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擺脫新南向迷航 須提策略藍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面對國際變局,蔡英文究竟計將安出
.聯合報黑白集/史上最「茫」黨工
.經濟日報社論/擺脫新南向迷航 須提策略藍圖







經濟日報社論/擺脫新南向迷航 須提策略藍圖


2017-12-10 03:0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目前在新南向政策仍有許多盲點,除了部會整合性不足的老問題外;許多政策仍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 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政府大力宣揚台灣在新南向市場的表現,例如出口成長、投資加溫,以及來台訪客及留學生人數增加等,以彰顯新南向政策的功效。但是這些所謂亮麗成績的背後,究竟有多少是拜新南向政策之所賜,其實有很多問號。
目前在新南向政策仍有許多盲點,除了部會整合性不足的老問題外;許多政策仍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屬於短期添柴火的方式,不容易持續。但是其中最大問題是整體定位方向不明確,欠缺具體推動策略,以致事倍功半。
例如政府一再鼓吹要利用在當地經營成功的台商,拓展新南向市場;但是在當地扎根已久的台灣企業,已建立了良好的產業連結及人脈關係,政商網絡密切程度遠高於台灣官方,政府所能提供的協助非常有限。特別是目前政府希望可以引領國內企業,複製這些企業成功的模式,進軍南向市場,但能否有效形成企業策略聯盟?還是反而會形成另一種競爭關係?一直定位不明。而且由於國內訪問團絡繹不絕,對於這些標竿企業也是不堪其擾。
政府也希望利用台灣的優勢產業進軍南向市場,但是對於這些競爭力強的產業,政府能如何協助他們,目前並沒有具體的方案。事實上政府對於開拓南向市場所能提供的優惠措施,僅限於融資保證,這些企業並不太需要;若僅以新南向市場商機無限的理由,是很難促使企業轉向開發這些市場。
政府也鼓勵利用國際合作推動新南向政策,並揭示國際合作的方向,包括與主要國家(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及與國際組織(世銀、亞銀)的合作,希望可以透過策略聯盟來開拓市場,但這方面似乎繳了白卷。和國際組織的合作目前仍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另外目前美、日、中等國企業在南向市場經營模式均不相同,但經貿影響力普遍均高於台灣。
台灣與這些國家合作需截長補短,針對雙方的互補性,並掌握目標市場特性,才能形成有效的策略聯盟,但是迄今仍未見任何成功運作的亮點。而且目前兩岸關係不佳,如何與中國大陸合作開拓南向市場?特別是除了澳大利亞及紐西蘭,新南向其他16國都在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範圍,如何使兩者並行不悖並相輔相成,更是一天方夜譚。
新南向政策成功的關鍵在於以人為本,互利雙贏;必須由需求面出發,建立與這些國家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新南向政策啟動以來,由於對於目標國家了解不夠深入,以致無法推出打動對方的政策,更遑論形成夥伴關係。而且目前一些做法只是盲目追求成績,以開放新南向國家免簽為例,不但欠缺互惠的基礎,配套措施也不到位;只為了利用免簽追求來台旅客人數的成長,結果卻衍生了低價團充斥,旅遊品質大降;而且在免簽不設防國門洞開下產生不少社會問題,對於台灣整體的形象也有減損。
南向地區是全球區域整合的熱點,有13國屬於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成員,其中七國亦屬於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的成員,RCEP與CPTPP很有可能在明年達成協議,屆時對於本區域經貿及產業分工,勢必會產生影響。台灣必須一方面因應不能加入這些大型FTA的衝擊;另一方面則需善用區域板塊所形成經濟規模及市埸機會的效益,這個部分不知政府想清楚了沒有?
如何跳出目前新南向的瓶頸,當務之急就是要勇敢的放棄現今急就章的方式,將目前18國的發展進行有系統地基盤研究,並將目前所推動的措施去蕪存菁,針對各國所缺來補其不足,進而建構與其長期合作的藍圖方為上策。

聯合報黑白集/史上最「茫」黨工


2017-12-10 00:0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茫」是2017年代表字,蔡總統可有解方? 本報資料照片



勞基法再修,導致年輕族群支持度驟降,蔡英文近日罕見地約見民進黨年輕黨工,和他們對話。面對「民進黨」被譏為「資進黨」,蔡英文以「蔡教授」的風格反問:「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年輕黨工們可能很難被這樣的回答說服。
本報剛公布台灣二○一七年度代表字,選出了「茫」字。這個字,用來形容民進黨黨工的心情,應該十分貼近。
蔡英文的「空心菜」之號,其來有自。她擅長感性演說,滿口「文青腔」,讓民眾聽得溫暖又感動;但掌權後,人民對不少施政卻是「一把辛酸淚」。說到底,一直在幕後幫她粉飾推波者,不正是這些「想想流」的年輕黨工?
蔡英文要年輕黨工易位思考:「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如果反對現在的做法,那有什麼具體的做法?」一個國家元首,若只有這樣的說服力,也太遜了。民進黨在野時奉行「為反對而反對」的焦土戰略,提出一堆美好卻不可行的高調;如今面對人們不服,卻只能反問「嘸嘜安吶」,這跟阿扁有何兩樣?
蔡英文還說,自己雖然家境較好,但在英國讀書歷練,她「是很左派的」。家境優渥、迄今仍不脫名牌美食的人說這種話,年輕黨工若相信,那真是枉少年了。
黨工們心中有怨,至少還能跟總統同坐,吐一吐苦水。但是,那些反年改、反勞基法的民眾,卻只能被大批警力與層層拒馬遠遠阻隔在外。他們的心聲,要說給誰聽?

聯合報社論/面對國際變局,蔡英文究竟計將安出


2017-12-10 00:0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就任總統近廿個月,面對詭譎的國際情勢,究竟計將安出? 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國際局勢詭譎多變。北韓在成功試射火星-15洲際彈道飛彈後,朝鮮半島的危機加劇;與此同時,因部署「薩德」而陷入僵局的中韓關係,卻隨著韓國總統文在寅本周即將訪問中國大陸,而有解凍跡象。在世界另一頭,美國總統川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立即點燃新一波以巴衝突,對中東情勢將是一大衝擊。
這些變局,看起來均非一時可解,也都無可避免地將對國際政經情勢造成衝擊。據報導,中國大陸正規劃在吉林省的中朝邊境設置難民營,意味著北京已對局勢已作最壞之準備。而在此之際,文在寅將於十三日赴大陸作為期四天的「國是訪問」,對一年多來因部署「薩德」系統而陷入低潮的兩國關係進行修補。文在寅並將訪問重慶,顯示韓國對參與「一帶一路」計畫的興趣,也將重新加強兩國的經濟合作。
至於耶路撒冷的議題,將對中東情勢及石油價格造成多嚴重的衝擊,目前尚難估計。但是,此事充分暴露川普善變的行事風格,喜好投機行險,為了自身的利益——尤其為掩飾其「通俄門」風波,不惜以他國的和平為代價。在朝鮮半島的核武危機中,川普的浮誇言行,也一直是「以鄰為壑」的盤計,讓該地區的盟友日韓深陷險境,以為飛彈打不到美國本土;結果,卻激出金正恩更大的野心。
文在寅尋求中韓外交的和解,顯然是務實的作法。美日韓的同盟,固然是冷戰以來建立的關係;但川普的善變、誇大及喜愛操弄,卻不斷將韓國拖入戰爭的威脅之中,也讓韓國的經濟利益受到嚴重損傷。此外,川普不遵守國際規範,也缺乏道義觀念,他粗魯地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又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無意承擔國際責任。這樣凡事只問「美國利益」,甚至以家族利益為優先的總統,要說他會認真履行什麼盟邦責任,恐怕難以置信。
當這些國際大形勢及地區小局勢不斷在發生變化,人們卻看不出來,蔡政府對此有什麼因應調整之計。在外交上,蔡英文是以「新南向」政策做為她外交與經濟的雙標籤,它所指向的東協諸國與印度,既是貿易的對象也是外交的戲台。但究其實,新南向真正的作用,是當成與中國大陸「冷和」甚至「冷戰」的迷霧劑。由於意識形態作祟,蔡政府寧可不顧中國大陸廣闊的經貿利益,也要堅守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底線;而由於在西邊將喪失龐大的利益,只好以新南向為藉口勉強交代,並遮掩其無力催化國內經濟動能的難堪現實。
新南向作為外交戰略,基本上只是為了迴避民進黨在「西進」上的困窘,但又必須向人民指出一個替代路徑,只好轉向自己根本不熟知的地域。而在此際,恰好看到日本與中國大陸的競爭矛盾,又因蔡英文與川普通過一次電話,因而重新喚起蔡政府對冷戰時期「島鏈戰略」的無限回憶,從而幫「新南向」填入了更多的想像。問題是,不論從政治或經濟戰略的角度看,台灣在其間的角色其實都相當模糊,也相當缺乏自主的目標。
事實上,不僅東協國家,即連日本也很渴望中國大陸市場以及即將形成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自貿區。在這種情況下,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一味奢想倚賴日本作為區域經濟的引擎,或以南向國家作為腹地,顯然都過於天真。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世界經濟體系的重心正逐步從美國移向大陸,蔡政府的新南向卻意圖切割自己的區域經濟位置,沉緬於扮演冷戰島鏈的角色,不顧本國的經濟自主,這何其昧於現實!
蔡總統就任近廿個月,兩岸關係傷痕累累,卻不知她的新南向究竟有何收穫?且看文在寅近日的訪中之旅,蔡英文究竟要如何因應這個詭譎的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