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門檻 大法官不暴衝
◆ 渭水之丘 不能與中山國小並存?
◆ 賴兩岸論述三支箭 聯美拉藍白抗中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種土的唐吉訶德
◆ 大屋頂下/譯讀賴清德國慶演說(下)有中華民國就有兩岸和平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種土的唐吉訶德
2024-10-21 00:49 聯合報/ 林一平(作者為前科技部代理部長)
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林一平/繪
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九月廿九日,我在誠品電影院觀看了紀錄片《種土》,感觸良多。電影的臉書上寫著:「當農村不再呼吸,城市也將窒息…」這部片的拍攝歷時八年,記錄了阿仁與安和哥兩位有心人熱愛農地的故事。
有經驗的農夫都深知「種土」的重要性。不瞭解土壤性質的人,無法真正成為合格的農夫。片中記錄了年輕的科技人阿仁,他突然意識到,長期使用化肥與農藥的台灣土地正逐漸「死亡」,而他希望拯救這片土地。他毅然放棄竹科高收入的工作,整日與發臭的菜葉、果皮、落葉及木屑為伍,製作他稱為「好味土」的有機堆肥。我不禁會心一笑。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我的物聯網團隊也立志發展不用化肥與農藥的有機智慧農業 AgriTalk,期望拯救農地。科技人妄想當有機農業的農夫,是否像塞萬提斯筆下的唐吉訶德(Don Quijote)般的荒誕?
阿仁以微薄的人力方式改善土壤,這種土法煉鋼的做法,確實難度極高。而我們的 AgriTalk 則依靠高科技來分析並改善農田土質。這項研究默默進行了至少六年,並於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將研究發表在國際一流學術期刊,成果獲得了肯定。然後呢?沒有然後。我們仍然緩慢地匍匐前進。土壤改善需要極大的耐心,而破壞土壤的速度遠快於復育。我們如同唐吉訶德般,與風車進行著無止境的對抗。
阿仁幫朋友種出了高品質的鳳梨,但最終滯銷,朋友因此損失了一千萬元,只能接受損失,黯然退出。我們也有類似的慘痛經驗,畢竟術業有專攻,販賣通路也有其大學問。
電影中的阿仁與安和哥一心想將他們「種土」的志業傳承給下一代,帶著妻子兒女在烈日和大雨中照顧農田。然而,下一代對父輩的理想感到迷惘,靠天吃飯的農業收入不穩定,前途也顯得模糊不清。安和哥的女兒是幼教專業,還會彈鋼琴,要她一輩子在烈日下種田,無疑是強人所難。AgriTalk 的主導成員陳文亮教授,也經常在周六假日帶著妻子兒女從桃園開車到苗栗南庄照顧農場。小朋友們在有機農場捕捉昆蟲時十分開心。我們不能期待他們立志種田,而是希望他們更瞭解生長的土地。
電影的最後,橋頭科學園區出現,好不容易恢復生機的良田被徵收,最終變成水泥地,一切歸零。AgriTalk 也面臨同樣的命運,科學園區擴廠,地主收回我們租用的土地。我們辛苦經營的智慧農業設備不得不拆除,「種土」最後種成水泥地。
阿仁放棄了,我們則繼續在苗栗以及雲林重建 AgriTalk 智慧農場。同時我們也立志在高中及大學進行智慧農業教育,希望年輕人能以科學的方式,更認識自己腳踏的這塊土地。
我們這群科技人,如同唐吉訶德般,演繹著塞萬提斯筆下的荒唐騎士故事,幻想自己是農夫(騎士),用各種創意提出匪夷所思的解決方案。我們能完成夢想?還是終將醒來,放下鋤頭,回到科技公司,繼續當鍵盤俠?
大屋頂下/譯讀賴清德國慶演說(下)有中華民國就有兩岸和平
2024-10-21 00:48 聯合報/黃年
明年,中華民國一一四年。是中華民國光復台灣八十周年,也是中華民國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又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逝世一百周年及一六○歲冥誕。
孫中山辛亥革命楬櫫的政治理想,是兩岸共同的追求;中華民國光復台灣,則是兩岸最基本也最重大堅實的政治聯結。因此,自辛亥革命到台灣光復,可以產生十分豐富的兩岸對話,而上述明年的幾個紀念日,正是很適時也很好的對話情境。
本文將接續昨日,推倡這一場「自辛亥革命至台灣光復」的兩岸對話;而以十月十三日《大屋頂下》所提的「六個中國」為對話架構,請讀者返回參照。
先談中共方面。中共對「孫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義」始終持正向評價。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一五○周年」有幾段談話:
「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毛澤東同志把三民主義綱領…稱為留給我們的最本質最偉大的資產,是對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貢獻。」「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實現中國現代化…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試問:這是不是中華民國總統或中國國民黨主席才該講的話?
可見,在中共的政治論述中,「孫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義」皆是正向概念,可以豐富中共自己的內涵,並作為政治號召。這應是在明年孫中山逝世一百周年可作兩岸對話的題材。
中共頌揚孫中山,但是諱言中華民國,甚至主張「中華民國已經滅亡」,卻是自欺欺人。中華民國自一九一二年以來一直真實存在,且如今已具體而微地實現了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政治憧憬,並成為兩岸關係的主要聯結。中共應當誠實面對此一史實及現實,勿再陷於「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
迎接台灣光復八十周年,更能確認中華民國的地位。抗戰因何勝利?因中華民國軍民的犧牲奮戰而勝利。台灣因何而光復?也因中華民國軍民的犧牲奮戰而光復。台灣因何迄今仍在「中國」的概念之下?亦因中華民國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治理台澎金馬迄今。
所以,中共必須認知中華民國光復了台灣,且確認因中華民國憲法的治理在台灣能維持不墜正是兩岸關係能夠維繫不斷的主要原因。
因此,面對抗戰勝利及台灣光復八十周年,中共應當接受「中華民國抗戰勝利/中華民國光復台灣/中華民國治理台灣」的史實與事實。尤其,中共應在此一節點正面評價蔣介石與蔣經國「以中華民國保住台灣/以台灣保住中華民國」的民族功業,則中華民國的兩岸角色必可更趨安定。
畢竟,在日趨詭譎變幻的世局中,確立中華民國及中華民國憲法的地位,可謂已是維繫兩岸關係和平競合的不二法門。
再談台灣方面,篇幅所限,只能談賴清德。
賴清德的國慶談話,引發各說各話的譯讀,但眾議咸同的看法是:賴清德動了,賴清德變了。不同的看法則認為,在政治權謀的視角上,仍可有表裡虛實的不同解讀。
多數的看法是,賴已明顯「向中華民國靠攏」,或有人認為他已從「台獨」走向「華獨」。本文則認為,賴的新論已經撕碎了「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稱作中華民國」的台獨經典,也背離了「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的台獨主體。
既是如此,在「六個中國」的架構下,賴清德就必須漸次修正或放棄一些他本人及台獨的許多論點。例如包括: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台灣與中國互不相屬、炎黃子孫是中國古代傳說、中華民族論述是一個陷阱、繼續實踐台灣人民自救運動、不能放棄台獨黨綱…等等。
至於他所堅持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也必須回到「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並界定「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這就不是台獨、不是華獨,也不是兩國論,而是在「一中憲法」下的「一中各表」。
其實,這些話,賴清德的海基會與陸委會都已說過,只是賴清德自己未曾有完整的宣示。接著,如果賴清德回到了「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他還有什麼理由反對「九二共識」?因為,九二共識就是「一中憲法/一中各表」。
更深刻的問題是:幾十年來,中華民國已被台獨糟蹋成「又黑又瘦又營養不良的糟老頭」(韓國瑜語);現在,賴清德要回到辛亥革命充溢理想抱負的中華民國,回到八二三戰役保住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他將如何自圓其說?
何況,中華民國只是八二三保住台灣而已嗎?中華民國在經濟、國防、民生、教育等方面有諸多卓越貢獻,也別忘了台積電,尤其蔣經國最後以解嚴建立了民主,以開放探親啟動了兩岸和平,這些賴清德是否皆要用整本帳簿一筆一筆還給中華民國一個公道?
如果不能在「中華民國論述」上作這些修補及復健,賴清德將如何解釋他從「台獨」轉至「向中華民國靠攏」?
賴清德國慶演說的髮夾彎式轉向,顯然是因世局的壓擠所致。十月八日,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被問到「祖國論」,他說,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也不支持台灣獨立,美國的根本利益是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正值此際,外媒報導,賴清德的國慶演說,曾向美國方面簡報;這應是賴清德國慶演說受到壓擠而變形的主要原因。
賴清德已陷嚴重的政治危機。美國主張「不改變現狀/不支持台獨/以台海和平為根本利益」,因此,批准了賴清德「向中華民國靠攏」的國慶演說簡報;但是,賴清德既否定了「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的台獨主體,但又一時不及修復中華民國因台獨的遍體鱗傷,遂致陷於進退維谷、左支右絀的困境。
問題在於:賴清德既邁出了這一步,他還能回到「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的台獨舒適圈嗎?
因此,賴清德必須更加真實且完整地回到中華民國,而中共則應給中華民國一條出路,這應是化解兩岸僵局的唯一路徑。
明年是孫中山逝世百周年,兩岸應分享「孫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義」的豐美政治遺產;又是中華民國抗戰勝利及光復台灣八十周年,兩岸更應相互確立中華民族的此一歷史成就。
中共與賴清德只要共同定錨在中華民國光復台灣,有中華民國就有兩岸和平發展。
(全文完)
提高門檻 大法官不暴衝
2024-10-21 01:04 聯合報/ 楊智傑/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教授(新竹市)
立委提出憲法訴訟法修正草案,將大法官現有總額人數,定為固定的十五人;且規定大法官要作出憲法判決,必須有十五位大法官中的三分之二(十人)以上參與評議,且有三分之二(十人)以上同意。
有人說,將判決通過門檻二分之一提高到三分之二,禁錮大法官憲法解釋權,是司法改革退步。實際上,本有其他民主國家基於對國會多數尊重,規定憲法法院法官在做法律違憲判決時,須有高過簡單過半的門檻,這並非進步或退步的問題。
一般會提到德國的憲法法院法。德國憲法法院在處理彈劾案、政黨違憲案時需要三分之二法官同意;但若是處理法律違憲問題,只需要過半法官同意。因而有人認為,德國並不是適合的參考例子。但至少可知,憲法判決的門檻,本來就並非只有簡單多數才是唯一標準答案。
最佳的參考案例是韓國。其秉持憲法法院不該輕易判決法律違憲的原則,若要宣告法律違憲,必須由九名大法官的三分之二即六名大法官同意。韓國憲法法院法第廿三條規定:「下列情形應有大法官六人以上之贊成。一、為法律違憲之決定…。二、變更以前憲法法院所判示有關憲法或法律解釋適用之意見時。」韓國法律界認為這個規定非常正確,畢竟民意基礎薄弱的大法官,不宜輕易認定具多數民意基礎的國會法律違憲,也不應由簡單多數決就推翻過去的憲法解釋。除了韓國,哥斯大黎加也規定三分之二大法官才能宣告法律違憲。
另外,美國有若干州堅持州最高法院法官要宣告法律違憲,必須採取超級多數決。例如,北達科他州憲法規定必須有五位大法官中的四位同意才能判決法律違憲,內布拉斯加州憲法則規定必須有七位大法官中的五位同意;都要求超過三分之二的門檻。
回頭看我國歷史,民國四十七年大法官會議法規定,應有大法官總額四分之三之出席,暨出席人四分之三之同意,方得通過憲法解釋。民國八十二年大法官審理案件法把門檻稍微降低,改為應有大法官現有總額三分之二之出席,出席人三分之二同意,方得通過憲法解釋。直到民國一一一年憲法訴訟法上路,才將門檻降為出席二分之一。我國有長達六十三年餘,對大法官解釋憲法都要求超三分之二門檻;六十三年的運作經驗證明,大法官一樣能促進民主人權進展,但走得更穩健而不暴衝。
我國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十五位大法官,但沒有規定憲法解釋的通過門檻須過半數還是三分之二,故這屬於立法院的立法裁量。我國採十五位大法官,人數比其他國家一般的九位大法官還要多,就是希望大法官人選多元、意見不要太過單一或統一,應多溝通彼此說服,而非單純投票數人頭。要求三分之二同意門檻,應較符合我國大法官人數多希望達到的多元多溝通協調的精神。
由少數司法精英組成的大法官在做憲法解釋/判決時本來就有反多數決困境,而應謹慎為之。憲法既然規定需有十五位大法官,就不該由不足十位大法官貿然做出憲法解釋。大法官不僅在判決法律違憲時會對抗國會多數,甚至如死刑釋憲案所顯示的,就算大法官沒說法律違憲,卻在做合憲性解釋時,對法律運作提出各種立法指示,也會對抗國會多數。這讓大法官自己成為了立法者,想取代國會或指導國會。
為避免少數司法精英與國會代表的民意多數衝突對抗,恢復憲法判決較高門檻,對恢復對大法官的信任與避免加深少數對抗多數,均有幫助。也能讓大法官在守護憲法的路上穩健前行而不暴衝。
波波漫畫
渭水之丘 不能與中山國小並存?
2024-10-21 01:07 聯合報/ 鄧敏宏/宜蘭社區大學「九一八演社」社團講師(宜蘭市)
游錫堃今天建議把宜蘭市中山國小改為「渭水」國小,賴總統同意研議改名。記者戴永華/攝影
日前總統賴清德與立法院前院長游錫堃在宜蘭同台,游錫堃院長建議將民主先賢蔣渭水念過的中山國小改名為「渭水國小」,賴清德總統承諾請教育部及宜蘭縣政府研議,新聞一出即掀起宜蘭在地人士的討論。
我想起了作家張系國在科幻小說《星雲組曲》中,有一個〈銅像城〉的故事。在未來世界,有一個叫做索倫城的地方,索倫城中有個大銅像,每換一個統治者,新統治者就鑄造一個更大的銅像,包覆在舊銅像之上,於是銅像越來越大,高聳入雲,經過好幾次政黨輪替後,這個銅像已經成為星球上最醒目的標誌。而後,這個銅像本身成為人們膜拜的神祇,這個宗教讓人們失去理性,而這個城也因此走向覆滅。這個充滿既視感的故事發表於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四十年後重讀,猶如《一九八四》、《華氏四五一度》般雋永,令人玩味再三。
身為中山國小的家長,每每接送孩子時,會在學校中看到「超級大學長」蔣渭水先生的生平介紹。他是第八屆校友,一九○九年畢業,日治時期社會運動的重要人物。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渭水學長當時診斷出台灣所患的是「智識營養不良症」,相隔一百年的現代台灣,「智識營養不良」依然未解。雖然當時的智識與當今的智識,所指涉的已然不同,但當今台灣人每周閱讀不到一小時,四成的台灣人一整年都沒有看書,這是教育問題,亦是文化問題,更是「國安問題」。當時渭水學長之所以創辦「台灣文化協會」,舉辦巡迴演講與大眾講座,即是為了讓當時的台灣人在文化與智識的基礎上參與公共事務,投入文化改革與社會運動。
台灣的文化與教育問題,不在於將所有「中醫」改成「台醫」就藥到病除。在歷史面前謙卑,別輕易斬斷文化連結,才是這個世代台灣人應該思索的時代任務。那些歷史長流中的深沉探問,一代又一代的我們終將要給出答案,這是知識分子的本分,也是渭水學長告訴我的。很高興自己因為孩子,而和這個歷史感豐富的學校有了連結。
蔣渭水和孫中山都是時代的民主自由夢想家,已經有「渭水之丘」的宜蘭,難道不能與「中山國小」並存?
賴兩岸論述三支箭 聯美拉藍白抗中
2024-10-21 00:50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暨澄正書院主任(新北市)
賴清德就職總統以來,兩岸論述從確立互不隸屬論、祖國論、中華民國一一三年存在論、中華民國在台灣七十五年落地生根論,引發諸多爭論。或有論者以為此本質上仍是新兩國論,難掩追求獨立建國目標;然也有論點以為,重申兩岸互不隸屬,直言「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較既往論述更為溫和,是走向台獨修正主義,往中華民國論述靠攏。
究竟是什麼因素,讓賴清德將中華民國台灣化及台獨化呢?中華民國已有一一三年歷史存在論,在台灣七十五年落地生根論,既是講給美國聽也是說給對岸聽,更是訴諸泛藍及中間選民。
首先,選票極大化目標。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曾倡議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及台灣皆是國家名稱。對內運用中華民國台灣或台灣名稱,鞏固泛綠支持者及傳統兩岸路線,激化抗中保台的政治宣傳動員;頻繁講中華民國則有拓展泛藍及中間選民支持的政治動機。
新兩國論、中華民國一一三年論及祖國論,具有擴大政治光譜、政治支持度極大化效應。主張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具有爭奪泛藍選民支持,侵蝕國民黨及民眾黨的群眾基礎。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年)總統大選要延續政權,面臨藍白可能合作,必須爭取中間選民,達到選票極大化目標。
其次,對大陸保留接觸及政治緩衝空間。賴的政治操作策略相當彈性且務實,其論述僅在形式上往中華民國靠攏,恐僅是安撫大陸的籌碼。兩岸在無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共識的前提下,敵意螺旋上升至戰爭邊緣風險。
賴將中華民國政治工具化,在台灣共識及最大公約數目標下,頻繁使用中華民國名稱,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隱藏憲法一中精神及國家統一願景,與對岸間保留交涉及政治緩衝空間。不同於既往倡議務實台獨、獨立建國及台灣正名,而是強調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再注入台獨元素。儘管賴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但只要堅持中華民國,不高喊台獨建國,大陸即難以攻擊其走上法理台獨目標。
最後,向美自證台灣為民主同盟,非麻煩製造者。對美國而言,當民進黨開始大談中華民國,甚至用中華民國包裝務實台獨,這不僅顯示賴並未主張法理台獨衝撞國際體系,反自證台灣是美印太戰略忠實的民主同盟,並未改變現狀;而大陸意在改變現狀及破壞東亞地區和平穩定,淪為現狀及區域穩定的破壞者。
美國總統大選緊鑼密鼓,川普及賀錦麗的抗中目標固然相同,但策略手段方法各異。川普對台政策更充滿不確定性,傾向讓台灣付出高額的國防經費代價;賀錦麗的立場將遵守拜登路線,但其協防台灣的強度恐將略遜於拜登。
值此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台灣最好不要擾動兩岸關係,避免成為麻煩製造者,故賴回歸中華民國論述,固然虛有其表,但向美釋出兩岸交流溝通信息,以緩解兩岸關係惡性循環。近來國際危機組織報告呼籲,賴應延續蔡維持兩岸現狀圓融路線,回歸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然賴從未宣稱遵循兩岸條例。
賴的兩岸論述尤其是國慶演說,並非無的放矢,對內拉攏泛藍及中間選民,拓展群眾基礎;國民黨若不積極重構兩岸論述,已漸失掌握台灣未來及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動權及詮釋權。賴一再宣稱中華民國,作為對國共內戰狀態的回應,援用中華民國為政治工具,擺脫法理台獨糾纏,欲藉此緩和兩岸關係;賴選擇在美國總統大選之際,祭出台獨修正主義,自證並非美中台及兩岸關係的麻煩製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