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再生醫療機遇與商機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5184/web/ 

◆  聯合報社論/是動員疲乏,還是民進黨自陷反改革泥淖?
◆  聯合報黑白集/首戰時,總統兒孫在哪?
◆  經濟日報社論/再生醫療機遇與商機







經濟日報社論/再生醫療機遇商機


2024-06-19 02:21  經濟日報/ 社論


立法院卡關十年的《再生醫療法再生醫療製劑條例》,6月4日正式三讀通過。未來兩大法將用來管制治療、修復或替換人體細胞、組織和器官時,所使用的基因、細胞和相關衍生物。

什麼是再生醫療?簡單說,就是利用細胞再生能力,修補受損組織與器官的醫療科技。譬如,從癌症患者體內抽取、分離出特定免疫細胞,經培養、擴增數量後,再將細胞製劑注入患者體內攻擊癌細胞。新法放寬所有癌症病患皆可接受衛福部核准的再生醫療,不限於標準治療無效與實體癌末期病患。舉凡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自體脂肪幹細胞、自體纖維母細胞,外泌體等細胞療法、組織工程或其他基因療法,都屬於再生醫療範疇,包含細胞治療、生長因子治療及組織工程三大類

血癌患者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使骨髓恢復正常造血功能,就是一種細胞治療;注射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促進組織修復,是最具代表性的生長因子治療;燒燙傷患者使用膠原蛋白人工皮,則是屬於皮膚組織工程,三者都是再生醫療常見的應用案例

近年來細胞治療在台灣已有初步成效,除癌症治療外,未來可應用於細胞治療的疾病也會愈來愈多,像是用細胞治療腦中風、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或修復糖尿病傷口、膝軟骨等,可望造福更多患者。

再生醫療法明確規範再生醫療僅限定於醫療機構執行,並針對管理組織細胞來源與人體試驗做出規範。新法規定,執行再生醫療前必須在國內進行並完成人體試驗。參考日本雙軌制度,將醫療技術與醫療製劑產品,分別以《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規範管理。《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規範再生醫療製劑商品化、規格化,讓治療重大疾病的再生醫療製劑廠商,完成2期臨床試驗後有機會申請暫時性許可,被視為生醫界一大進展。

雙法施行後,相關產業規範有望更明確,安全性、有效性未來由政府把關,對民眾更有保障。隨著再生醫療科技普及性增加,再生醫療材料及治療價格將會變得更親民,讓更多患者有機會接受相關先進治療。

但再生醫療醫病間專業、資訊、權利落差甚大,遇到醫療糾紛,患者難舉證因果關係。因此我們建議,衛福部統籌建立平台,讓民眾可直接查詢再生醫療療效、獲得認證醫療院所名單,否則再生醫療價格昂貴,病友傾家蕩產後,到底是買到希望,還是以生理食鹽水夾雜的不當醫療行為,一般民眾甚難分辨。

根據國外產業研究報告,全球再生醫療市場規模正迅速擴張,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市場規模達242億美元,預計民國一二一年(2032年)將達1,74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22.8%,前景看好。

再生醫療在國際上發展呈現多元化和快速進步,展望未來有幾項趨勢:

一、利用幹細胞多能性修復或替代受損組織和器官,特別是在心臟病、神經疾病和退化性疾病治療。

二、基因編輯技術允許精確修改基因,治療由遺傳缺陷引起的疾病。基因編輯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血液病、癌症和罕見遺傳病的研究和治療。

三、3D打印技術可以使用生物材料和細胞打印組織和器官,有助器官移植和組織修復。

四、國際組織機構致力於制定再生醫療跨國標準,促進技術交流和數據共享,有助於加速技術進步和市場擴展。

五、再生醫療與個性化醫療結合日益緊密,利用患者自體細胞進行治療,提高治療效果和安全性。

隨著科技與社會進步,許多過去被認定的絕症,已然可透過細胞療法治癒或改善台灣在醫療與生物科技領域,有充裕的臨床實務與研發經驗,未來可否在國際再生醫療產業發展中嶄露頭角,國人均寄予厚望。盼望主管機關廣納專家意見,積極完成相關子法與細則訂定,為台灣在國際科技產業領域,再造一座護國神山。













聯合報黑白集/首戰時,總統兒孫在哪?


2024-06-19 01:59  聯合報/ 黑白集
陸軍官校黃埔建軍的一百周年校慶,賴清德總致詞強調「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那裡」,還批評「首戰即終戰」的說法是投降主義。記者曾原信/攝影


賴總統主持陸官百年校慶,硬拉國軍背書兩國論。三軍統帥要求軍人捍衛台獨,為加強正當性,高喊「不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影射馬英九等主張兩岸和平避戰的在野黨是叛徒。網友眼力很精,質疑:「說馬維拉投降,那賴清德家人在哪?」

首戰即終戰」是中共備戰思維,雙少數總統竟借來大搞「愛國者遊戲」,暗指凡站他對立面就是投降叛徒、中共同路人。遺憾的是,賴清德上任未滿月,愛國哏就被福建小紅艇破防。軍警慣於無視可疑船隻,坐等偷渡客自首,並說謊隱瞞實情。這還能「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海軍及海巡號稱重層嚇阻解放軍,實則敵我不分。軍方與海委會只會抱怨監控設備與人力不足,甚至推稱「太小的船很難掌握」。撒手躺平門戶大開的日常,才是投降主義

今年漢光演習取消攻防實兵操演,據傳國安高層考量台海緊張,避免升高對峙。這些課目都有美軍協訓,叫停是否與美方有關,未可得知。但逆操作豈非自打臉既知情勢緊張,還因外力取消演練,這比投降主義更不堪

賴清德亂貼馬英九投降標籤,網民稱駁:「絕不為綠官綠友友和房東而戰」,引來叫好。年輕人不關心馬維拉投不投降,卻不滿為何要為「保護政客與權貴」而戰仇恨動員被歪樓,賴總統小心了!













聯合報社論/是動員疲乏,還是民進黨自陷反改革泥淖?


2024-06-19 02:19  聯合報/ 社論
民進黨昨在台北市舉辦的「反濫權、護民主」宣講遇上大雨,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左二)感謝民眾冒著大雨相挺。記者胡經周/攝影


行政院就「國會改革法案」提出覆議,民進黨隨即舉辦「反濫權、護民主」全台宣講,企圖藉街頭的群眾動員扳回國會劣勢。然而,觀察民進黨自上週五發動的幾場地方宣講,參與群眾明顯不如預期,多者不過千人,少者甚至僅數十人。這種冷清的反應,究竟是挺綠群眾已進入「動員疲乏」的瓶頸,抑或民進黨「反改革」的驕態已被人民識破,十分耐人尋味

上周五率先在花蓮登場的反國會改革宣講,由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領軍,直搗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的大本營。儘管事前宣傳得沸沸揚揚,但當日實際到場民眾僅五百多人。其間,林右昌痛批傅崐萁,指其在國會的所做所為,比四○三花蓮大地震造成的傷害還大。此話,被認為在花蓮人的「傷口撒鹽」,是嚴重失言。先前台北市議員李建昌發表「抵制花蓮旅遊」的言論,被認為為政治鬥爭而不顧人性;林右昌顯未記取教訓,一犯再犯。

除了花蓮場的五百多人,民進黨在西部各地的宣講,場面也不熱烈。在新北市土城舉辦的活動,參加人數號稱「破千」;在賴清德本命區台南市關帝廟旁廣場的宣講,人數同樣號稱「上千人」。最慘的是,十六日在台北市饒河街夜市旁慈祐宮的宣講,因為天降驟雨,現場人數只有三、四十人。當晚桃園的宣講同樣遇雨,但因活動場地選在室內,人數稍多,但頂多數百人。

諷刺的是,當民進黨部宣傳活動「人潮滿滿」時,民眾檢視現場照片,發現參與者竟多為中老年人,看不到幾張年輕的「青鳥」臉孔。從現場群眾手持同一標語或物品等,可看出他們都是被動員而來,而非因憂心「國會被改革」而自發前來。換言之,民進黨宣稱的「青鳥全台遍地開花」行動,事實上不僅沒有「遍地開花」,甚至看不到「青鳥」的影子,多的只是白髮蒼蒼深綠鐵桿

五月間在立法院外包圍的「青鳥行動」,雖被形容為年輕世代的自發行動,事實上,處處可見綠營及側翼操控的影子。包括所謂共同發起的「民間團體」,以及幕後各種物資的支援輸送,都與太陽花學運有著類似軌跡和身影。然而,歷經太陽花明星遭「收編」或「打回原形」的淘洗,張力和純度皆已大幅衰減。尤其,民進黨分明居中扮演主導角色,忽而召喚青鳥集結,忽而呼喚他們解散。這對具有自主性格及自我判斷能力的青年,誰願意受到政治人物如此支使,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民進黨對年輕世代也許仍具有很強的召喚能力,這點,我們並不懷疑。問題是,在過去廿四年間民進黨已執政了十六年,最近八年的「完全執政」,它甚至把立法院當成立法局「小弟」般使喚,令它失去憲政功能。面對如此荏弱扭曲的立法院,任何民主意識清楚的年輕人,都應該支持「國會改革」才對;否則,難道他們要選擇「反改革」?即使國會改革法案中確有少許條文未盡適切,但民眾難道要為小小的瑕疵繼續支持民進黨惡搞?更何況,這些改革條文都是民進黨在野時提過的主張,他們如今自食其言,難道民眾有義務幫他們吞回去?

論政治動員,民進黨的本事絕非在野黨所能望其項背。問題是,頻繁的動員和不擇手段的動員,都隱含著一種「以人民為芻狗」的不仁,把支持者當成鬥爭工具,卻忘了他們是自己應該服務的對象。這次民進黨遇到了「動員疲乏」的困境,許多民眾拒絕隨它起舞而它更大的問題,應該是自己墮入了「反改革」的深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