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旅人的逆旅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8662/web/ 

◆  川普再執政 台恐成棄子
◆  從通水到通電的兩岸契機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旅人的逆旅
◆  大屋頂下/看得見的手vs.看不見的手(下) 目睹鐵幕正在換邊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旅人的逆旅


2024-11-11 00:00  聯合報/ 潘襎(作者為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立冬已到,台灣進入涼爽的季節,適合旅行。平地雖然沒有楓紅,深山依然能見到美景,或許將有杜牧〈山行〉的樂趣,「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動人風光。

古代交通不便,旅行受到各種限制,除了戶籍制度限制移動之外,治安不佳,旅行成為一場冒險,美好的自然風光背後夾雜著許多不可測的變數。相較於私人旅館缺乏品質與安全的保護,各地驛站則提供給官員往返的安全保障。

現實世界的歡宴,春光無限,燈火通明,一觴一詠,豈不快哉!李白從生命的短暫性發出感懐。「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李白昔日在玄宗眼前是位大紅人,如同仙人生活於瀛洲樓觀,豈知一朝受讒賜金放歸,遊走五湖四海。「桃李園」的這場親族晚宴上,他在開頭就直截地點出生命的有限與大地的無盡,頗有大開大闔的氣勢。大才子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最後指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就如同旅人短暫住宿的旅店,道盡有限生命在現實世界裡的局限。

莊子提到「陽子之宋,宿於逆旅。」(《莊子.山木》)陽子前往宋國,投宿在旅舍。那為什麼「逆旅」用「逆」呢?東漢許慎《說文》:「逆,迎也,從辵屰聲。關東曰逆,關西曰迎。」函谷關依傍崤山,以此為界分為關東與關西。古代的逆與迎意義相同逆旅乃迎接旅人的場所,就是今天的旅館、飯店。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倏忽比之白駒,寄寓謂之逆旅。」蕭統明言人間是我們暫住的寄寓之處。

今天大家出門旅行講究的是住宿的場所,古人卻將飯店當作一種有限生命在人間的暫居地,從有限來看待廣大的宇宙、綿綿無絕的時間,總會興懷無限。

飽經流離之苦而來到台灣的詩人周夢蝶,對於生命感觸已然深刻。「風塵和憂鬱磨折我底眉髮/我猛叩著額角。想著/這是十月。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過了/甚至夜夜來弔唁的蝶夢也冷了。」(周夢蝶〈還魂草〉)。

德國詩人席勒提到:「美的東西終將消失,全部都走了。」(〈輓歌〉)浪漫主義詩人們很清楚世間的有形物質,即便美好事物也終將消失。「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脩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這是〈蘭亭集序〉的一段,書聖王羲之聚集東晉名流四十一人,包括王家諸子凝之、徽之、操之、獻之等人,也有三十年後將在淝水之戰重挫八十萬前秦兵馬的宰相謝安,此外還有名士孫綽、方外人支道林等人。千古盛會,空前絕後,王羲之最後以「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作結。

王羲之反對莊子將生與死、彭祖與殤子等同視之,生死固然有限,亦當積極正視其現實存在與由此所生之感懷。從古希臘哲人柏拉圖到現代經營之聖稻盛和夫都認為,此生目的在於不斷磨練自己的靈魂,努力工作並盡最大努力過好現實的生活













川普再執政 台恐成棄子


2024-11-11 00:00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新北市)
波波漫畫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逆襲成功,成美國史上第二位「非連續任期」總統。川普首次執政,美中台互動跌宕起伏;川普重新執政,對兩岸關係會產生什麼影響?台灣如何因應?

美印太戰略及民進黨政府抗中保台路線、聯美抗中戰略鑲嵌,川普再執政對陸台皆產生機遇及挑戰,具雙面刃效應。

首先,激化兩岸潛在軍事衝突。川普再度執政,有的觀點認為美對台政策不會發生大轉變,也有論點認為對大陸是利大於弊。然陸對台政策的挑戰是,川普主政下重啟美中貿易戰,對中加徵高關稅,恐致台商外移產生產業鏈中斷。美迫使台積電遷廠至美,及增加軍購支出,激化兩岸對立及潛在軍事衝突。

其次,美中貿易戰強化兩岸經貿分離。一旦激烈化,迫使台商遷移東南亞、美、加、墨或回流台灣,不僅降低兩岸經貿依存度及切斷產業供應鏈完整性。同時,大陸對台實施 ECFA 關稅優惠減讓措施已減少一八○項,為早收清單五三九項的三分之一,陸方又提出研究中止一部分或全部 ECFA,及反對台灣參與 CPTPP,如此將更加速兩岸經貿脫鉤,反難達成融合促統及和統目標。

復次台灣無法擺脫棋子甚至棄子角色。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承諾堅定支持烏克蘭,而川普卻對援烏提出質疑,聲稱可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達成協議,一天之內結束戰爭。民主黨著重以中制俄、以烏耗俄,共和黨著重以俄制中、以台抗中。無論是那一政黨執政,台灣皆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馬前卒,無法擺脫棋子甚至棄子角色。

最後,美更頻繁打台灣牌激化兩岸關係。川普主政下,台灣恐將更成為美圍堵陸的戰略馬前卒,川普將從拜登政府聯烏制俄轉而聯俄制中。在欠缺民主價值理念引導下,更會頻繁打台灣牌,甚至提高訪台國務院官員層級、強化軍事顧問團及經貿實質關係。

川普對台灣牌頻繁運用,反中前朝官員再次回任,對兩岸互動皆是一把雙面刃。大陸當局如何應對被其制裁的前美官員,以王子復仇記姿態逆襲,重新擺正美中關係?台灣必須面對更為反中的川普政府,這會更將台灣推向圍堵戰略前沿及瀕臨戰爭邊緣風險。

此時民進黨政府若在兩岸政策上火上澆油,將兩岸關係朝向兩國關係論述,則美中台間衝撞更為巨大。儘管不會宣布台灣法理獨立,但實質上會在中華民國體制內台灣化、深化兩岸互不隸屬論。從賴清德總統未論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及陸委會高層曾提及兩岸兩區即兩國關係,台灣若是試圖運用美中對抗,將陸委會改為「中國事務委員會」,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改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條例」,如此兩岸衝撞更為顯化。

兩岸關係不斷陷入分離化、脫鉤化及衝突顯化的路徑依賴,兩岸交流恐更跌入谷底。若台方再加強「國安五法」及「代理人法」實施,陸方加強「反間諜法」執行;台方藉由法辦台商、宮廟或鄉鎮基層代表、兩岸交流者,陸方以反情報及反間諜措施應對兩岸交流者,寒蟬效應雙重疊加,將致兩岸關係嚴重倒退。

美中貿易大戰將再起,陸對台經貿加大制裁力度、逐步取消 ECFA 及反對台加入 CPTPP,兩岸經貿脫鉤化、中斷產業供應鏈,倒逼台經貿更朝向新南向政策及往其他發展。如此局勢發展不容樂觀;兩岸關係發展恐從融合和統,轉向打獨促統甚至武統選項,此實非兩岸人民之福。















從通水到通電的兩岸契機


2024-11-11 00:09  聯合報/ 陳長文/台灣人、大陸人、中國人、金門協議台灣地區簽署代表、良制一國倡導者(台北市)


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九月十二日,筆者時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秘書長,在金門仁愛山莊與大陸紅十字會代表韓長林簽署《金門協議》,以人道方式處理大陸同胞偷渡來台遣返之問題。當時金門仍為戰地而戡亂仍未終止、亦未解嚴,以致筆者遭告發「叛亂罪」。

但如馬英九前總統在《金門協議二十年》一書序言所言,簽署金門協議為兩岸政府實踐「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追求雙贏」開端,迄今協議仍有效。

卅四周年,應香港亞太台商聯合總會胡執行長邀重返舊地。承金門縣府、紅十字會金門縣分會及金門大學朋友們熱情接待,讓筆者深感溫暖。

從戰地到樞紐:八二三到金廈通水工程
四十五年前砲火瀰漫八二三戰場,如今蛻變為繁榮觀光勝地,且知廈門旅遊團已恢復來金踩點,使筆者欣慰。

路過承接廈門供水田埔水庫,令筆者印象深刻。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八月耗時廿三年輸水管線工程,歷經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總統,於蔡英文總統及賴清德行政院長任內完工,堪為兩岸合作融和典範。

民國八十年(一九九一年)五月動員戡亂終止後,從通郵、通商、通航「小三通」,到今日金廈通水工程,以及「期待」通橋、通電「新三通」,印證兩岸總能求同存異,和平交流。

筆者耳聞,金廈百姓時常往來金廈採購生活物資,若建金廈大橋,往來便利,更能深化交流促進和平對話

金廈通水,兩岸要通電:為和平開創新願景
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時完成金廈通水,如今身為總統,卻讓經濟部長提出赴菲律賓蓋綠電廠、海底電纜輸電回台。此舉成本高昂,且菲律賓位處南海爭議地區,恐成地緣衝突焦點,筆者難以贊同。

倒不如近在咫尺金廈/兩岸通電(含核電及再生能源合作開發),距離短、成本低,金廈得以通水,亦為民生必需之電有何不可?從兩岸近四十年經社文交流驚人綜效,只要堅持憲法一中原則,何須擔心兵凶戰危?

以輝達黃仁勳表示回台投資需一百億度綠電為例,經濟部長郭智輝雖言「可以給他」,但台灣目前綠電年發電量僅約二百億度,且多為半導體產業所用。若兩岸通電,外商投資需求便得迎刃而解。

期待賴總統:從台獨轉向兩岸務實合作
賴總統國慶致詞:「台灣有決心致力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也願意和『中國』共同因應氣候變遷」(筆者不忘叮嚀:對中華民國憲法宣誓的賴總統,不應稱「中國」,而應稱「大陸」或「中華民國大陸地區」。)大陸正積極發展核電、風電、太陽能等,兩岸通電正是合作絕佳方案!

值此際,請賴總統高喊「互不隸屬」時,回想擔任行政院長時金廈通水榮景。與其執著「祖國論」,不如追憶孫中山先生(台灣地區「國父」,或大陸地區「革命先行者」),言兩岸是同根生兄弟。放下台獨痴人說夢,念人民福祉,讓台海煙硝退散,才能「健康快樂,國泰民安,良制一國」。












大屋頂下/看得見的手vs.看不見的手(下) 目睹鐵幕正在換邊


2024-11-11 00:00  聯合報/黃年


接續昨天本文。四年來美國兩次大選,鮮活呈現了美中兩國政經體制的對比與競爭,也是對人類未來文明發展方向的深層探索。

這場美中政經體制競爭引發的當下世界奇景是,邱吉爾當年所說的「鐵幕」,如今正在舉世目睹下換了邊。

「鐵幕」是冷戰的關鍵詞。大意是指共產集團給自己築起一道鐵幕,除了封阻民主陣營的意識形態進入,內外經貿往來也幾乎完全停斷,像可口可樂、口香糖也只能是蘇聯黑市的珍稀品。

中國的鐵幕經濟更是內封外閉,連毛澤東都對左右說,「不要給我吃肉了,吃素不要緊,省下來換外匯」。這樣的鐵幕經濟,沒有像樣的商品賣出去,更無外匯及內部市場用來進口。當時,西方的口號是:打開鐵幕。

如今,情勢幾已完全翻轉顛倒。王毅當著布林肯的面說:美西方對中國的「小院高牆」,不能變成了「大院鐵幕」。

中國已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與第二大進口國,且是一百五十餘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勢如破竹,進口市場的胃納也令國際垂涎。當年的鐵幕經濟,如今可謂已經成為世界上進出口最豐富且最暢旺的經濟體之一。

早年,中國的低端商品在世界氾濫,國際甚至出現「沒有中國的家用品,你生活得下去嗎」的議論。至今,中國的高尖產品問世,船舶、基建工程巨型機具、無人機、綠電生產裝置等等,紛紛躍居世界前茅。於是,美國的「小院高牆」出現,以封殺華為及新能源車為典型事件,密集推出關稅、脫鉤、斷鏈等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遂致美西方已儼然升級為「大院鐵幕」。

往昔,邱吉爾說的「鐵幕」,指共產國家的難進難出;如今王毅說的「大院鐵幕」,則指美西方全力阻擋中國的進出口。

眾目睽睽,「鐵幕」已經換邊。

鐵幕換邊。主要原因,如昨天本文所論,是美中兩大政經體制在「看得見的手vs.看不見的手」的拔河角力所致。

如今呈現的奇異弔詭是:中共彷彿是想用「政府/看得見的手」,在驅動「看不見的手/自由市場/全球化」;但美國則彷彿是想用「政府/看得見的手」,在驅動「反看不見的手/閉環市場/逆全球化」。

因此,中國標榜「高質量的開放」,美國成了「大院鐵幕」。

美國築起大院鐵幕,是美國政經體制運作的失敗所致,卻歸因於中國崛起。但大院鐵幕絕非挽救美國政經失敗的方案,這根本是文不對題。

眾所共見,美國的民主政經體制已告異化失能。

對內而言,民主不是整合國家的方法,而成了撕裂國家的凶器。人民不再以民主為高尚與光榮,而因民主而感到焦慮與恐懼。川普罵賀錦麗是「共產主義者」,賀錦麗嗆川普為「法西斯叛國者」。

大選期間,出現三次情節與程度不同的刺殺川普未遂事件,皆是要將可能由選舉出任美國總統的川普置於死地。舉國浸泡在相互猜疑與仇恨之中,甚至被認為瀕於內戰。

對外而言,美國「山巔之城/民主燈塔」的道德形象也告落漆掉鏈。

譬如,美國對俄羅斯的大戰略,即徹底暴露了美國的雙標、自私、偽善與狠毒。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主要領袖人物戈巴契夫、葉爾欽與普亭等,與主流民意,皆棄絕共產主義,批評列寧、斯大林,朝野皆希望新生的俄羅斯能成為「反共的/自由民主的/歐洲的」。且歐洲方面也有相當勢力願意與俄羅斯相向而行,如德國的梅克爾即架構了「德國科技/俄羅斯能源/中國市場」的大戰略,北溪油氣管路即是戰略工程。

倘是如此,一個「反共的/自由民主的/歐洲的」安和樂利的俄羅斯即可能出現。但是,美國不願見俄羅斯聯結歐洲,亦不容歐洲聯結俄羅斯,因此以釣魚手法將俄羅斯誘入俄烏戰爭的陷阱。

至此,美國曾因反共而摧毀蘇聯,如今卻將步履維艱、走向民主的俄羅斯推進煉獄。這是不是雙標、自私、偽善與狠毒?

再看,以色列已經完全成了一個反人道的國家法西斯恐怖主義,但美國卻力挺到底,縱容以色列的種族滅絕暴行。

僅以俄羅斯與以色列二例即可看出,在所謂「攻勢現實主義」下,美國的偽善雙標絕非國際正義的捍衛者,已經自毀其民主燈塔的角色。

現在要看川普,國際的義理及利益,如果皆將淪為其「交易主義」的籌碼,那就更是等而下之了。

這樣的美國,對內治理必將治絲益棼,對外關係亦將捉襟見肘。此皆主要是美國的政經體制造成。

美中體制的最大差異在政治韌性不同。例如,中共的體制可以造成股市樓市的重災大難;但相對的,也能在面對嚴重失政後,全力舞動「看得見的手」,以絕對的政經調度能力去收拾殘局,避免硬著陸。這是民主政經體制很難做到的,因為在收拾殘局之前,這個民主政府可能已經被推翻下野了,哪裡還輪得到你來收拾?此即今天的美國民主黨。

你要選舉,我不下台,你奈我何?

然而,這卻是美中兩種政經體制的根本差異,難怪普亭會說:美國想要遏制中國發展,就像不准太陽升起。

這聽起來像黑色幽默,卻是真相。

尤其必須注意的大趨勢是,美中兩大國的角力對峙其實並非以戰爭為目標。當雙方已進入「恐怖均衡」的範疇,因此皆以「威懾止戰」為手段,追求的是「鬥而不破」。也就是說,美中對抗將以科技為核心的經濟為競爭主題。川普即持此觀點。

但在以科技為核心的經濟競爭中,中國的政經體制可能較具優勢。即以新能源車為例,唯中國政經體制能夠一聲令下發展廣布的充電樁,始使新能源車的實用成為可能。再如,高鐵的發展,也唯土地國有的中國不受拘束。且看,中國造船世界第一,新能源車世界第一,無人機世界第一,高鐵世界第一,如果未來商用大飛機再發展成熟,太空科技又更上層樓,這就是上天下海的中國面貌。以中國政經體制的優勢及中國人素質的優秀,美國或許可以一時阻滯中國的發展,卻恐終究不能不接受中國的畢竟脫穎而出與分庭抗禮。

回頭看看,你能相信中國曾是鐵幕經濟嗎?

鐵幕已經換邊。鐵幕設在誰的那一邊,誰可能就是自嘆不如人的輸家。美國的大院鐵幕畢竟不能阻擋太陽升起,只是一時烏雲蔽日。

最後,本文的諍言是:台灣要跟著美國阻止「太陽升起」嗎?或更須想方設法避免被烈日炙傷?(全文完




▌延伸閱讀:
大屋頂下/看得見的手vs.看不見的手(上) 世界在等待第三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