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照2.0 製造階級對立
◆ 去梯言/衝衝衝,聽到的卻是熄燈號
◆ 軍隊最大問題 是沒面對問題
◆ 臥底、線民 警調要緊守「無可奉告」
◆ 經部應研究 如公投過、三接停…
◆ 馬偕來台150年 2022應籌設馬偕博物館
◆ 消弭藍綠對抗 朝三黨鼎立修憲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去梯言/衝衝衝,聽到的卻是熄燈號
2021-10-27 04:11 聯合報 / 公孫策
政府發五倍券振興經濟,未對症下藥。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寫稿時的油價(九五無鉛)是卅一點六元,一位目前是經濟學博士候選人的學生跟我說:「一旦超過卅二元,物價就擋不住了。」他在寫論文的期間,打一份數據分析的工,他說「最近的熱門話題之一是好巿多衛生紙漲價了」,這個話題在家庭婦女群組中反應熱烈—那是可想而知的,她們每天都在物價上漲的火線上啊!
這一陣子除了接種疫苗的話題之外,政府炒作最用力的是「五倍券」。五倍券說是振興券,可是話題卻集中在「能不能用/找不找零」,對振興景氣幾乎沒有感覺,反而不斷聽到「老店熄燈」、「共同記憶沒了」。這不是今年才有的現象,民國 108 年(二○一九年)全台有卅五間知名餐飲店熄燈,那僅是餐飲業而已。經過兩年疫情衝擊,情況可以哀鴻遍野形容,一位經營手煮咖啡的朋友說,「店面已經不能混了,解封解禁也不可能回到從前」。如此情況下,五倍券事實上無能達到振興的目的,朋友說「十倍券、二十倍券都拉不起來,因為藥不對症」。
《戰國策》的寓言:魏國大夫季梁在街上遇到一個車隊,車馬朝向北方。領頭的人說:「我們要去楚國。」季梁說:「可是楚國在南方啊!」那人說:「我們的馬很能跑。」季梁說:「馬再行,方向不對啊!」那人說:「我們的旅費和糧秣充足。」季梁說:「經費雖然充裕,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那人說:「我們的駕車人很優秀。」季梁說:「那好,你們離楚國只會愈來愈遠。」—這是成語「南轅北轍」的典故,提醒藥不對症的後果,治不了病還可能延誤病情。
而五倍券延誤病情,是納稅人繳的稅金不能(其實是無策)用於提振景氣,卻只會撒錢,那還不如減稅。
更可笑的是搞一堆「抽獎」來炒作五倍券:
《韓非子》的寓言:鄭國有位姓卜的人,要他老婆幫他做一條褲子,老婆問:「要做成什麼樣?」卜先生說:「像我的舊褲子那樣。」卜太太沒辦法用新布做出舊褲子,只好把新褲搞成破舊的樣子。
蘇內閣去年推出三倍券已經不成功,今年再發五倍券,明知此舉無能振興景氣,只好搞出一堆「抽獎」來炒作,結果領到券的有怨言、綁定XX卡的有怨言、抽到獎的有怨言、沒抽到的有怨氣—這不是活脫脫一條「百孔千瘡的新褲子」嗎?
市面的熄燈號繼續吹下去,蘇內閣還能衝多久?
長照2.0 製造階級對立
2021-10-27 04:15 聯合報 / 林金正/長照研究者(新北市)
政府推動長照2.0,為了政治立場,造成了長照服務的階級對立。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推動長照2.0,為了政治立場,堅持用稅收制而不用保險制,卻又訂定仿照保險制的「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藉此限制可接受服務的對象及服務項目,也造成了長照服務的階級對立。
長照2.0的「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服務對象限制為:「長照需要等級第二級(含)以上,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一)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二)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手冊者(三)五十五至六十四歲原住民(四)五十歲以上失智症者」,不符合「長期照顧:指身心失能持續已達或預期達六個月以上者,依其個人或其照顧者之需要,所提供之生活支持、協助、社會參與、照顧及相關之醫護服務」,造成年齡與疾病類別族群上的對立。
長照2.0一開始推動 ABC 社區整體照顧模式,就是建立長照新的階級制度,光聽名稱就讓人誤以為 ABC 有優劣之分;的確,A 級單位(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為失能者擬定照顧服務計畫及連結或提供長照服務,也就是民眾申請長照服務,經過各地照顧管理中心的照顧管理專員評估失能等級後,就由 A 級單位的個管掌握派案大權,儼然成為長照資源分配者。
另外,政府口口聲聲說要提升長照服務品質,要求居服機構在服務對象超過六十人時需設立一位督導,但對於督導的費用卻未予以補助,於是居服機構在人事成本考量下不聘用督導或虛設督導,大部分則是從居服員的收入中抽佣來聘用居服督導,造成居服員認為其辛勤工作,卻有部分收入要拿來養督導,督導卻要來管理與監督自己,造成居服員與居服督導的階級對立。
更有甚者,居服機構要求督導搶案與拉案子,以增加機構收入,已失去督導要監督服務品質的職責,為何不在「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增列督導服務品質費用呢?
筆者呼籲消弭對立,政府要改弦易轍,建議盡速實施「長照保險」,讓失能者及家屬都可以使用長照服務,讓長照服務項目擴增,也增加照顧訓練、諮詢、關懷訪視、服務品質督導等都列入支付,提升長照機構及服務人員的收入,才能積極面對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民眾所需。
軍隊最大問題 是沒面對問題
2021-10-27 04:07 聯合報 / 張延廷/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空軍前副司令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方擔心中國大陸武力攻占台灣,最迫切的問題在於台灣役男與後備部隊準備不足、士氣不振。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擔心中共武力犯台已成美國行政部門思考的重心,而且大多數認為台灣軍力不足以應付此軍事挑戰;並指出當前最緊迫的問題在於台灣戰備整備不足、訓練鬆弛、士氣低落、軍事力量夾雜許多內部結構性問題;且強調經過長年的經濟繁榮與安定,人民心防鬆懈,正嚴重侵蝕台灣阻抗中共採取軍事行動的戰力。
中共在沒有明顯敵情威脅下,近年軍力擴張程度大幅成長,並逐年加重在台海當面的軍事部署及演習規模,已對台灣安全產生極大的威脅。而且中共是一個在政權發生危機時,隨時可藉任何理由對台發動戰爭,以轉移內部政治鬥爭焦點或民怨,再加上民族主義抬頭,所以台海問題已成中共操縱政治槓桿、轉移目標的工具,台灣不可不慎。
軍事一向講求實力,因應台海情勢的變化,台灣必須強化自身軍備來嚇阻中共的軍事冒進,這並非要與中共進行軍備競賽,而是要透過提升防衛戰力來嚇阻中共武力犯台的企圖,不讓中共認為台灣抵抗力道不足而錯估形勢。「能戰才能和」,台灣必須強化全民國防能量,展現非常堅強的自我防衛決心,一旦台灣受軍事威脅能迅速發揮戰力拒敵,則外在力量的協助才可能產生。獲得先進武器只是目標之一,而人員多寡及人力素質才是發揮戰力重要關鍵,必須針對威脅好好思考兵員目標,甚至依兩岸情勢變化而修訂兵役結構。
地處北歐的瑞典因受兵源減少的影響及鄰近俄羅斯的地緣威脅,已於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恢復徵兵制,強化全國總體戰力;同樣位於波羅的海東邊的立陶宛也恢復徵兵制。以色列因國家安全需要所以男女皆須當兵,男性須服兵役二年八個月,女性須服兵役二年;韓國男性須服兵役一年十個月;新加坡並無敵情威脅,但男性須服兵役二年。台灣面臨中共強權的大軍壓境,四個月的軍事訓練能應付險惡的軍事威脅乎?
另者,軍隊戰力的發揚並不完全依賴武器精良,而在於有多少可用之兵,訓練的程度又到達何等戰力水準。現代戰爭打的是科技戰、資訊戰、多元火力精準打擊,即使每年花費上千億元的金錢購買先進武器,但如果操作的軍人訓練不夠、專業程度不足,那要如何發揮一流戰力?因應未來戰爭型態,國軍必須科技化建軍、專業化建軍,已不能再依照過去的作戰思維去建軍備戰。
台灣每年有八萬人應徵入伍進行軍事訓練役,且擁有約二二○萬後備軍人,但是在新人換舊人的新陳代謝下,役期僅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的退伍軍人,將逐漸成為後備軍人動員的主要來源,在訓練條件有限的狀況下要如何投入戰場發揮戰力,是一個值得嚴肅思考的問題。再者,台灣必須徹底改革龐大卻空洞的後備力量,這些人不僅訓練不足而且也缺現代化的武器裝備。要嚇阻中共動武,國軍就必須依據敵情威脅及防衛作戰所推測的場景,全盤檢討後備動員體制及訓練方式。
總之,少子化及人口老化已是不可避免的現象,由此而衍生的防衛作戰兵力運用瓶頸及是否真正合乎戰場需求,都是必須認真思考及尋思解決之道。現代國防科技日新月異推陳出新非常快速,為因應未來戰爭型態,訓練模式和戰場情境必須密切契合戰場實需,必須採取滾動式快速修正兵力結構,才能因應台海情勢快速變化的挑戰。
臥底、線民 警調要緊守「無可奉告」
2021-10-27 04:30 聯合報 / 閻琴南/調查局前調查員、退休公務員(新北市)
已故民進黨創黨主席江鵬堅、立委黃國書遭爆曾任調查局線民,在政壇掀起波瀾。圖為調查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需要維護內外治安,其中情報工作,更要掌握機先,分析形勢,研判作為,所以布建求深入,這是必要過程與活動。CIA、FBI、KGB,何國能不為之?情報不是罪惡,罪惡的是部分執行手段,是否合乎天理人道?當然人神共憤詭譎事蹟,從來都不斷發生過。
情報布建,除了公開蒐集,聽取意見外,「臥底」和「拉出」,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先說臥底,是指直接或間接派人,設法進入敵方陣營、可疑機構,深入了解對方的意圖和準備作為,蹲點的時間或長或短,熊向暉之於胡宗南,吳石之於國防部,都是著例。至於警方化妝派員到黑幫毒梟,更經常在電影情節中披露,從派遣者立場言,對臥底們的代價和犧牲,必須尊敬之,保護之,重酬之。我曾請教過恩師沈之岳先生,延安共區虎穴往事,他說透漏聯絡人身分,是不道德的,旨哉斯言。
次談線民,其身分極為複雜,泰半不是用金錢所能收買的,有的出於愛國情懷,正義未彰,報復心態,雙面利用,真假操弄,不一而足,當然更多人是腳踏兩條船,如抗日汪偽時期的周佛海,奢求兩面保全平安,這類人卻經常是被犧牲的棄子。我的看法是,在戒嚴時期的黨外人士,多屬在人際關係中,不得不明哲保身虛與委蛇的這類交往,並非部分如他們對外誇稱的「被脅迫」,交換條件或有之,金錢利誘亦有之。
我曾在調查局從事文教外勤工作近十年,運用專業的文史知識和師友人脈,特別是與雜誌出版業交往,從沒有涉及所謂金錢交易的線民,只有運用關係、工作關係和諮詢關係的朋友。至於他人所謂的支津,按期支付酬金,或一次性獎金,當然知道,也有所聽聞,不過,從沒聽說可運用脅迫或色誘手段達成目的的。
民進黨創黨主席江鵬堅,要釐清他的身分,可用有沒有收受定期報酬,特別是針對某些特定對象,是否提供了什麼譭謗性或危害性情報?才能認定他是線民,或僅屬諮詢關係?談黃國書是否線民,談謝長廷是否抓耙仔,亦當如此衡量。不過,往者已逝,生者自知,唯主事機關如警調單位,應緊守「無可奉告」之立場,不可做政治鬥爭的棋子,否則將來情報工作,無異又聾又瞎。
經部應研究 如公投過、三接停…
2021-10-27 04:27 聯合報 / 陳文卿/環保技術服務業(新竹市)
藻礁公投若通過,總統蔡英文蔡要在2025年時達到天然氣發電50%的能源轉型目標將宣告失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陳柏惟罷免案通過後,接下來可能讓民進黨剉著等,也將會影響民國 113 年(二○二四)大選成敗的,就是十二月的四項公投案了。
四公投案中,產生實質影響最大的是護藻礁公投。其他三案中,公投綁大選案民進黨大可從善如流;而核四重啟以及反萊豬公投兩案即使通過了,執政黨仍可以技術性拖延。因為核四要重啟有太多的工程技術及材料供應問題須先解決(包括燃料棒已全數運出等);而反萊豬案必須與美方再談判,涉及層面很廣。唯有反對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興建的「護藻礁公投」,如果過關了,就是一翻兩瞪眼的結局,執政黨無法耍賴。
「護藻礁公投」如果通過,除了現在已投入巨額經費且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的棧橋等周邊工程必須立即喊卡外,要再找替代方案可能讓民進黨頭殼抱著燒了。偏偏總統又在國慶講話中再提及「民國 139 年(二○五○)淨零排放」的能源政策,希望加速能源轉型。因此如果三接停擺,就等於提前宣告這張支票將跳票了。為了回應公投團體的訴求,經濟部雖已提出外推四百多公尺的方案,但天然氣的接收模式仍然不變。在距海岸四百多公尺處興建龐然大物的天然氣接收站,姑且不論環保團體對於此外推方案是否可避開藻礁仍有質疑,外推後可能影響航道及漁船作業,人員、材料運輸作業,維運成本都將很高。而這些仍要全民埋單。
因此,難道一定要建固定式的接收站嗎?為什麼不願意針對浮動式接收站,或無碼頭輸送系統進行評估?任何在海中興建的土木工程,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海洋生態。話說回來,天然氣由船舶運輸進港後,最終是要輸送到岸上貯槽,再併入中油的天然氣系統。因此,三接其實只是個中繼站而已。那麼為何不能將天然氣藉由接收平台,再以管線直接輸送到岸上的貯槽,而免除大興土木去建接收站?對此國外已有成熟的應用技術,經濟部應好好評估。
台灣本身不產天然氣,卻要拿天然氣當作主要能源,並視為達到淨零排放的重要手段,這是全世界少見的例子。經濟部既然有勇氣高懸目標力求突破,就應以更嚴謹的態度去針對手段方法做廣泛的評估研究,而非一股腦認定沒有其他替代方案了。否則萬一公投過了,將何以自處?
馬偕來台150年 2022應籌設馬偕博物館
2021-10-27 04:24 聯合報 / 薛理桂/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名譽教授(新北市)
現有馬偕文物分散各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將是淡水開港一六○年以及為台灣奉獻極多的馬偕先生來台一五○周年,這兩個重要的日子對於北台灣的發展有很重大的意義。透過淡水開港,促進台灣對外的貿易及經濟發展;馬偕對台灣無論是在女性教育的肇始、醫學知識的引進、宗教的傳播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貢獻。
現有馬偕文物分散各處,如:真理大學校史館、淡江中學校史館、偕醫館、馬偕故居等處。如要一窺馬偕在台期間的面貌,恐無一處可以完整呈現。這是目前要完整蒐集馬偕文物的困境。筆者搬遷至淡水已六載,加上當年大學就讀於淡江,對於淡水有很深厚的情感,常思考如何能夠完整呈現馬偕相關文物,以及重現當年情景,提出幾項建議:
一、成立「馬偕博物館籌備處」:建議先成立「馬偕博物館籌備處」,建議由行政院文化部主其事,另外,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共同參與。由於目前馬偕文物四處分散的困境,只有藉由政府的力量方能發揮較大的整合作用,邀請真理大學、淡水中學、基督長老教會北部分會、馬偕醫院、馬偕醫學院等單位共同參與。
二、調查馬偕文物分散情形:國內部分除了上述相關單位有典藏馬偕文物,先行調查各單位蒐藏的情況,並建檔整理。國外部分,當年馬偕回加拿大述職時曾帶回的台灣文物,派人至加拿大商請文物返回台灣「馬偕博物館」的可行性。
三、設置地點:當年馬偕在台居住的埔頂馬偕故居小白宮,建物美侖美奐,極具特色,且保持狀況良好,當作博物館將是很好的選擇。
四、建立相關網頁:目前淡江大學資訊圖書館學系林信成教授已建置「淡水維基館」,可商請林教授建置「馬偕博物館」相關網頁,邀請各界將馬偕相關的文物、照片或口述歷史等資料上傳或分享。
「寧為燒盡,不願銹壞」是馬偕當年的座右銘。馬偕在一五○年前遠渡重洋從加拿大的家鄉來台,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是否能以具體的「馬偕博物館」陳列當年馬偕的相關文物,以及重現馬偕當年的篳路藍縷歷程?如能達成上述幾項建議,在政府單位努力及各單位與熱心人士的協助之下,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將是成立馬偕博物館的一個好的開端。除了可以印證北台灣的經濟發展、教育發展及醫療發展的歷程,也可以讓國人對於這位終身奉獻給台灣的愛台人士多一些認識與了解。
消弭藍綠對抗 朝三黨鼎立修憲
2021-10-27 04:08 聯合報 / 張淑中/宏國德霖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新北市)
前副總統呂秀蓮指出,台灣目前只有兩大黨的政治並不健康,她期待未來「三黨鼎立」,才能提出重大改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全世界除美國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是以實施兩黨政治為主,大多數民主國家如歐洲各國都是實施多黨競爭的制度。在這些國家中,由於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單獨獲得國會半數以上的席次,因此「第三大黨」就能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
前副總統呂秀蓮廿一日接受聯合報專訪指出,台灣目前只有兩大黨的政治並不健康,她期待未來「三黨鼎立」,才能提出重大改革。她也呼籲民進黨不要排斥第三黨,有健全第三黨才能開創台灣民主新局,「誠心誠意希望結束過去錯誤,把過去病痛好好醫療好」。從上述談話可知,呂秀蓮對台灣長期陷於「藍綠兩黨對抗」不滿意,她認為只有三黨勢均力敵的良性競爭,才是全民之福。
然而,一個國家的政黨制度與國會的選舉制度有密切關係。我國目前立委選舉制度,是類似日本實施的「小選區與兩票制」。此種又稱為「並立制的兩票制」,一般而言,是對大黨有利,對小黨相較不利。因為此種選制的投票結果,通常會造成「大黨愈大」例如日本的自民黨,能在國會獲得較多席位;至於小黨則不易生存,如我國的民眾黨與時代力量。這些小黨在過去「區域候選人」的選舉部分,幾乎是沒有當選機會。
因此,呂秀蓮期盼台灣「三黨鼎立」的政治理想要能實現,則必須透過修憲、修改立委選制才是根本之道。至於修改方向,可參考德國現行的「小選區與兩票制」,此種又稱為「聯立制的兩票制」,因為可達成選舉結果的高度公平性與比例代表性,故對第三大黨或其他小黨相對有保障。諸如德國的政黨制度,之所以能長期維持「兩大黨不過半」,並由「第三大黨」扮演政府組閣的重要角色,即歸功於此種「聯立制」選制的實施。
日前民進黨憲政改革小組表示,經過多次會議研討,民進黨已確立最終憲改草案版本,含括廢除考試院、監察院;將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下修到十八歲;縮短新舊任總統交接期間,縮減看守期;以及降低修憲門檻等。對此,國民黨黨團總召費鴻泰回應,國民黨團是否推出自己的修憲版本尚未定案,未來也還不確定是否會與其他在野黨團合作,一切待黨內凝聚共識後再做討論,但對於降低修憲門檻的修憲案則不能談。
長期以來,國內藍綠兩大黨經常淪於統獨對抗、意識對決,其實多數民眾極為痛惡。尤其各種樣態的國會暴力頻頻出現,更對台灣的國際形象有極大斲傷。為了台灣民主政治的深化,我國現行選舉制度和政黨制度,確實有改革空間和轉型必要。
筆者認同三黨鼎立的政治理念,建議國民黨可以將「立委選制重新修改」納入該黨的憲改主張,進而與其他政黨共同協商,使台灣未來政黨政治能有良性發展,並且讓台灣任何一個大黨,都能受到有效的監督及真正的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