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滯脹完美風暴烏雲壓頂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滯脹完美風暴烏雲壓頂

2021-10-27 03:43  經濟日報 /   社論
全球通膨來勢洶洶,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今年4月躍上4.2%之後,已連續五個月盤踞在5%以上。 路透



全球通膨就像狼一樣,老說要來卻不來,現在終於要來了,而且來勢洶洶。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今年4月躍上4.2%之後,已連續五個月盤踞在5%以上,逼得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不得不改口,承認物價上漲恐非短暫現象。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CPI還算穩定,但領先CPI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在9月卻暴升至10.7%,創下新高。類似現象同樣發生在日本,PPI已超過10%;德國更是誇張,9月PPI飆升至14.2%,創50年來最大漲幅。PPI領先於CPI,普遍在主要經濟大國出現創紀錄的飆漲,預示著這一波大範圍的通膨才剛開始,且強度超過想像。

同樣令人關注的是經濟走緩。中國大陸剛公布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長4.9%,不如市場普遍預期的5%以上。一般認為,房地產活動走弱和能耗雙控(限電限產)是經濟下行主要壓力。美國方面,由於通膨超過預期,聯準會可能提早宣布縮減每月1,200億美元額度的量化寬鬆(QE)措施,這意味著貨幣政策從此由擴張轉向緊縮,對經濟自然構成下行壓力。

如果物價持續上漲,經濟持續下行,那麼睽違已久的停滯通貨膨脹將有極大概率重返這個世界。在當代人的記憶當中,上一次也是第一次的滯脹發生於民國 59-69 年(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產生的主要背景是民國 59 年(19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

當時經濟理論中最為人信服、用來解讀失業與通膨之間不會同時出現的「菲利普曲線」理論,到了民國 59 年(1970年)代末滯脹出現之後,因難以解釋滯脹而備受質疑。原來滯脹的出現與極少出現的總供給曲線左移有關,當時總供給曲線之所以向左移動是油價持續大幅上漲的結果,所以是一種罕見的供給面現象。

主要發生於美國的嚴重滯脹終於在民國 69 年(1980年)代因兩個形勢出現緩和,一是當年聯準會主席伏克爾的緊縮貨幣政策,拉住了總需求曲線的右移;二是當時雷根總統以自由化、市場化為核心理念的供給面經濟政策,通過提高效率與刺激積極性推動總供給曲線右移。這一套理論與經驗無疑在40年後的今天仍有參考價值。

就當前全球大範圍來勢洶洶的滯脹危機觀察。「脹」的現象很容易解釋,主要是從民國 97 年(2008年)之後,以美國為首的主要國家持續且極大規模的寬鬆貨幣政策結果。寬鬆貨幣在過去十幾年未導致嚴重通膨,是因為超大規模流動性未流入實體經濟,而是流向了以房屋及金融商品為主的資產市場。房屋等資產市場就像巨大海綿一樣吸住了海量流動性,但畢竟吸收能力有其極限,到達極限之後,房市開始出現萎縮,流動性就被倒擠出來流向商品市場,導致通膨。另一方面,近年來逆全球化的發展及生產鏈的斷裂,以及貨櫃、運輸成本的問題,當然對推動物價膨脹有其作用,但並非主要。

至於「滯」的現象亦可從總供給曲線角度觀察,逆全球化、美中貿易戰、生產鏈斷裂、煤價大漲導致的限電限產、能耗雙控及持久未退的全球疫情,都對全球的生產活動造成重大打擊。需求面造成的能源及大宗物資價格上漲,又會進一步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再反映在物價上;同時,供給面的斷裂(比如汽車芯片)則會通過產業關聯反映在生產的停滯上,相互拉動,均會導致總供給曲線左移,這就類似一個完美風暴的形成。

形勢會如何發展下去,有待觀察,最令人關注的恐怕是各國為因應危機相繼採取緊縮政策後可能引爆的金融危機。就此而言,各國之中,中國大陸情況相對令人寬心。中國大陸在國 97 年(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也採取了大寬鬆政策,但自民國 102 年(2013年)之後就開始調整了,問題沒有西方一樣嚴重;其次,中國大陸已早一步針對問題產業如房地產下手,雖對短期增長造成衝擊,卻也降低了引爆金融危機的風險。













聯合報黑白集/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2021-10-27 02:05  聯合報 /   黑白集
扁蔡兩朝高談轉型正義,卻將攸關民進黨身世的歷史深埋黑箱。本報資料照片



蔡總統國慶談話打造國家新史觀,「七十二年說」鋪陳「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身世。新國史才起造,可歌可泣的黨史就現破口,從美麗島律師到野百合都傳卧有抓耙仔,連黨的催生者都可能是蔣經國。黨的身世不明,披掛多年的民主受難者形象也掉漆了。

黨內伏有特務,蔡主席避重就輕,只談學運線民,迴避創黨主席可能出身調查局。她說民進黨前輩用生命為賭注創黨,諷刺的是,正是美麗島前輩施明德揭露「調查局主席」秘史,拖著餘命挑戰民選獨裁的正義。

前主席施明德自扁朝起,調閱個人檔案不可得,現正與促轉會周旋。促轉會只討好當權派,邀請陳菊、野百合政客閱覽檔案,大內宣國民黨恐怖統治,果然獲准延任一年。

蔡英文承諾解密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與陳文成命案,但國安局只交出塗黑檔案,其餘延長加密,理由堂皇:「恐因公開造成情報員與國際情報合作曝光,影響國安」。威權時代以國安為由監控反對人士,蔡時代以國安為由密鎖真相,轉型正義仍是「轉行朕意」。

扁蔡兩朝高談轉型正義,卻將攸關民進黨身世的歷史深埋黑箱。綠營自述的「創世紀」裡只有美麗島受難者模糊身影,以及智勇過人的辯護律師,他們勇於揭發威權統治的過錯,卻懼於釐清威權者與黨外的千絲萬縷。














聯合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趨緩,改革脈絡現風險


2021-10-27 01:26  聯合報 /   社論
中共總書記提出共同富裕理念。/新華社



在接連發生恒大債務危機及限電風暴後,中國大陸經濟近期明顯放緩,第三季成長率甚至縮小到令人擔憂的四・九%。探究其原因,除了各地停電及疫情升溫影響生產外,主要是中共基於其國家主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念,接連出手整頓民營科技大廠及網路平台等產業,意欲藉此調整經濟結構,卻因出手過重,使經濟陷入低成長的風險。

習近平的新時代發展理念,包括「共同富裕」及「減少對外脆弱性」兩大目標。前者,試圖解決分配不均,及過去一味追求成長導致社會發展扭曲的副作用;後者,看似為建立關鍵技術的自主,實則是為了避免共同富裕的目標受到西方技術的限制。為此,北京近期快速加大國家干預力道,強調追求經濟與社會均等,並推動國內外「雙循環」分進。

例如,對阿里巴巴、滴滴出行下重手,意在重新分配資源與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整頓教育培訓業,既為減輕父母的教育負擔,也是衝著貧富差距將造成「階級複製」而來;對房地產業畫出財務的「三條紅線」,重創恒大地產與陸股,則是要解決高房價問題。然而,這些行業監管新規,都引發手段「過當」的批評。

探究「共同富裕、減少對外脆弱性」背後的三股重要驅動力,即可理解這波改革背後的邏輯。這三股驅動力是:一、中共政治「意識形態」主要矛盾的轉變;二、「人口狀況」困境;三、「與西方脫鉤」的現實。其中,以掌握當前中國大陸社會的「主要矛盾」最為重要。

首先,中共政治上所謂的矛盾,源自於毛澤東的《矛盾論》與《實踐論》,認為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且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因此,中共領導人皆極重視透過解決主要矛盾推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例如,民國 67 年(一九七八年)鄧小平宣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於生產力發展水平太低,次年中共便推動改革開放。可見,中共確立了社會主要矛盾後,即會不計代價地解決它,修改經濟體制也在所不惜。如今,中國大陸人均 GDP 已突破一萬美元,進入全面小康社會,以往的主要矛盾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開放過程中一味追求成長所造成的新矛盾,也就是貧富差距及社會不平衡的問題。隨著新的主要矛盾確立,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邏輯即再度改弦易轍。

其次,隨著大陸人口紅利高峰已過,加上長期一胎化政策造成勞動人口早衰、總扶養比過高等副作用,不僅衝擊中國大陸經濟成長,也讓勞動人口的經濟負擔加劇。面對這些壓力,「低生育率」與「未富先老」成為亟需改善的難題。

第三,由於美中爭霸愈演愈烈,並從政經層面擴及軍事層面,「去美國化」乃至「與西方脫鉤」成為中共擘劃經濟路線的重要考量。自晚清以來受西方壓迫的歷史記憶過於深刻,使中共希望藉由與西方脫鉤,成為與西方地位對等的戰略性對手。

儘管為解決分配不均的著眼使經濟改革看似有理,但習近平力倡的「共同富裕」及「減少對外脆弱性」,仍需要穩健的經濟成長作為支撐。要解決不平衡發展、改善人口狀況,也需要大量的移轉性支出及公益性支出,關鍵技術升級及去依賴更要大量的資本支出持續堆砌。然而,北京用激進的方式解決過度資本化產生的問題,勢必衝擊經濟表現,並削弱體制改革所需的本錢。萬一政策操作過當,更可能造成經濟成長停滯。這些激烈的改革措施,對習近平政權構成的考驗,才剛開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