低斷貨風險為優先型態。過去在全球化下,台灣企業將專業化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未來台灣必須調整此一模式,應由產業安全的角度,制定新的產業政策;打造台灣成為東亞地區生產網絡的重心,並成為全球可靠的產業夥伴。
而在全球生產網絡重組過程當中,會帶動另一波各國投資與人才競逐。所以政府不能以吸引台商回台投資為滿足,而應制定更多元的招商引資策略。但是之前台商回台生產,政府在土地、勞工的安排仍然捉襟見肘,所以未來必須解決五缺問題,才有可能吸引更多外資。
台灣是全球率先由新冠肺炎中脫困的國家,獲得歐美國家贊許認同,但獨缺和緩的兩岸關係,而對岸又是台灣最密切的經貿對象,期望蔡政府掌握先機,發揮創意,帶領台灣經濟更上一層樓。
聯合報黑白集╱蔡英文不需要桶箍了
2020-05-19 23:3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宣布520後不再續任,並分享她與蔡英文、賴清德及陳建仁的合照。圖/取自陳菊臉書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請辭,內定接監察院長。她本人在監院待查案件不只一二,接任院長,比起立委傅崐萁在獄中從事選民服務,爭議恐怕更有過之。蔡總統親手布置人事,對外卻稱「不捨但尊重」;類似橋段也曾見諸陳建仁,他「讓位」促成蔡賴配時,蔡英文也滿口不捨。總統的「不捨」,頗有「不能不捨」的機鋒。
陳建仁騰位給賴清德,自稱「讓總統有考量空間」。賴清德入府前,輪到陳菊因「總統需要更大空間,作最好的布局」請辭。蔡英文是廿年來權力最集中的元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還會缺少布局空間嗎?試問南霸天佔了多大位子,讓蔡總統難以迴旋?
陳菊主導「以黨領政」,被喻為民進黨「桶箍」,蔡總統也說「多虧她,才能重新站穩腳步」。然而小英穩踞權力孤峰便送走桶箍,迎進去年被稱「造小英的反」的蘇嘉全,府內人事改由英系坐好坐滿。說穿了,不是總統嫌太擠,而是新系在權力中樞的空間不得超限。
看來,蘇嘉全集結「非新蘇連」派系,杯葛由蘇貞昌、新潮流主導的不分區名單,其實是勤王而非造反。比對總統府被駭客流出的「變造文件」,有關蔡總統與各派系周旋角力的事蹟,還真是寫實。
現在,一府三院皆有天王坐鎮,說好聽是創造派系公平競爭的生態,實際上則是讓「接班者們」共構恐怖平衡。蔡英文需要權力槓桿調控各方利害,桶箍既不能防跛,留也無益。
聯合報社論╱心腹出頭天:令人不安的人事改組
2020-05-19 23:34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接掌國安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總統府電腦被駭和機密訊息外散的詭譎氣氛中,蔡總統完成了第二任的重要人事布局。綜觀府院兩邊的名單,沒有太多令人驚艷之處,卻清晰露出民進黨派系角力的痕跡,包括蔡英文精心部署壯大「英系」勢力。政府人事布局清晰留下「心腹出頭天」的印象,相對而言,顯然就是「專業放兩邊」。
其中最令人驚愕的異動,莫過於國安會秘書長一職,竟由毫無國防、外交或兩岸經驗的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出任。當全球政經情勢正在重新盤整,且中共軍事威脅加劇之際,蔡總統任命一個「門外漢」來主持國安部門,讓外界瞠目結舌。府方說明此一任命時說,顧立雄具有「系統整合能力」、「豐富的法律專業」及「深受總統信任」三大特點。其實,這三大特質無一顧及國安專業;說穿了,只因蔡英文「推心置腹」即將國安掌舵工作交給顧立雄,把國家安全當成實驗品。
可議的是,國安體系中的國防部、陸委會最近頻頻出包,外交部四年丟了七個邦交國,國安局也才因金正恩事件鬧笑話,但相關主管全都留任。在這種情況下,蔡英文把國安會交給外行的顧立雄領導,真的是認為國安事務不需要任何扎實的專業嗎?顧立雄的專長在於法律,曾在「黨產會」主委任內追討國民黨黨產立下汗馬功勞,又在「金管會」揮舞大刀開鍘金控。這樣冷酷殺伐的能力,在國安會未必有能力對付國家外部的敵人,但要對付國內異己卻綽綽有餘。如此異想天開的任命,能不讓人捏把冷汗?
顧立雄出任國安會秘書長,是蔡英文壯大「英系」勢力的奇招,完全排除其他派系對此位置的覬覦。與此相映的,則是立法院前院長蘇嘉全接替陳菊出任總統府秘書長的布局。蔡英文贏得連任的驚濤駭浪過程中,陳菊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蔡英文付出的代價,則是備受新潮流系勢力的包圍與進逼,乃至引發其他派系的不滿。為了避免在未來四年迅速變成跛腳總統,蔡英文必須壯大自己「英系」的實力,並設法讓「正國會」、「海派」等其他派系牽制新系。為了助小英拉攏「正國會」,蘇嘉全把立法院長的位子讓給了游錫堃,此時蔡英文送走陳菊,為蘇嘉全喬出府秘書長的職位,也只算「禮尚往來」而已。
在行政院的改組部分,蘇貞昌將小英的愛將龔明鑫送上國發會主委寶座,不留情地擠走賴清德任命的陳美伶,算是投桃報李。此外,蘇貞昌也趁此機會,順手將自己的辦公室主任黃致達擠進龔明鑫留下的「政務委員」空缺。這個陌生的名字,日前剛剛出現在總統府被駭密件之中,馬上就「跳加官」。此外,蘇貞昌也任命自己的選舉文宣操盤手丁怡銘為行政院發言人,接替轉任總統府發言人的谷辣斯。這些,在這次府院人事改組中,都譜出了「心腹出頭天」的主旋律。
嚴格而論,這次蔡政府改組談不上多少新意;事實上,即連府院雙方都無意標榜什麼施政鴻圖,只是將職缺填滿了事。
主要原因,是台灣的抗疫意外順利,使得原本只被賦與階段性任務的蘇貞昌再度被留任;如此一來,除打亂民進黨派系的角力抗衡,也讓蔡政府的第二任布局進入另一個暫時性的延長賽。目前大家等待的,就看蔡英文是否會在五二○就職演說中就兩岸關係提出任何新的表述,以研判未來國家走向是開是闔。
從總統府機密外洩之內容看來,府方不僅謀劃民進黨初選「剿賴」之計,插手獨立機關 NCC 的人事,假手裙帶蒐集「親綠學者」名冊,如果這些密件屬實,則行事已到了黨政不分、黨國不分的地步,「用人唯私」、「黨同伐異」皆不在話下。對照這次府院改組的「心腹出頭天」現象,顧立雄竟能出掌國安會,除使國家安全的價值與定義混亂,更令人擔心的是:這會不會變成「東廠」的中央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