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透視/九一一事件廿周年的省思
◆ 代表處更名 沖淡拜習熱線
◆ 大屋頂下/說好中共故事(下):毛澤東vs.孫中山 習近平vs.蔣經國
◆ 名家縱論/阿富汗撤軍與台灣量產中程飛彈
◆ 促轉會威權心態 才是最該除的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阿富汗撤軍與台灣量產中程飛彈
2021-09-12 04:20 聯合報 / 蘇起(作者為台北論壇董事長)
美軍8月30日忙著做最後撤軍準備。(美聯社)
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加上台灣量產中程飛彈,是對台灣最壞的戰略組合。
它意味蔡總統選擇美國士氣、預算、戰略、與戰力都在最低潮的節點,去刺激北京對台緊迫感,讓兩岸關係「外弛內更張」。
這次美國倉皇撤出阿富汗後,很可能會像當年撤出越南那樣,閉門療傷休養好幾年,暫不投身另一場遠在天邊的戰爭。白宮雖說此舉是為了把戰略重心向對中「競爭」轉移,但中共比神學士不知強大多少倍。專家估計,僅一艘航母被擊沉,死亡人數(約四千人)就超過美軍廿年在阿富汗陣亡的總和(兩千五百人)。所以美國將來對外用兵的態度必然更加謹慎。
拜登比誰都清楚。他任命曾在中東擔任司令官的奧斯汀將軍為第一位非洲裔國防部長時,列舉了四點理由。其中三點都與國內相關:「借重他從伊拉克成功撤軍經驗來主持軍人抗疫」、「戰場老兵最能了解軍人及其家屬的需要、尊嚴與痛苦」、「族裔和諧」。日前他在告別阿富汗演說中表示,「如果你現在廿歲,你還沒見過一個和平的美國」。他還說,「每天平均十八名退役軍人在美國本土上自殺」。心情眼光如此朝內看的白宮主人,怎像是台灣部分人癡心幻想願意犧牲美國大兵越洋來救的情人?
至於預算,拜登五月向國會提出任內第一個國防預算,年增率居然在所有部會中墊底,扣除通貨膨脹後是唯一負成長。顯然「抗中」不如「抗疫」與「救經濟」優先。
再看戰略與戰力。美國政界目前針對北京的焦慮感溢於言表。部分原因固然是中共軍力的快速崛起,部分也因美國自己軍力正陷於青黃不接的尷尬期。美國地理安全度極高,從來只有攻勢戰略,沒有守勢作為。如今碰到能夠精準打擊美軍基地與航母的中共飛彈,美國必須向「攻守兼備」修正。然而茲事體大,轉型需時甚長。
目前五角大廈正主持世紀大辯論,積極研議預計明年初推出的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台灣正是他們焦點之一:假定中共突襲奪台,美國要如何因應?
從公開資料看,不外「進」「退」兩策。傾向「退」的人認為中國大陸的崛起勢不可擋;美中鬥爭兩敗俱傷,應求妥協共存;台灣問題最好談判解決或乾脆放棄。目前「退」的主張似非政界主流,但疫情、經濟、預算、或出人意表的伊斯蘭恐攻活動,仍可能改變天平上的砝碼。而阿富汗撤軍更可能刺激「重內輕外」的深層思考。
「進」的主張暫居上風。他們認為只要美國建構出足以威嚇中共的軍力,北京就不敢輕易對台下手。其中較軟的人希望把中共軍力壓制於第一島鏈(包括日本、台灣、菲律賓)之內。較硬的,建議發展直擊大陸本土的海空戰力。
「進」的嚇阻構想已有好幾種,在此不及詳述。目前共識之一是以北京之道反制北京之身,建構並部署一套分散、機動、精準、足量的陸基中程飛彈。兩年前美國退出美俄中程飛彈條約時已宣布此一意向。
它的要害有二。一是部署地點難尋,二是完成時間緩不濟急。距大陸近的地點,最利於打擊,飛彈成本也低。可惜願意配合部署的國家不多。至於完成時間,智庫專家小組估需五到十年。完成前的空窗期,台灣最脆弱,因美國愛莫能助。
台灣此時量產中程飛彈,動機應不是「反攻大陸」,而是希望用自救方式部分填補上述美國戰力空隙。但它自己也有諸多要害。美國退將曾形容它是「拿針刺龍」,效益有限。而且戰略上看似自救,實則惹火上身,必將招致更大規模的報復。若北京決定提前解決台灣,它同樣緩不濟急。屆時青黃不接的美國拿什麼來救?
在美國士氣不振、預算不足、戰略不明、戰力不齊之際,蔡總統作此危險決策,實欠國人一個完整解釋。
星期透視/九一一事件廿周年的省思
2021-09-12 04:25 聯合報 / 周陽山(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左起)、歐巴馬、現任總統拜登伉儷、紐約前市長彭博與女伴、眾院議長波洛西、參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十一日在紐約出席「九一一事件」廿周年紀念活動時,聆聽國歌演奏。(法新社)
民國 90 年(二○○一年)九月十一日那天,我剛離開紐約不久,到上海復旦大學參加學術研討會。當晚回到旅館,從電視上看到了兩棟世貿大樓被飛機直接衝撞,接下來坍垮毀滅的驚悚畫面。我馬上打電話給當時還在紐約的家人,報平安之後,心想:美國霸權式微,一個動盪時代恐怕就要開始了!
在離開紐約之前的大半個月裡,我一連在林肯中心看了十幾場音樂會和歌劇演出,這是在紐約前後廿年的生活歷程中罕有的經驗。當時直觀的感覺是:趕緊把握當下,珍惜此刻的閒暇,以後機會不多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直覺和緊迫感?這是由於長期生活經驗,知識的積累和現實的觸感,讓我對美國在後冷戰時代睥睨天下、目空一切的傲慢與偏執,懷著惴惴不安,總感覺即將會有大事發生,而且反彈力道巨大!但究竟是什麼,卻又莫名所以。
沒想到的是,恐怖行動的組織者竟綁架民航客機,當成攻擊武器,以自殺式的直接衝擊,力圖摧毀代表資本主義霸權的世貿大樓和五角大廈。這反映出基進的伊斯蘭聖戰士面對美式民主的軟肋,早已成竹在胸;同時還掌握了日本神風特攻隊「義無反顧」的決絕,以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犧牲小我」的武勇。一旦將這三者奇詭的結合,正可說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傷害的力道也特別沉重。
而今,廿年過去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但反恐未成,而且越反越恐!阿富汗的安全情勢越來越複雜,恐怖主義團體也越變越多。美國政府為了阿富汗戰爭至少已花掉二.二四兆美元,平均每一天的耗費達三億美元之多。除了讓軍火商賺更多之外,還犧牲了超過十萬平民、六至七萬阿國安全部隊,以及五萬多叛亂分子。另外,還有超過二千四百名美軍喪生。
神學士在戰爭結束後籌建臨時政府,其中一些成員名列國際恐怖分子名單,正是西方過去制裁的對象。而今,他們重返首都,面對的卻是殘破的家園、窮困的人民、匱乏的經濟!如果未能得到伊斯蘭世界的大力支持,以及中國與俄羅斯的通力合作,復興之路必然困難重重。
至於戰敗的美國則依然驕傲而不思反省,應對能力明顯不足,但反恐戰爭卻是長路漫漫!在美軍撤離喀布爾機場之際,遭遇了激進組織「伊斯蘭國—呼羅珊」(ISIS-K)的自殺攻擊,至少造成一百七十多平民丶廿八名神學士和十三名美軍喪生。這是民國 100 年(二○一一年)八月以來,駐阿美軍傷亡人數最多的慘劇。
這凸顯了阿富汗與美國面臨的共同困境,由於恐怖主義日益極端化,已成執政者心頭之患。廿年前,美國想以武力制裁未果。而今,儘管武器升級、技術更新,但情勢依然嚴峻,且治絲益棼!
真的,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而美國霸權卻持續衰頹。
大屋頂下/說好中共故事(下):毛澤東vs.孫中山 習近平vs.蔣經國
2021-09-12 04:30 聯合報 / 黃年
習近平(左)、蔣經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中)篇說,毛澤東曾謂:「將來我們力量愈大,我們就愈要孫中山。」但他齎志以終。當年,習近平初出時,許多人想像他是中共的蔣經國,尚待驗證。
中共非中國,但中共主宰中國。
《大屋頂下》一直有個想法:中國面臨的課題,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是「中共如何自我救贖」。中共能救贖,民族就可能偉大復興;倘中共不能自我救贖,民族復興不成,也偉大不了。亦即:要說好中國故事,須先說好中共故事。
我不太相信「中國崩潰論」,也認為「中共崩潰論」不能認真。所以,我不覺得能用等待中共崩潰來解決中國的問題。反認為,比較可想像路徑是,促成中共轉型改變,且必須激活起中共自己的上進心志,百尺竿頭,更上層樓,不要畫地自限、自暴自棄、作繭自縛,不要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來為自己封頂,為中國封頂。
因為,中共也是有轉型基因的,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維新變制」就是例證。
愈來愈多人懷疑「中國(共)崩潰論」。相反地,認為其崛起遲早而已。因為,從唯物主義的標尺來看,中共的「體制優勢」是明確的,其治理也是成功的。
中共的體制可謂「黨帝制」。傳統的帝制是家族世襲,黨帝制則是以一個黨世襲。黨帝制是中共營造的「理想國」,可藉柏拉圖的《理想國》略作引申。
柏拉圖的虛擬國家,以「高貴的謊言」(Noble Lie)為框架(中共的「高貴謊言」是共產主義、無產階級專政等)。Noble Lie不是出自「社會契約」,而是來自先驗的「神諭」(無產階級專政也不是出自社會契約,而是來自馬克思的「基本原理」)。謊言規定:由「哲君」(Philosofer King)宰制一切,哲君則來自天命(中共是「歷史與人民的選擇」,但不是出自選舉契約)。又規定:社會分為三種人:「金質人」(統治階層,即中共黨政官僚體系)、「銀質人」(護國階級,「黨指揮槍」),及「銅質人」(經濟人,在中共則是權貴經濟)。這三個「人種」皆是世襲,形同不能移動的「種姓制度」(中共社會仍有輕微的流動性,但如城鄉「種姓」的流動仍然困難,而且「銅質人」不太能變成「金質人」,雖說接受「三個代表」,但馬雲也不能妄議中央)。國家底層則以金銀銅三種人以外的廣大「奴隸」來支撐,這就是中國大陸民間說的廣大庶民韭菜社會。
絕對的黨中央,神諭天命的「以法治國」,格子化的社會,操控政治及經濟資源,面對廣大青綠的韭菜。這就是黨帝制,是已經真實存在且運作的「理想國」。
這樣的國家似乎存在「暴政必亡」的危機。但是,中共已經使其實現,而且經營得十分成功,甚至志得意滿地標榜「四個自信」,視為足以自豪的「中國方案」。
尤其,近年借重於數位工具,使得專政更加強固。一方面精選社會菁英進入金銀銅階層(已有九千五百萬黨員,預計以突破一億黨員作為中共二十大獻禮),這是選拔與羈縻。另方面又以超過軍費的預算用於政治維穩,體現一個鴉雀無聲、萬馬齊喑大家夾著尾巴做人的「和諧社會」。
因此,主張中國崩潰論或中共崩潰論的人要知檢點了。中共可能不會崩潰,反而似已有沛然莫之能禦的崛起之勢。
因此,若想扭轉形勢,必須回到中共的自我期許,也就是要問中共自己要怎麼走下去?中共顯然自知,他的「理想國」正在運作。但是,這樣的政治成就,是否能夠照應人性的本質與文明的方向?如果中國在中共手中永久成為黨帝制的理想國,低人權、低民主,這能算是中國夢實現嗎?這能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嗎?
如果中國的成就已是為山九仞,則民主自由就是待增的一簣。缺這一簣,中華民族不可能「偉大」,亦無「復興」可言。
是的,世人皆看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但這種黨帝制的理想國,對中國人權伸張或人類文明發展言,即使會「富」會「強」,但絕不會「偉大」。
本文一開頭提到天安門前群眾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此曲是由十九歲的曹火星在民國 32 年(一九四三年)所作。當年,抗戰未歇,內戰待發,其中有句歌詞是「(中國共產黨)他實行了民主好處多」。但,至今中國還是沒有民主,且未來也可能沒有民主,則何年何月才有「新中國」?
中共以其黨帝制為榮,拒絕自由民主。但今日主張自由民主者,可以公開向世人推倡自由民主,說這是普世價值。但中共能公開主張「馬列主義基本原理」是普世價值嗎?或能公開主張以「馬列主義基本原理」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旗幟嗎?恐怕不能反映人性的本質與文明的方向。
現今情勢是:中共成功或可撐持一人一黨一時治理,但須思考可大可久的問題。
鄧小平的「維新變制」證明,只要領導正確,中共仍有轉型與推升的強大潛能。只要善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百寶箱,中共就能與時推移,與時俱進;也必有將自由民主元素日積月累的可能性。既有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任意門,也就不必再鼓吹什麼「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廿一世紀馬克思主義」、「馬列主義基本原理」,意圖用馬克思來復辟毛澤東。這是作繭自縛,也是自我封頂。
蔣經國經歷坎坷。他曾運用戒嚴體制潛心於改革與建設,卻也積欠了許多政治債務。但在他竭盡可能之後,親身宣示「解除戒嚴/開放大陸探親」。這兩個動作可謂使蔣經國償還了他一生的政治負債,社會獲得解放,國家獲得新生,蔣經國自己也贏得了應得的歷史榮譽。
習近平在黨帝制下也致力改革與建設,但勢必也在累積政治債務。就歷史評價來說,這未必是改革與建設所能勾兌的。到了最後,習近平將是債台高築?還是像蔣經國那樣清償一生積欠?歷史將作見證。
習近平說要「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就應先塑好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共形象。
中共自我救贖若失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落空。
代表處更名 沖淡拜習熱線
2021-09-12 03:58 聯合報 / 孫揚明/資深媒體人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政府正慎重考慮將台灣在美國的代表機構「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就在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兩人通話的後一天,英國金融時報就報導,美國拜登政府正考量讓民進黨政府把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這訊息一出,高興萬分的自然是民進黨政府,但這個訊息怎麼看都是有問題的。
拜登與習近平熱線,在白宮公布文檔中,拜登是與習近平進行了一場「廣泛的戰略討論」,並且「討論了兩國的責任,以確保雙方的競爭不會轉為衝突」。嚴格而論,這是一個廣泛的設定架構邊際式的對話。
以中共對美國當前交涉的重點來看,與台灣相關的議題,顯然是重中之重;以拜登和相關官員都是經過民國 85 年(九六年)台海危機與民國 88 年(九九年)兩岸戰爭邊緣背景看,對台灣相關議題的嚴重性自然清楚;這是雙方之間真正會引爆一場戰爭的議題。
所以如果說,有關台灣這類主權與領土完整的相關議題,沒有在這次對話中被論及,那是不可能的事。只要想一想民國 85 年(九六年)三月台海危機後,華府與北京再接觸並開啟「戰略對話」過程就知道了。
就當前拜登,乃至民主黨政治利益看,拜登與習近平這次對話,的確是最有利的。從中共發布的新聞稿來看,若干被拜登政府/民主黨所設定的重要議題,在雙方對話中都已論及;這就拜登政府在美國國內的政治鬥爭中是有利益的,也表示其政策是有效的。
在美方,甚至是美中雙方都有如此認知的背景之下,再放任已經是脫疆野馬衝向台獨的民進黨,並給予鼓勵,怎麼看都不像是「負責任」的樣子。
一個非常清楚的圖像是,這種自相矛盾的作為,明顯沒有做過任何後果評估。以拜登政府當前的形勢,在阿富汗撤軍的災情未過之際,如果在其它重大(如財經、國際等)議題上得不到北京合作,這對拜登政府將會是一個無法承擔的災難,對於明年的期中選舉,乃至提前跛鴨都會是重大的影響。
所以這明顯不是一個具有統盤全局考量的人安排的,更不用說是會到白宮國安會高層了。任何一個元首級別的通話,如果不是緊急事態,都需要經過時間安排,在安排此一通話的過程中,怎會同意同時進行個一明顯會造成本身利益衝突的計畫?
比較有可能的是,華府有一批較缺乏台海問題概念的人,順著華府反中的政治主流,提出了打擦邊球的類似想法後,在某一個小圈圈當中流轉,但是並未向上發展。在得悉拜登與習近平通話事態之後,就丟給媒體,所以可安排在拜習通話後一天就見諸媒體。當然,其中所期待的媒體效應在台灣或許不無沖淡拜習會重要性的可能。
當然,更等而下之的,就是這些人可能會在這樣種明知不可能但硬幹的安排中,從中撈取大量私利。這才是真正的台灣人的悲哀!
促轉會威權心態 才是最該除的
2021-09-12 04:02 聯合報 / 林火旺/台大哲學系兼任教授(台北市)
促轉會公布「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方案」。記者曾原信/攝影
促轉會公布「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方案」,未來將轉型成反省威權的歷史公園,建議移除蔣中正銅像。
對於老蔣歷史功過解讀不一,有人認為老蔣從大陸帶來的人才,如嚴家淦、尹仲容、李國鼎、孫運璿等,對經濟起飛功不可沒;尤其如沒有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砲戰,台灣早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有人則認為,老蔣是二二八事件元凶,是殺人劊子手、威權的象徵。
促轉會顯然支持後面那種解讀;但在自由民主社會,持前面歷史解讀的人,不該被考慮、尊重?如因民進黨一黨獨大就為所欲為,這不成「民主威權」或多數獨裁?促轉會難道自認是唯一真理?若此,本身不就是「威權」心態?
事實上真正的威權,是內在,不是外在;動不動就把立場不同的說成不愛台、賣台、中共同路人,不許別人以不同方式愛台,這不只對「自由」是諷刺,也是「威權」實質。
台灣雖已解嚴,但是我們心靈還在戒嚴;「從威權走向民主」是艱鉅的心靈工程;促轉會如要「反省威權」,最重要的,絕對不是改造中正紀念堂、移除蔣公銅像,製造社會對立。
就像周處除三害,促轉會最該做的:先剷除自己心中的威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