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戰升溫 新能源業警戒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4348/web/ 

◆  聯合報社論/囂張官員、猖狂網軍,摧折公民社會價值(系列四)
◆  聯合報黑白集/林北斷交王
◆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戰升溫 新能源業警戒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戰升溫 新能源業警戒


2024-05-16 02:35  經濟日報/ 社論
拜登總統在14日宣布對大陸進口的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板等清潔能源產業,課以重稅。圖為中國大陸電動車示意圖。 (新華社)


拜登總統在14日宣布對大陸進口的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板等清潔能源產業,課以重稅,這是自民國一○七年(2018年)以來美國再度對大陸貨品施加懲罰性關稅,11月大選前,美中貿易戰再燃戰火。

拜登上台後,並沒有改變川普對大陸的關稅制裁,雖然部分政府官員如財政部長葉倫,主張應該減少懲罰性關稅,有助於減輕通膨壓力,但拜登始終沒有接受。

如今要對三項商品課以重稅,將會是拜登自己對中國大陸所發起的貿易戰,然而他的做法有三點與川普不同:首先是增加關稅,並不像川普所主張的全面提高關稅,而是挑選美國希望扶植的重點產業: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板,也就是拜登政府所挑選出來的重點清潔能源產業,換句話說,這就是拜登所認定的「小院高牆」(鎖定限制對象進行嚴格管理的)。

其次、拜登政府不僅是樹立起關稅壁壘,還仿效自己所批評中國大陸的補貼措施,在國內通過《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和《兩黨基礎建設法案》,投入數十億美元補貼美國電動車和電池在本土生產;與此有異曲同工的政策,則是晶片法案,一方面在戰略競爭、國安有關的產業,禁止轉移或出口相關產品至大陸,同時也鼓勵其他國家有競爭力的產業,到美國投資,如台積電到亞利桑那的投資。

第三,則是團結美國盟友,一起來抵制,近日歐盟表示,今年暑假前結束反傾銷調查後,將對中國電動車課徵15%–30%關稅,但已有意見表示,關稅應課徵到50%以上才具嚇阻力,這顯然是與美國同步的。

有人認為,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522萬輛,美國僅自中國進口7.5萬輛,跌落至第14位,似乎影響不大,但因為北美自由貿易區,美國早就料到了大陸電動車可能經由墨西哥生產轉進口,所以已經對墨西哥施壓,要一起配合卡住間接進口後門。同時,也可能擴大對所有使用中國技術和零組件新能源汽車將禁止進口,這使得大部分韓國汽車都在被禁範圍內。

在11月總統大選前,拜登和川普為了爭取中西部鐵鏽帶」的選票,競相對中國展現強硬姿態,但是從長遠美國與中國的競爭策略上來看,兩黨與兩位候選人卻有極高政策重疊,川普早在3月16日就宣稱 ,如果再次當選,將對中國廠商在墨西哥生產的汽車「徵收100%關稅」。此前,拜登4月提議對中國鋼鐵和鋁徵收25%的新關稅,這是在拉攏美國鋼鐵行業及其工人的策略。但此舉被視為象徵性,因為中國向美國出口金屬數量很少,可是電動車等卻是未來產業,關係重大。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在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已經達成政策共識,貿易政策從全球化、政府不介入,而轉為保護主義,以及積極的工業化政策。

中國大陸政府不甘示弱,除了反唇相譏,批評美國「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之外,也於上月修改《關稅法》,對本國產品徵收高額關稅的國家,也徵收同樣的關稅,但是從與川普相互報復的先例來看,大陸是沒有本錢與美國抗衡的。其實,國際貿易戰是只講實力,而沒有是非的。美國指責大陸補貼傾銷,但是自己也補貼同樣的產業,只是現在用高關稅的高牆,擋住更有競爭力的大陸產品。

美中貿易戰既然再起,台灣在電動車與其他乾淨能源產業,最要當心,不要誤觸地雷,有人認為,台灣不像韓國,有使用不純的零配件輸出到美國的風險,但是在台灣市場方面,近日國內代理的部分外國品牌,其實是大陸擁有,其中是否夾雜美國認為有問題的零組件,不得不慎。

繼半導體之後,現在清潔能源產品再次淪為貿易戰的目標,台灣是否應該跟緊美國腳步進行評估與圍堵,也許見仁見智,但是箇中風險卻是政府與業者需要共同有所警覺的。













聯合報黑白集/林北斷交王


2024-05-16 04:23  聯合報/ 黑白集
外交部長吳釗燮出席外交國防委員會,澄清「吵架王」、「魔法部長」等稱號只是與記者餐敘時,記者開的幽默玩笑,自己也幽默應對。記者曾原信/攝影


外交部長吳釗燮最近火紅,媒體封為「魔法部吵架王」、「國安會新戰神」,他更高調貼文:「面對無理質疑,林北一定吵到底」。吳釗燮交惡中國大陸、斷交友邦,與在野黨關係也一刀兩斷,「林北斷交王」更符合他的人設。

「斷交王」遠比「吵架王」更神勇。蔡政府斷交十國,吳釗燮就包下八國,還有兩國搖搖欲斷。吳釗燮真是「友邦鬼見愁」,一代「斷交部長」當之無愧。

外交辭令是一門藝術,吳釗燮重複八嗆立委徐巧芯「告我藐視國會」,詞窮理屈的程度,連小學生吵架都比他有創意。吳釗燮的「林北」犯眾怒,他解釋是「鄉下人的自我稱呼」,馬上被「鄉親彰化縣長王美惠打臉,質疑外交官可以優雅、犀利,但不該粗鄙,還用鄉下人來辯解

外交部次長田中光說「這是非常接地氣的語言」,國安局副局長徐錫祥則搬出「他X的」法院見解,指未必是髒話;官員爭相擦屁股,結果 PTT 炸鍋,「接地氣是阿共仔的用語」,質疑魔法部認知錯亂、教壞囝仔大小。

吳釗燮避談國際外交能力,卻沾沾自喜對內吵架功力,因為其 KPI 不是維持邦交,而是要氣死對手。吳釗燮即將轉任國安會秘書長,副秘書長則由太陽花林飛帆接任,「林九萬」升格「林廿萬」,從此國安會哥倆好,證明耍嘴皮、選顏色,在民進黨政府才是王道。













聯合報社論/囂張官員、猖狂網軍,摧折公民社會價值(系列四)



2024-05-16 04:23  聯合報/ 社論
蘇貞昌不願保證承諾不再大停電與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拍桌對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八年執政,行政體系最令人怵目驚心的變化,是官員的素質低劣及言行粗暴,彷彿專業素養、問政禮儀都不再是為官的必要教養。正因如此,一年多前郭台銘那句競選評語,「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才會如此觸動人心。官箴敗壞,直接毀損民主信念及社會價值,台灣好不容易建立的公民社會支離破碎,這是更可怕的代價。

蔡政府任內的舉止乖張官員,由閣揆蘇貞昌以霸氣跋扈帶動風氣,頓時蔚為流行。許多閣員立馬有樣學樣,開始在立法院拍桌叫罵,怒嗆立委,個個不可一世的姿態。其中,外交部長吳釗燮的跳針怒吼「快告我」和狂傲罵街「林北吵到底」,衛福部長陳時中的專斷獨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的橫柴入灶,NCC 主委陳耀祥的厚顏無理,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的自命東廠」,言行肆無忌憚,均是史上罕見驕蠻。追根究柢,當然都與蔡總統的用人不當及縱容不約束有關

迭次爭議時刻,只要蔡英文私下要求或示意相關官員稍稍收斂,即可有效節制這些驕蠻行徑。然而,人們很少見到蔡英文作出要求,只是坐視脫軌事件一再發生,顯示她並不在意任內的官員留下猖狂惡名。外界當然合理解釋,她是以自己第二任的高得票率,所以閣員有傲慢本錢,可樹立一種強勢風格。然而,那些被稱為「小英男孩」的愛將越是表現離譜,越是堆高民怨,最後點燃民進黨失卻民心引線

缺乏專業的官員,靠著聽命行事及壓榨百姓來博取上級歡心,這樣的執政心態,或許可以鞏固自己的執政權,卻無法建立知禮義、明是非的社會。但政府欲罔顧建立可長可久的政治文化,只顧民進黨的壯大,不在乎價值體系扭曲撕裂,更不在乎公民社會的萎縮傾頹行政中立的理念被送進焚化爐。如此一來,閣員的任免與專業無關與建樹無關,甚至與責任倫理無關,那政治倫理還剩下什麼?

台灣社會今天的撕裂,超乎你我的想像。曾高呼「黨政軍退出媒體」、「黨政軍退出校園」的民進黨,如今用標案及官威把媒體生態形塑成「唯綠獨尊」,把校園當成自己的禁臠,獨享國民黨退出的空檔。也因此,蔡政府獨斷專擅操弄台大的「卡管」案,寧可賠上三名教育部長,也要把政治的手伸入第一學府。如此以意識形態為唯一指標的執政者,心中會有「春風化雨」、「作育人才」的善念嗎?

原本蓬勃發展的台灣社會力,這八年受到無情的閹割,已凋零殆盡。陳吉仲入閣,農運形同被點了死穴;范雲加入綠營,各種不利民進黨的性平及婦運的聲音皆告靜寂;洪申瀚納入不分區,各地環保運動都被消風。也因此,農地魚塭遭到光電廠侵吞,農民無處申訴;民進黨及社會性騷擾案頻傳,受害者只能暗自隱忍;因三接引發關注的護藻礁行動,最後也遭瓦解。在蔡操作下的群眾,不過是一群容易分化、擺布的百姓,政府何曾想到國家社會的強固需要多元而有獨立見解的公民?

網軍」更是蔡政府任內的創新發明。利用黨政資源餵養,將大批年輕人訓練成每天在網路上進行言論攻擊搏殺格鬥士,為執政者開脫或粉飾太平。表面上,這只是政治功利主義鬼迷心竅;深一層看,這是在分化人民,更混淆社會認知,讓台灣從統獨、藍綠的撕裂,墜向更深的價值對立,甚至因此失去對民主政治的信任。

囂張的官員,猖狂的網軍,脫軌的行政,是蔡英文任內八年的災難殘破公民社會令人唏噓。 



外送業未來 三贏或皆輸?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4348/web/ 

◆  外送業未來 三贏或皆輸?
◆  避震減碳 使用優質再生綠建材
◆  外送競爭 別一併消失
◆  賴釋善意 可由兩岸金融實驗起
◆  賴政府步步維艱忌戰狼
◆  綠色、數位雙轉型 向芬蘭看齊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外送業未來 三贏或皆輸?


2024-05-16 06:59  聯合報/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傳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台灣兩大外送平台之一的 Uber Eats 將以九億五千萬美元現金,併購另一大的 Foodpanda,此併購案尚須主管機關核准,但也衝擊靠外送吃香喝辣的消費者。

怕一家獨大?怕未來運費價格被壟斷?怕外送服務會不因超級大而「變質」?

外送食物平台在台灣的崛起,新冠疫情的三年是推手,外加新媒體和手機載具是現代人的隨身寶物,在行動支付配合下,台灣這兩大外送平台確實改變消費者生活習慣,造成一股趨勢和影響。

隨著外送平台的普及,人們不再受限於餐廳的空間和時間。許多人選擇在家或辦公室叫外送,使得用餐時間更加彈性。其次,外送選項或優惠,釣出一堆養成習慣與被約制的消費者。尤其,外送平台不僅提供美食,還包括各種多樣商品,多樣性讓消費者能夠更方便地滿足日常需求。當然,老人化的社會,外送體系也發揮支持力量,外送食物能幫助即時送達。

然而,外送平台的崛起也帶來了一些潛在的問題和影響。一開始社會最關注的,莫過於外送員的工資和福利問題,許多外送員需要長時間工作,他們非外送公司長期聘用的正式員工,在工作搶單與交通擁擠穿梭街頭承擔高風險,但收入卻不一定能夠維持生活水平。且外送所需的一次性餐具和包裝材料濫用增加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負面影響

最重要的是,當消費者被養成習慣依靠外送,商家必須支付外送平台抽成,導致餐飲業者的利潤降低,尤其是小型商家,他們往往提高外送餐點的價格,與店內餐點價格不同,更讓物價因「外送化」的產業鏈而高漲,樂了外送系統,但苦了消費者和食品商家。

在大者恆大下,未來的外送體系是否能如願讓消費者埋單?或是消費者有什麼能耐去對抗超級單一的外送服務?外送員、商家、消費者,是三方皆贏或是皆輸?值得繼續觀察。












避震減碳 使用優質再生綠建材


2024-05-16 06:59  聯合報/ 陳文卿/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理事、再生綠建材產業推動聯盟召集人(新竹市)


四○三花蓮大地震後不久,我看到某機關的辦公大樓進行外牆及結構補強的施工,這當然是未雨綢繆正確措施。可是屋齡約三十多年的建築物,說不上是危老建築,而公家廳舍設計施工照說是很嚴謹的,耐震結構強度也應該是足夠的。問題出在機關業務擴編,員額增加後,原有辦公空間不敷使用,只好加蓋一層,於是建築物載重增加了,原有結構強度可能就不足了。

這類情形,其實民間建築物到處都是。建築物頂樓加蓋,或陽台外推再增砌外牆改裝成房間,甚至將樓地板向外延伸。住戶在意的是增加使用空間,但建築物結構是否安全,就無法顧及了。

以前大家對違章建築,擔心的大多是防火逃生等問題,可是耐震安全問題可能更重要。但除非因震災發生明顯危害民間建築物多半不可能因違章加建主動做結構補強,因此建築物的隔間及內裝構件輕量化就十分重要。建議不論是新建築物或既有建築物進行室內裝修施工時,一定要盡量選擇輕質建材尤其是為節能,屋頂、天花板、隔間牆等部位,應盡量選擇輕質隔熱建材

要達到輕量化目標,之前較常用的方法是在牆體填充保麗龍顆粒,但這顯然不符合環保要求,且保麗龍顆粒在灌漿作業時易上浮,造成牆體各部位品質不均一。隨著循環經濟浪潮興起,我們很高興看到許多業者拿廢棄物來生產輕質且兼具隔熱效能再生綠建材,為建築物的低碳與安全做出最佳貢獻。

以利用爐渣煤灰廢玻璃廢棄物生產輕質粒料灌漿,或使用經發泡程序製造輕質混凝土磚,皆可直接做為牆體材料輕質建材由於內部為多孔隙蜂巢式,除比重輕外,更兼具隔熱隔音性能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巧妙發揮回收材料特性,而獲致原生材料無法達到功能,並具有資源循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環保效益,且更有利於建築物的安全,這些優質再生綠建材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外送競爭 別一併消失


2024-05-16 06:59  聯合報/ 陳擷安/法務人員(台北市)


外送產業 Uber Eats 併購 foodpanda,勢必掀起市場重大震盪。作為龍頭企業水平結合,這宗併購案無疑將改變整個產業競爭格局,影響擴及消費大眾、商家合作平台和外送員工等群體。

公平交易法的根本宗旨,是透過維護市場有效競爭來增進經濟效率與消費者福祉。因此,這起外送雙雄合體案,公平會必須在事前嚴格審視市場集中度上升,對於競爭環境的衝擊程度。結合後若市占率極高,將無對手可資制衡,存續企業是否會藉市場力量濫用定價或服務品質單方效果,將是重大考量因素。

取得市占龍頭地位後,Uber Eats 與 foodpanda 之間是否也更易促成聯合行為?例如共同調漲外送費用,或聯手壓榨餐廳佣金等協同作為,公平會同樣將慎重評估。當競爭對手數量減少,業者間默契可能加深,威脅市場自由公平競爭機制。

然而,若此併購案能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帶來規模經濟效益降低外送成本、提升服務水準或擴大消費者選擇,則正面效果值得重視。故公平會應考量秉持開放務實態度來斟酌利弊得失,讓消費者、商家和外送員工等各方均能獲益。

消費者關注點自然是商品價格和服務品質是否會因競爭減少遭受影響。倘若結合後平台壟斷市場,恐將使消費大眾的權益遭受損害。公平會應該嚴格審視,避免出現不當的價格或非價格競爭限制。

餐飲業者作為外送平台的上游合作夥伴,重視的是其議價能力是否會因平台競爭對手減少而降低。若結合後的平台濫用市場力量,恣意壓低商家佣金比率或額外加價收費,無疑將衝擊商家獲利。因此公平會將關注此併購案對商家補貼餐飲服務費等可能不利影響。

至於外送員工,作為整體服務供給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他們最關心的自然是薪資收入和工作環境。一旦結合後的平台遊走於壟斷邊緣,恐使外送員工喪失轉換工作機會被資方剝奪應有的談判籌碼,進而影響薪資待遇和勞動條件。公平會應該在審查期間多聽取外送員工的聲音,維護其基本權益。

這宗影響層面廣大併購案,公平會應該徹底審究各項競爭面向,並透過公開諮詢機制廣納社會各界的意見與建議。唯有確保結合後的外送產業仍有充分而有效的競爭,消費者、商家和外送員工的權益才能獲得最大限度保障














賴釋善意 可由兩岸金融實驗起


2024-05-16 06:21  聯合報/ 吳統雄/會計師(台北市) 吳統雄/民意研究者(台北市)


賴清德總統即將就職,據悉他將對大陸釋出善意。他在去年就任民進黨主席時,強調將遵守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我們祝福並期待實現決議文結論:「區域穩定、經濟利益、共生共榮、互信互利」。

我們建議:金融領域的合作與實驗,是具有前瞻性的可行方向。台灣可成為兩岸金融創新產業的實驗區、大中華區國際金融中心的所在地,並為全球創建「富後行為模式」、共進大同而努力。

兩岸曾創造史上獨一無二的「台灣先導實驗、大陸擴大實施」的行為實驗室。大陸由改革開放起的經濟特區,就是台灣的加工出口區。台灣後來陸續擴大勞力密集產業、發動基礎建設、進入資訊工業,發展智慧產業,都是面臨瓶頸再尋找突破,大陸也走了幾乎完全相同的過程大陸「摸著石頭過河」的石頭,就是台灣

兩岸都體會到,製造業成熟後的下一波是:金融、財務、管理、服務、媒體。金融不僅是產業,更直接影響財富分配與社會結構。然而無法避免的「資訊溝」與「資本溝」,會擴大貧富差距、增加階級對立;且財務運作亦容易產生不實膨脹、乃至各種詐騙,降低國民信用與公民素質。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實已經出現這樣的苦果

大陸有些金融新創事業構想,譬如「螞蟻金服」在上市前夕被叫停,本案確有可能造成不勞而獲式的大眾資產重分配;而其提供的個人理財槓桿,也會產生利弊互見的效果。但利弊哪方比較高?有無可維繫最適運作的制度?不實驗不會知道答案

這種新商業模式或可先來台灣上市,而且以當前技術,這種小額借貸,可以從源頭作金流追蹤,協助借貸人作最佳運用管理,同時既保障也監督經營者。也可在規模還不至無法控制時,先研究法律配套。

大陸這幾年出現許多轉型現象,正好提供兩岸進一步思考深化實驗的機會。大陸的內需市場夠大,已形成金融中心。但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仍有許多待增補的空間。

台灣的地理位置、人口土地、基礎建設,尤其社會條件與制度,比港澳或海南更適合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瑞士土地比台灣略大,人口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一,也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兩岸若願意實踐決議文十六字結論,台灣可以作為大中華區國際金融中心所在地

大陸當前提出的「共同富裕」,立意雖好,但會使先進國家產生困惑與疑慮。如果先在台灣實驗,發現優點與缺點,再以法治方法解決,應有可能擴大財富,而適當維護合理分配。

人類財富不可能齊頭式平等。求富是人類天性,只可因勢利導,不可能防堵消滅。許多反富論,究其基礎,並非反求富,而是反一些「富後行為」,如炫富與貧富繼承等。

子貢說「富而無驕」,就是避免炫富,也可降低仇富;孔子則說,更重要的是「富而好禮」,禮就是人與社會的關係,就是社會責任,富了以後主動回饋社會。而達成的方法,從孔子一貫的思想來看,應是「教化」。

數位金流可稽的現代,可以思考如何創造優先保障個人隱私,在必要時又可由公權力防止社會不公的法治程序。

兩岸如果願意合作實驗,不僅可造福大中華區人民,更可以協助人類共進世界大同。













賴政府步步維艱忌戰狼


2024-05-16 06:21  聯合報/ 蘇治灝/蘇東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雲縣斗六)


林義雄反核四,有他的時代背景。但今非昔比,氣候暖化,節能減碳,才是廿一世紀地球更莊嚴的時代使命。不合時宜的蔡英文二○二五年非核家園,已是一個美麗空洞政策

蔡英文發展太陽能、風力發電…等綠能,為了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急就章,本來可以制約在每度電二點五元,卻要台電以六、七元高價收購,致台電年虧損二千多億;為補坑洞,只能漲電價,致萬物齊漲;為了圓個人臉面,忍叫貧窮線下的黎民百姓生活更加艱苦;諷刺的是,這些都是選舉時支持民進黨的泛泛大眾

台灣人民既善良又優秀,更有一流的企業家,良賈興國,但也要有一流的政治,才能相得益彰。讓企業擁有穩定、安定的經營環境,這是企業徐圖發展的先決條件。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保定帝教段譽,如何做好皇帝,愛民納諫而已,今黨內竟無犯顏直諫之士,悲呼!

兩岸較勁,成與敗,人民都是輸家,都是陪葬品。合則兩利,鬥則兩害。不要撥小算盤;開大門,走大路;退一步,海闊天空。心中有人民與愛,兩岸就能解套;求同存異,看長,看遠,就都是陽關大道。期待賴政府團隊,擁抱民意,開創新局,不卑不亢,釋出善意,緩和兩岸關係。

大陸過度擴大解釋台獨,只要不支持統一或一國兩制,就被歸類為台獨。蔡英文也曾概括承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賴清德則已數度修正台獨論述,往中間地帶靠攏,北京過度強勢只會讓事態惡化有容乃大,兩岸要圖謀的是可長、可久,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懷柔才是上策,要展現恢宏大度,追求更崇高的曠世目標,成就亙古偉業。

鄧小平認為統一乃百年大業,事緩則圓,民國一三八年(二○四九年)是大陸建國百年,以此為緩衝時間點,「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厚築根基,韜光養晦。大陸尚有幾億人民生活在貧窮線下,成就宏圖大業,中間還是存在不少瓶頸與困難,猶待一一克服。大陸能否以古中國的和平文明面對世界,是北京領導所宜審慎深思的課題!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日本自民黨,大陸共產黨,長期以來都是一黨獨大,有時候對國家長遠發展,反而是好事。兩黨政治若無相當理性自制,步步陷阱,一旦黨派利益凌駕國家利益之上,即會陷國家於分崩離析之中。

賴政府即將面臨朝小野大的嚴峻考驗,是機遇,也是挑戰,可謂步步維艱。民之所欲,長在我心。不卑不亢,不要戰狼,尤忌「亢」字,以人民福祉利益為依歸,莊敬自強,以理、以德服人,展現非常胸襟氣度,自能行穩致遠。台灣人民很優秀,會幫政黨打分數,爭一時,也爭千秋。












綠色、數位雙轉型 向芬蘭看齊


2024-05-16 06:21  聯合報/ 廖明輝/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台北市)


面對淨零與數位雙轉型的重大挑戰,台灣正站在關鍵的十字路口,既要穩定供電滿足產業需求,又要持續減碳達到淨零排放。日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提出建言,認為若不依靠核電,台灣在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將會非常困難,他建議核二、核三廠延役並引進芬蘭的 OL3 新核電廠技術,維持核能在台灣的總發電量占一定比例。昨天準經濟部長郭智輝拜會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據立委轉述,郭允諾核能會符合民主做法,尋求多數人同意。

不可否認,台灣身為高度依賴進口能源的島國,正面臨嚴峻的能源轉型挑戰。根據台電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的數據顯示,台灣的電力消耗主要依賴化石燃料,火力發電量占比達百分之八十二,使用低碳能源發電比例僅占百分之十八,其中再生能源占比為百分之十、核能為百分之七、抽蓄水力發電百分之一。台灣目前這種高碳能源結構不僅影響台灣在國際的綠色形象,也制約高科技產業發展

面對能源轉型,台灣可以借鏡芬蘭的成功經驗。芬蘭有將近百分之九十一的電力來自於低碳能源,核能、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生質燃料則提供百分之十的低碳電力。芬蘭的能源轉型策略不僅提高能源效率,也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使用。例如芬蘭赫爾辛基 Helen 電廠成功從燃煤轉型為生質能發電及利用海洋能發電,即是台灣可以學習的能源轉型典範。

除了綠色轉型,台灣與芬蘭在數位轉型也有深度合作潛力。例如,台灣今年在量子科技取得重要突破,成功自製五位元低溫超導量子電腦,芬蘭公司 Bluefors 所提供的低溫冷卻系統即是台灣此次發展量子電腦成功關鍵。芬蘭的量子科技公司 IQM 正在致力建造五十位元超導量子電腦,台灣的量子國家隊計畫六月前往芬蘭參加國際量子技術展,將有助雙方在量子科技的進一步合作。

另外,芬蘭國家科技研究院 VTT 除了在量子領域具領先地位,更聚焦碳中和解決方案、數位科技及永續產品與材料。例如 VTT 認為奈米纖維素可從木材中提取,具有輕量、高強度和導電性等特點,可成為製造新型電子元件的理想原料,尤其應用在製造纖維素晶片,不僅提供更綠色環保製程,還可能改變整個半導體產業價值鏈。芬蘭在 6G 通訊的領先地位也值得台灣借鏡,聯發科已經在芬蘭奧盧設立分公司打造 6G 研發重鎮,台灣可以安排產學人員參訪芬蘭奧盧大學及諾基亞研發中心並進行合作。

總體而言,芬蘭與台灣同為小國,兩國在數位科技、創新和永續發展有許多共通之處。台灣在面對綠色與數位雙轉型挑戰時,可以向芬蘭看齊,深化兩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科技發展,讓台灣永續成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周行一/日圓大幅升值的機會小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周行一/日圓大幅升值的機會小
◆  楊志良/中華民國敗亡中
◆  辛翠玲/立陶宛-領頭羊式的歐盟外交先鋒
◆  葉金川/人口結構與護理人力







周行一/日圓大幅升值的機會小


2024-05-16 06:59  聯合報/ 周行一(作者為行珩全人均衡系統創辦人)


日圓從民國五十九年(一九七○年)代初期三六○對一美元的匯率開始升值,到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初的一○三後開始貶值,到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四月底跌破一六○,正在一五○與一六○間徘徊。現在外匯市場熱門猜謎是:日本中央銀行是否會強勢干預,讓日圓升值?我在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七月的本專欄中曾以「日圓何去何從為題,解釋日圓會跌破一五○的理由,這些理由迄今沒有改變,日本政府沒有強烈誘因讓日圓升值。

日圓匯率與貿易順(逆)差一向關係密切,順差高時,日圓價值高。民國五十九年(一九七○年)代以後,日本累積大量貿易順差,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九月十三日,日圓升值達七十七點四一歷史高峰。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以後逆差多於順差,開始貶值趨勢,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貿易逆差還破了歷史紀錄

日圓匯率也與經濟良窳相關,日本國民所得在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達到顛峰(四四,二一○美元),經濟成長率還有百分之二點七四,當年也正好是除了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之外日圓價值最高的時候。隨日本經濟不振,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日圓開始貶值,迄今日本經濟仍然不好;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成長百分之一,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難得成長百分之一點九,但 IMF 預估日本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將僅成長百分之○點九

長期經濟不振與日圓貶值,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日本的國民所得將只有三萬三千美元,比台灣還低。日本是跛腳經濟,多年僅靠出口與政府支出支撐。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之後,國內消費日益不振成長率常為負值,現今消費占 GDP 比率還與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代相當,去年略低於百分之五十五。同時,日本私部門投資占 GDP 比率每況愈下。由於出口也不振,經濟只能靠政府支出支撐,導致政府總債務占 GDP 比至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已達百分之二六五左右驚人數字

消費與投資造成日本政府維持負利率很長一段時間,到今年初才調高短期利率至百分之○點一左右。由於長期低率政策無法有效刺激民間消費與企業投資,日本通貨緊縮成為常態。受日圓貶值之賜,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十月,物價開始上漲,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三月達百分之二點六,大受日本政府歡迎。

日本近幾年的亮點是,如果不計入配息複利效果,自從民國九十八年(二○○九年)日經指數已經漲了超過八倍計入配息複利影響,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日圓大幅升值以來股市漲了百分之四十八,但低於台灣股市的百分之五十四。近年日本經濟不佳但股市仍漲,是因為日圓貶值讓企業的海外獲利增加所致。在外貿很糟、經濟成長尚不好、政府債務奇高、股市仍在上漲,且難得通膨可能給企業提高價格誘因增加獲利機會,從而願意增加企業投資,產生經濟正循環的情況下,日本政府不會願意提高利率促使日圓升值

不過現在的通貨膨脹並非因日本國內消費需求上升導致,而是輸入型,日本企業不會願意輕易漲價,也不會因此認為經濟會因輸入性通膨而好轉。若日本央行被迫提高利率,必定是因通貨膨脹已無法控制,這對已不好的經濟是壞消息如同雪上加霜。所以,除非亞洲國家競貶,日本政府不會想讓日圓大幅升值。 




黃齊元/台灣未來藍圖,賴總統新作業

◆  黃齊元/台灣未來藍圖,賴總統新作業









黃齊元/台灣未來藍圖,賴總統新作業


2024-05-16 06:21  聯合報/ 黃齊元(作者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


最近我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參加座談,題目是台灣經濟前景與產業創新,主持人要求與談人提出對賴清德準總統的建議,我提出以下五點:

第一、改善兩岸關係。台灣的未來取決於美中,單獨依賴美國只會讓台灣更危險。美國至少懂得在表面上和中國合作,加強雙方溝通,以去風險。賴清德如繼續推動隱性台獨,兩岸情勢會更緊張;兩岸關係不佳,台灣未來不可能好。

台灣有綠藍白三黨,民進黨需要和藍白妥協,不能一意孤行;美國兩黨政治體制,政黨角力之外仍會協商。同理,兩岸也須加強溝通、表達善意去風險;海基會是未來重要橋梁,董事長鄭文燦責任重大。

兩岸脫鉤並不現實,台灣產業首當其衝,政府莫隨美國起鬨「民主供應鏈」。我們不妨查一下,台灣有多少企業依附華為、比亞迪、小米和聯想產業鏈,難道都要禁掉?台灣經濟並非只為美國政府及大型科技企業服務,也並非只依靠特定產業而活。各國發展「主權AI」,是台灣商機,但也需謹慎,企業很可能捲入地緣政治風暴。

第二、修改能源政策。台灣缺電已成共識,不管民間或外企都清楚問題嚴重性,解決之道,若無法讓核能延役,就只能放緩成長腳步。

經濟發展考慮永續,目前能源政策使用大量化石燃料,增加碳排放量。台灣碳排放世界排名敬陪末座,影響台商供應鏈地位,現在連碳費都無法達成共識,乃當務之急。

第三、注意產業平衡。台灣產業發展受美國影響,除 AI 與半導體外,讓 AI 應用於所有產業,打造智慧生態系,帶動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升級,政策重點。美國有科技七雄,台灣卻是一個人的武林;隨著社會貧富差距拉大民怨將會反映在選票上。

台灣正面臨成長極限,未來必須在經濟成長與永續間取得平衡。許多產業只能外移,或朝「智慧化」及「低碳化」轉型。台灣偏重智慧轉型,但低碳轉型離世界標準相當遠

台灣股市和房市都依賴台積電,這不是台灣之光,而是台灣之危最近台積電進駐熊本拉抬薪資,當地中小企業悲鳴活不下去。這和中國電動車輸出全球造成旋風類似,但陸企帶來影響是通縮不是通漲造福當地消費者

台灣股市好,並不代表台灣經濟好,除了成長,還重視分配和永續近期日韓領導人熱情攏絡美國,但國內民調卻創新低,就是一個教訓

第四、培養企業再全球化能力。在去全球化當下,台灣企業必須積極走出去,不管是印度、越南、墨西哥都代表新環境,除了語言外,還有文化與經營管理重大差異必須訓練人才短期具備國際運營能力。政府將重心放在晶片外交,實在搞錯了方向。

中國製造正走向「全球在地製造」,布局廣、速度快、整合深、應變活。此外,中國有最強綠色產業鏈以低成本達成節能減碳中國製造世界零碳經濟促進者、而非破壞者。「台灣製造」面臨挑戰,未來必須轉型「台灣創造」,在全球複製新台灣模式。

第五、給年輕人機會,促進新創企業發展。近年南韓和新加坡市值前十大公司,均有新經濟企業,唯獨台灣仍由科技企業占據。政府必須從金融政策資本市場改善活化台灣新創投資環境,年輕人的期望不是只幫大企業打工。

未來台灣需要宏偉願景,也要有清晰路徑圖,面對時代挑戰,我們祝福賴總統帶領台灣走出新局! 





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台積電的政治經濟學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4301/web/ 

◆  聯合報社論/國安大旗與轉型正義,成民主退步保護傘(系列三)
◆  聯合報黑白集/靠藍營替520創造看點?
◆  經濟日報社論/台積電的政治經濟學







經濟日報社論/台積電的政治經濟學


2024-05-15 02:41  經濟日報/ 社論
台積電。 路透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8日在美國眾議院聽證會上表示,中國大陸如果侵犯台灣,並且掌控台積電(2330),將對美國經濟造成「絕對毀滅性」的衝擊,因為美國92%尖端晶片是從台灣台積電購買的。《美國之音》報導,眾議員艾爾澤就台灣和南中國海的重要性向雷蒙多提問,「如果中國入侵台灣,封鎖南中國海,接管台積電會怎麼樣?」雷蒙多說:「那(後果)絕對是慘重的(absolutely devastating)。」但她指出,台積電剛剛宣布在亞利桑那州生產2奈米和3奈米晶片),這是他們最先進的產品。

面對美、中兩強持續且日益激化博弈與交鋒,海內外幾乎所有企業都面臨著程度不一的困擾,台積電生產的是具有戰略性價值高端晶片,更是樹大招風,站到了風口浪尖,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早些年就感受到了壓力,宣稱「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已死」,意思是台積電再也不能像以往一樣按經濟規律來經營運作了,除了必須計算市場及經濟成本外,還得估計及設法規避非經濟」的政治風險與成本,也因此,台積電徵才除了要找工程師,還需要物色商業情報分析師」或位階更高政治經濟專家對全球及地區性政經形勢深入研究分析及研判為企業投資及經營決策作出建議

台積電地處台灣,正是「小兩岸(台灣vs.中國大陸)」與「大兩岸(中國vs.美國)」兩股政治糾結力量的交匯。美國作為上世紀以來的全球霸主,面對著目前 GDP 已達全球第二的中國強勢崛起,雙方已掉入了老大老二矛盾的「修昔底德陷阱」,老大美國勢必盡全力遏制老二中國,甚至窮盡一切手段把中國往死裡打。從歐巴馬到川普到拜登,從香港牌、南海牌、西藏牌、新疆牌、台灣牌到貿易戰、投資戰、產業戰、金融戰、科技戰,但幾年下來,除了台灣牌外,其他牌似乎都起不了什麼作用;至於貿易戰,結果是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愈打愈大;投資戰打下來,美、歐大企業還是往中國跑;產業戰也扭轉不了美國製造業空心化面對中國強大供應鏈劣勢金融戰看似是美國強項,但面對中國的金融及外匯管制也使不上勁。說到底,現在美國手中還能與中國周旋並構成制約壓力的,只剩科技戰台灣牌兩個法寶,特別是美國自認為還領先中國一大截的高端晶片

一開始,美國限制包括台積電在內的美、台、韓企業禁售中國大陸高端晶片,繼之約束荷蘭 ASML 禁售中國光刻機,最近甚至加碼禁止 ASML 對已售中國之光刻機的維修;與此同時,還擔心台海形勢有變,因此未雨綢繆,軟硬兼施,誘逼台積電到美國及日本設廠,充分反映了美國對台海形勢估計。這也表示,美國的最後兩個法寶,即台灣牌與科技戰是連結在一起打的。

對台積電而言,如果沒有中國vs.美國的博弈與交鋒,一切遵循全球化的自由市場規律,以中國大陸市場需求之大,除了在台灣擴廠之外,最優選擇應是赴大陸投資設廠,但此路不通,而且還被迫到美、日設廠,徒然提高成本無可奈何

以目前形勢看來,雙方均有和、戰兩手準備。北京自然以和統為優先選項,最近訴求要求美方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這其中當然免不了有雙方的叫價、討價與還價,如果雙方成交,那當然最好不過。但萬一不成,台海出現軍事衝突並非絕無可能,果真如此,如何發展自然也在中、美雙方的兵棋推演之中,必須看到美方可能的估計與盤算,如果雷蒙多對美方萬一失去台積電的擔憂及估計,也就是她說的「將對美國經濟造成『絕對毀滅性』的衝擊是準確的話,那麼美方為了不想讓這樣的衝擊出現,會有什麼因應腹案,自然為大家所關切。這就是台積電的「政治經濟學」。











聯合報黑白集/靠藍營替520創造看點?


2024-05-15 03:43  聯合報/ 黑白集
準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傳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收到邀請函同時,也收到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提告妨害名譽自訴案的訴狀,是朱不願出席520的原因之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即將就任總統,話題熱度還不及徐巧芯。國民黨立院黨團決議不出席大典,將藍綠互不捧場慣例張揚成杯葛秀。民進黨撿槍掃射藍營寧可去北京,也不願觀禮。媒體點名出席率,國民黨主席和六都市長落得不能不去的窘況。新政府原本連紀念金幣都缺買氣,所幸藍營送頭創造看點

總統就職國之大事,基於尊重體制,不宜杯葛,但視個別情況,也不應強迫。民進黨如此「重視」藍營要員出缺席,今非昔比令人唏噓。八年前蔡英文盛載民眾變天期待,誰還理會藍營縣市長全員缺席

美國史上最多人參與的總統就職典禮,是歐巴馬首任。典禮充滿「海納百川」精神,讓人民在經濟困境中「相信改變,必有出路」。據估大典逾一百八十萬人參加,多是自動前往的平民

賴清德組建團隊,以老綠為核心,上任前戰狼怒號出擊。決策圈偏從自己人,言行雙標,視野比不上當年蔡英文,價值觀還充滿朝野、兩岸、貧富、世代的對立;說要溝通、合作,卻從不拜會、對話,甚至一手邀請、一手提告就算藍白全員觀禮缺少人民祝福隔天賴清德還是得面對六成反對民意

三年前陸委會就稱現況「準戰爭狀態」。賴清德一言足以決定和戰,自己就是全球看點,除非扛不起大角色,否則就職何需靠藍營熱場













聯合報社論/國安大旗與轉型正義,成民主退步保護傘(系列三)


2024-05-15 04:03  聯合報/ 社論
總統蔡英文520卸任倒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執政八年,適逢國際形勢丕變,美國發起對中國大陸的新冷戰,連帶使蔡政府「撿到槍」,不斷以「國家安全」之名行違反人權、民主之實。對內而言,民進黨更以「轉型正義」之名,強力打壓其他政黨,以鞏固自己的權力基礎

蔡英文用於「抗中保台」的工具多如牛毛。除各種結合行政資源的大內宣、大外宣,又動輒指控對政府的批評是「假訊息」及「認知作戰」。蔡政府更將《社會秩序維護法》的「謠言罪」用到極致,因此被調查懲處者,多達過去的數十、數百倍,產生違反民主真諦寒蟬效應

蔡政府宣稱為了「國家安全」,建立民主防衛機制,不斷推動限制民主和人權的修法。「國安五法」的修訂和《反滲透法》的立法,無一不以抽象概念制定罪責,使人民的言論和人身自由大受框限。今年大選最高檢檢察總長邢泰釗即對偵辦《反滲透法》案件下指導棋,全台檢察官大辦「村里長接受大陸招待赴陸旅遊」。這類政治指導辦案事例,過去八年層出不窮導致許多錯假冤案。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大選前港商向心夫婦遭控涉共諜案,即是假國安之名迫害人權的經典案例。

蔡政府卸任前,民進黨立院黨團更藉「國會改革」之名,欲將立委、縣市議員等民意代表擴大納入赴陸管制名單。儘管此法被在野黨擋下,但民進黨以國安為由,將威嚇與管制異議的權力黑手伸向立法院的行為,昭然若揭。

蔡政府也以「轉型正義」名義推動一系列修法。尤其《不當黨產條例》和《促轉條例》兩項立法,大肆為行政機關擴權,假轉型之名,跨越黨政分際,破壞分權原則。依此二法成立的「不當黨產委員會」和「促轉會」,兼具行政權與司法權,且溯及既往,可逕自認定不當黨產」及「司法不法」,成為「行政獨裁」。國民黨首當其衝,不僅黨產歸零,甚至被追討莫須有的「不當所得」,瀕臨破產。不當黨產會更將黑手伸向救國團、婦聯會,貼上「國民黨附隨組織」標籤,重手抄家。南非大主教屠圖曾以「真相與和解」做為轉型正義的目標,但民進黨的轉型正義到頭來,只是追殺異己政治復仇而已。

蔡政府「轉型不正義」的事例,遠不止如此。原屬民間社團法人的農田水利會,遭強行收歸國有,人事改為官派,其所依據的《農田水利法》同是行政專斷思維產物,目的在控制水利會系統的選票。其他如將政黨由「低強度管理」改為「高強度管理」的《政黨法》、可以將民間財團法人收歸國有的《財團法人法》,率皆如此。《財團法人法》還曾發生教育部欲收回《國語日報》的鬧劇。

轉型正義」另一要務是全面「去蔣化」,造成社會對立。促轉會雖已解散卻陰魂不散,蔡政府下台前還強行推動軍中轉型正義教育,要求拆除兩蔣銅像、遺像;賴政府用曾為不當黨產會創會主委的顧立雄當國防部長,也被質疑是否要將軍中轉型正義蠻幹到底?但挖掉建軍根源造成軍心不穩,民進黨真以為抹除黃埔精神中華民國國軍就會「轉型」成台獨黨軍嗎?

諷刺的是,國際的「民主指數」,台灣排名卻大幅躍升,恰與國內威權民主走勢背道而馳。其原因,無非是在國際「反中」的背景下,台灣被當成大陸的「對照組」罷了。

民進黨首次執政,陳水扁的貪汙洗錢,將「民主進步」一詞染成貪腐黑缸。第二次執政,蔡英文利用國家機器替民進黨操作政治目的,則讓「民主倒退成為現實國家安全、轉型正義的保護傘,遮住太多弊端引起民怨;民進黨下一個四年,還要走在這條路上嗎?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工學院教授的黑手獎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4301/web/ 

◆  林北部長 印證民粹害台禍首
◆  Uber併熊貓應開公聽會
◆  執政胡扯非為 社會亂象之源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工學院教授的黑手獎
◆  賴就職演說可提中華民族
◆  食用荔枝椿象 有食安風險
◆  「林廿萬」逼人民自求多福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工學院教授的黑手獎


2024-05-15 04:26  聯合報/ 李家同(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產學合作是一個常被提起的名詞,大多數人都認為產學合作是指教授幫助工業界,我卻有一個相反的解釋,工業界可以幫助教授。一般教授的功力都是在理論和新知方面,但是工學院的教授除了理論以外,還要會實作。在實作方面,多半教授是遠遠比不上業界的工程師。

有一次,我在教線路設計時,遭遇到一個很大的困難,幸好我認識一些工程師,問了他們以後,答案就來了。我在上課時將這個技巧告訴學生,學生們都覺得好有趣。又有一次,我發現我所知道的比較器對於某一種訊號是會有問題的,我去問了我的一個學生,他立刻很慷慨地告訴我,有一種比較進階的比較器。一試之下,果真問題解決了!那個比較器複雜無比,但是我也算是很有學問的人,很快地就知道了這個線路秘訣。後來我又從另外一位學生那裡得到一個放大器線路,虧得有這個線路,使我以後很多的研究都得心應手。如果我沒有那些已經在業界工作學生,我教課內容會貧乏很多

我一直在教演算法,演算法對寫程式是很重要的,不懂演算法的一些技巧,有些程式是完全寫不出來的。一個例子是傅葉爾轉換。可是我們專門做演算法研究的教授,可能搞不清楚作業系統細節,如果要教作業系統,也很難深入到作業系統底層,但是很多程式仍然和作業系統有關。資訊系的教授們也應該有興趣成為「黑手」,要成為黑手,還是要向有經驗的軟體工程師請教

我在美國工作時,認識一位在理論上非常有成就的教授,他也因為在 AI 上的貢獻而得到了圖靈獎。但令我感到訝異的是,他曾經發展過一個分時系統,這是很多美國教授的特色,他們可以做理論的研究,但仍對實作極有興趣。我從前在美國念書時,就碰到這種問題。有好幾次,那些專做理論的教授,會問我有關作業系統細節問題。我實在很丟臉,完全答不出來。

大家都知道圖靈計算機界開山祖師,他在理論上的貢獻是很難懂的,不過很少人知道,他對實作極有興趣,而且能力也非常之高。也因為他在實作方面能力,使得英國很快地就有了一架電腦。

如果工學院教授上課時可以講授一些實作技巧,會使得學生對工業更有興趣,也使他們畢業以後可以比較順利地和工業界接軌。有關實作的知識不可能從書本得到,唯一的辦法是要請教授很謙虛地請教工業界的工程師

所以我認為,產學合作不該只強調教授對工業界的幫助,而應該強調工業界對教授的幫助。我們應該推行一種想法,那就是教授應該也是黑手。我甚至建議教育界應該有一個專門給工學院教授的「黑手獎」,獎勵那些非常會動手做的教授。











林北部長 印證民粹害台禍首


2024-05-15 04:26  聯合報/ 汪志雄/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美國芝加哥)
季青漫畫
外交部長吳釗燮520後將轉任國安會秘書長,他在Threads上表示,「面對無理的質疑,林北一定吵到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任內斷了八個邦交國的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在社群平台 Threads上稱「面對無理的質疑,林北一定吵到底」等語,一時之間,讓人無語。

如果堂堂一個民進黨政府的外交部長,左一句「林北」,右一句「林北」還覺得驕傲自得,那也難怪會有民進黨的支持者搭乘台鐵區間車占位時,還會跟其他乘客嗆聲說「恁祖嬤是民進黨的啦!」正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粗鄙的政客,就有低俗的支持者

蔡英文執政八年,將台灣推向充滿低俗品味的文化,因此有演出者在高雄大港開唱用粗口飆罵,還脫褲示範「以肛夾筷」更有音樂劇公然將極粗鄙的髒話搬上高雄衛武營國家劇院,還沾沾自喜。這種把「低俗當文化」、把「國罵當藝術」的下流表演,竟然還能夠拿到文化部的補助,只能說一個沒有文化、沒有氣質的國家是何其可悲

因此台灣出現了一個「林北部長」,民進黨出現了一個「恁祖嬤黨員」,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呢?吳釗燮一路走來,靠的是蔡英文的提拔賞識,充其量就是一個對下囂張、對上乞尾、毫無氣質品味的綠官。身為一個理當「運籌帷幄」的外交部長,卻一味暴虎馮河、潑婦罵街,以致自己被受封為「魔法部吵架王」還沾沾自喜

吳釗燮所代表的乃是過去卅年不斷沉淪的本土文化。從李登輝開始,歷經陳水扁,到蔡英文連任,這種從教育、文化、政治三管齊下的「綠色文革」,在策略與運用上,可說是非常成功的。首先透過教改,有系統地灌輸「台灣中心論」的史觀;接著入侵媒體文化出版事業,大量地傳播「台灣神格化」的悲情;最後掌控國家機器,以「國安法」為名箝制言論自由,打壓反對勢力。在政客與既得利益分子刻意的挑撥與操弄之下,很快變成了狹隘短視的民粹主義與粗魯低俗的文化。

這一個走偏了的路線,讓台灣不知不覺成了溫水中的青蛙,自得其滿,吹噓造神;明明是粗魯,還要包裝美化成一個接地氣的「林北部長」,印證了民粹主義乃是最廉價的梟勇與最魯莽的愚魄,坐實了那些喊愛台灣喊得最大聲的,往往就是害台灣的罪魁禍首

絕對、忠誠、無理智、暴虎馮河式的民粹,必然會為一個國家帶來無可避免的災難粗鄙化的政治文化,恰恰見證了台灣三十年來的向下沉淪是何等可悲可嘆















Uber併熊貓應開公聽會


2024-05-15 04:27  聯合報/ 顏廷棟/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教授(台北市)
foodpanda台灣將賣給Uber Eats已盛傳一時。路透


媒體報導 Uber Eats 母公司以九點五億美元併購 foodpanda 台灣外送平台事業,引起輿論高度關注。可以預見的是,本件併購案完成後,不僅將改變整體外送平台市場結構,且影響合作餐飲商家、外送員及訂餐消費者等多方關係人權益,主管併購案審查權責的公平會,即應審慎應對。

首先,依據公平法第十一條規定,事業併購結合致使其市占率達三分之一,或其中一事業之市占率達四分之一,或個別事業上一會計年度達公告之銷售金額(新台幣廿億元),應向公平會提出結合申報。另依財經雜誌報導,去年民眾最常用的兩大外送平台為 foodpanda(百分之七十三點六)、Uber Eats(百分之五十七點六),其中 foodpanda 民國一一年(二○二二年)在台營收已達七百億元,是以本件併購案符合結合申報門檻規定。

其次,公平會受審理本件併購案申報,決定應否禁止其結合的審查標準,應依同法第十三條規定,比較衡量其結合對整體經濟利益是否大於限制競爭之不利益。在增進整體經濟利益方面,Uber Eats 台灣總經理表示,整合的單一平台將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廣泛的餐飲選擇及最好的價格,且為餐廳商家提供更多的訂單需求,因此為外送合作夥伴提供更多接單機會

另一方面,本案兩大外送平台事業整併,市場結構將由原本二家事業寡占狀態呈現一家事業獨占化現象,如此在欠缺競爭對手有效牽制情況下,本件併購案也可能帶來限制市場競爭不利益效果

其一,外送平台整併後的獨占事業,利用合作餐廳營業對其依賴關係,不當訂定剝削餐飲商家利潤的合作契約條款。如此說法,印證於先前公平會處分 foodpanda 外送平台事業案,認定被處分人要求餐廳於平台刊登價格必須與「店內價」相同的「最惠客戶條款」,及限制餐廳不得拒絕「顧客自取」等合作契約條款,限制餐廳的事業活動條件,構成不當限制競爭的違法行為,即為顯然。

其二,消費者使用外送平台,必須負擔月費、平台處理費、外送服務費等費用,在市場處於兩大外送平台事業相互競爭的情況下,民眾尚可從中選擇使用較低收費、服務品質較佳的平台訂餐。但在本件併購案通過審查後,由於消費者減少交易選擇機會,即使整併的平台事業恣意提高收費標準,消費者可能被迫接受高額的獨占性訂價。

其三,外送員與平台間,通常具備人格、經濟及組織等從屬關係,勞動部認定當中存在「勞雇關係」,外送員的勞動權益應受到勞動基準法的保障。本案併購案完成後,整併的平台事業擴大經營規模,得以創造更多的接單機會;但外送員更關心的是,在工作量增加的同時,每筆接單報酬及業績獎勵等勞動條件是否獲得改善。

本案併購的兩大外送平台事業,從其消費者使用率、產值規模來看,其整併效果將重大改變市場結構,同時影響合作餐飲商家、消費者及外送員等多方關係人利益,是以公平會審查本案結合申報,考慮召開公聽會,廣泛聽取產官學界等各方意見,期以維護市場自由競爭及確保消費者利益













參考日本 台灣需要新核能政策


2024-05-15 04:27  聯合報/ 鄭博文/大學退休教師(高雄市)


日前和碩童子賢董座表示,不要把核能妖魔化,不倚賴核電減少排碳,地球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無法達到淨零碳排,所以他主張核二、三廠延役,核一、四廠剷平,並引進芬蘭 OL3 新型核電廠,可為台灣帶來百分之卅至卅二的核能發電,平均電價馬上會下滑約百分之卅。不過,這些談話引發爭議,反核團體不認同,仍堅持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非核家園,無視台灣缺電與碳排問題;也有人認為剷平核四廠、引進芬蘭 OL3 新型核電廠是多此一舉,重啟核四比興建新型核電廠要簡單快速。

個人認為,童董事長所謂保持定量核能來減碳的方向,是能源政策的正確路線,但不同意剷平核四與興建 OL3 新型核電廠,因此舉會造成台電財務嚴重負擔,不利電價穩定。

其實,目前核一廠設廠最久,可列為優先拆除;核二廠關廠不久,可考慮再延役啟用;核三廠目前仍在運作,可重新修法讓它繼續延役使用;核四廠則應重新安全檢查,同時重新製備新燃料棒再啟用,等核四廠完全運作穩定,再關核二廠。如果民國一二九年或一三九年(二○四○年或二○五○年)台灣綠色電力能占電力結構五成至六成,再考慮核三廠退場。此外,核一廠拆除至少要十年以上,台灣目前無能力,需靠國外技術專家來協助,透過學習再推動核二、核三拆除

個人的想法,基本上是來自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在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四月發布的「未來核能政策方向與行動指南」,指南內容有六個方向與十六項措施,分別是:一、重新集中本國力量(包括提高自主安全性、與電廠所在地區的共同發展、與各階層溝通);二、最大限度利用現有反應爐(包括運行要有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的安全許可、提高設備的利用率);三、開放建設下一代新型反應爐(包括開放建設方針、事業環境整合的理想狀態、研發準備工作、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四、加快後端處理過程(包括推進核燃料迴圈利用、廢棄反應堆順利退役、最終處理);五、維持和強化供應鏈(包括強化國內供應鏈、積極參與海外專案);六、開展國際合作解決全球問題(通過國際合作促進研發和供應鏈構建、確保核安全)。

從日本「未來核能政策方向與行動指南」不難發現,日本新核能政策仍以安全為第一,強調電廠在地溝通與共榮,積極發展新型核電廠並做核廢料處理與電廠除役,也重視人才培養這些內容是台灣核能政策所缺乏

因此個人由衷建議,五二○後新任經濟部長能多參考這份文件,積極規畫台灣的新核能政策,並調整能源政策,讓企業主和民眾不再有缺電危機,恢復台灣過去引以為傲不缺電投資環境,讓外資願意繼續到台灣投資。












執政胡扯非為 社會亂象之源


2024-05-15 04:26  聯合報/ 蔡爰/退休教師(新北市)


據《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恁爸」(林北)一詞,意思是「你老子我」,為男子自稱的粗俗用法,常用於蔑視別人、發怒或開玩笑時的口頭語。

外交部長吳釗燮在社群平台寫下「林北一定吵到底」,引發外界議論批評。在野黨立委認為吳釗燮的「林北」用詞有瑕疵,外交部有檢討的必要。外交部次長田中光說,「林北」是非常接地氣的語言,民間經常使用。

想問:吳部長、田次長,常把林北掛嘴邊?和親友之間,也這麼「接地氣」?政府見解分歧,民眾難以適從;外交部認為「林北」是「好的用詞」,民間經常使用,很接地氣;教育部則不然,若校園裡「林北」來「林北」去,不像話。

依照外交部的辯解和邏輯,向人借東西、接地氣,「這個東西,林北先拿去用一下」。立委質詢官員、接地氣,「這個爭議事件,你共林北講予伊清楚!」未來賴總統到立院作國情報告,立委是否也可以「林北問你」?

吳釗燮即將接任國安會秘書長,是國安局的長官。立委問:「『林北』是不是粗話?」國安局副局長徐錫祥搬出「他X的」為例說「只是口頭禪」,還說「有時法官會認為是口頭禪,沒有刻意侮辱人的意思,不能就一句話認定是粗話」。或許,某些大咖的口頭禪是「他X的」,若庶民把「他X的」掛嘴邊,有時可能會挨揍或挨刀!

之前,閣揆在國會罵在野黨女立委「不要臉」,究竟是誰質詢誰?就算是監督者也不該公然辱罵、毀損他人名譽,更何況是被監督者?日前執政黨立院黨鞭說「老天有眼發生(花蓮)大地震,老天要救台灣的民主」;對執政黨有利,只要表決能贏,發生天災也無所謂罹難者和其家屬、受苦的社會大眾,可曾被政治人物放在心上

社會亂象,其來有自。上位或掌權者胡「扯」非為,不在乎社會觀感,影響國家深遠!













就職演說可提中華民族


2024-05-15 04:26  聯合報/ 李建緯/行政人員(竹縣竹北)


上個月初,馬前總統率團至中國大陸訪問,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接待馬前總統並進行馬習二會。會中習近平表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皆是一家人,並主張在九二共識基礎下,兩岸和平共處及互惠發展。習近平亦表示,兩岸人民同是一家人,應互相往來互相交流,兩岸可以和平共存、共存共榮。

馬前總統認同九二共識,符合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亦即,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大陸,目前治權範圍為台澎金馬;中華民國主權包含大陸地區及台灣地區,也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並非兩國關係。此主張與中國大陸的一個中國原則有交集,因此兩岸有共同對話的基礎。而習近平主動提出兩岸和平發展及兩岸都是中華民族,彼此坐下來談,沒有什麼事是解決不了的,更是向台灣政府遞出和平的橄欖枝。尤其是兩岸目前停止交流,對於台灣的對陸經貿發展不利,更令台灣旅遊業者叫苦連天。

賴清德準總統的就職演說,也許九二共識說不出口,但可主張兩岸同屬中華民族、都是一家人的概念,藉此契機與對岸展開積極對話,至少讓中國大陸認為台灣政府與人民都承認兩岸同根同源同血脈,有共同歷史文化及信仰,未來不至於朝向兩國論或台灣國的方向發展。只要有了默契與基礎共識,即便是敵人也可以化為朋友,更何況成為一家人並不困難。












食用荔枝椿象 有食安風險


2024-05-15 04:26  聯合報/ 黃基森/台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兼任副教授(新北市)


近日,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廣新興騷擾性害蟲荔枝椿象為食物,因非屬可食用之原料,遭到衛生機關制止並調核。此事件在政府機關或專家學者卻有正反二面的不同想法,筆者藉此機會論述關於昆蟲食物思維與考量事項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昆蟲是全世界近廿億人膳食結構的組成部分。世界上計有九十科三七○屬,計一千種以上昆蟲被人類作為「食物」。但世界各國因飲食文化差異,要推廣昆蟲為全民食物有其困難性

除了以昆蟲為食物之外,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與中國大陸的中醫名鑒等也記載,計有二○八種昆蟲有入藥的功效這些藥用昆蟲即揮發了藥用效能,包括可以治療或輔助治療某種疾病,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昆蟲,如冬蟲夏草、土鱉蟲、螞蟻、螳螂等

在氣候變遷,糧食短缺的年代,白蟻、蟋蟀、蚱蜢、蝗蟲、甲蟲、螞蟻、蜜蜂及蛾類等,因這些不同種類昆蟲的成分與味道特殊,也成為推廣的原因。近年來日本、韓國也開始在網路推廣昆蟲食物,其中以麵包蟲因生命周期短,可在實驗室大量培養,而成為昆蟲食物之首選。昆蟲食物可提供人類能量、蛋白質與營養來源;例如鈣、磷、鎂、鐵、銅、鋅等礦物質;胡蘿蔔素、菸鹼酸、硫胺素等維生素。此外,昆蟲食物具有不同的風味,例如蟋蟀有生菜味、黃蜂卵有杏仁味、螞蟻有核桃味、蠅蛆有蛋糕上的奶油味、蠶蛹有肥肉香味等,也吸引食蟲者的喜愛。

新興騷擾性昆蟲荔枝椿象能否推廣為食物?除了考量文化差異之外,最重要的是飲食安全。筆者從參與荔枝椿象防治的一些經驗,要特別提醒推廣單位,捕捉野外的荔枝椿象當食物的風險。農民或農田使用於防治荔枝椿象殺蟲劑有廿餘種,如果誤食這些害蟲恐導致食物中毒,且有農藥殘留之風險

此外,荔枝椿象分泌具腐蝕性臭液,尤其在遭擾動或捕捉時會噴出毒蛋白,若觸及人體皮膚,會引起灼傷般的潰爛或皮膚炎;噴到眼晴時,甚至會導致暫時失明。故而主管機關不斷呼籲民眾要提高警覺,切勿徒手捕捉或驚擾荔枝椿象,以免受到傷害。這些對人體的危害與農藥造成的食安風險,值得推廣單位審慎思考。













「林廿萬」逼人民自求多福


2024-05-15 04:26  聯合報/ 戴叁年/教育工作者(嘉義市)


傳聞多日,民進黨前副秘書長林飛帆確定要接任國安會副秘書長,看到這樣的人事安排,只能說準總統賴清德的領導尚未啟航,卻已令人搖頭。

太陽花運動開啟了林飛帆的政治之路,然而在他擔任的職務上,始終未曾聽聞有過任何建樹,卻一路從月薪「九萬」順風順水的晉升到月薪「近二十萬」。這樣的身價,別說與林飛帆相同年紀的年輕人望塵莫及,就連大多數在社會上打滾二、三十年,即將退休的人士也難以企及,賴清德準總統選擇這樣的人接任國安會副祕書長,對多數在社會上認真打拚的民眾來說,可說是極大嘲諷

兩岸緊張對立之際,用一個毫無實務經驗的林飛帆接任國安會副秘書長,究竟是要告訴年輕人,只要選對邊站,就能扶搖直上還是民進黨內已經沒有人才可以擔此要職?抑或要提早澆民眾冷水,讓民眾知曉未來四年,兩岸關係不可能破冰緩解,為了賴清德的務實台獨主張,大家要有隨時面對戰爭的準備?

身為一個得票率未過半,且在國會屈居劣勢的總統而言,這樣的起手式實在糟糕至極。不過由這樣的人事命令,或許便不難推斷在未來四年,民意的走向、社會的觀感將不足以左右賴清德總統的決策,一切都以他說的為主,民眾只能自求多福了



楊志良/中華民國敗亡中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志良/中華民國敗亡中
◆  辛翠玲/立陶宛-領頭羊式的歐盟外交先鋒
◆  葉金川/人口結構與護理人力







楊志良/中華民國敗亡


2024-05-15 04:30  聯合報/ 楊志良(作者為前衛生署長)


如果你不喜歡中華民國這四個字,那也就是台灣在敗亡中。

友人老王非常擔心缺電,因為他住在八樓,沒電馬達就不會動,就沒水。他老婆已交代,萬一停電後要他每天至少提八桶水,供作日常洗臉、刷牙及煮飯使用,如要上廁所就去捷運站(但也沒電沒水呢)。我跟他說不要杞人憂天,因為政府說可以用肺發電多燒煤就是了。

亦生亦友的江教授說我五年前寫的《中華民國如何不亡!?》指出台灣年輕人不婚、不生、不養、虐兒、虐老,愈來愈多民眾沒有前景,書名的那個「」號可以拿掉了,因為五年來我說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對社會的觀察及預測神準,恭喜了!我回說作為一個公民,又曾任政府最高衛生主管,真是痛苦死了,真的希望所預測的全部是錯誤的,倒是希望台灣的年輕人都落入愛河結婚生子,高薪就業,孩童歡欣上學,全民幸福快樂

但實際情形呢?最可怕的不是不婚、不生、不養,幼兒凱凱被虐死全民悲憤,不過真正的問題是活著的人很多想死。

官方資料顯示,從民國一六至一一一年(二○一七至二○二二年),五年間國小學生自殺、自殘從一一四人增加到一,一八三人成長了十點四倍;國中生自殺從四七○人增加到四,二○四人成長八點九倍;高中生成長四點八倍,大專生八點七倍各級學生自殺、自殘合併增加七點三倍,至於黑數有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年輕人不懂事,一遇挫折就隨意輕生,那麼國軍跟警察呢?保家衛國的現役軍人,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每十萬名國軍有廿點二名自殺,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廿六點三名,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廿八點七名;至於警察,今年只到四月底就已自殺身亡六名。活著的人卻去求死,請問中華民國如何不亡?

去年總統大選期間,本人應邀為郭董站台,說出台灣家暴十二萬件以上,虐兒與虐老萬件以上,且逐年增加。總統府及陳建仁院長竟然要我道歉,才知本人神通廣大,居然可以讓夫妻失和,家人暴力相向,老的小的打成一團,甚至互相殺害,司法單位早該把我抓起來。但眾人皆知,只有在總統府及行政院的那批人,以及追隨他們的綠委們,只有他們可以讓民眾水深火熱,該道歉的當然是他們了!

更有趣的或可悲的,泰雅族、阿美族及其他各族,都以他們的族為傲;在台灣如果你說自己是中國人或炎黃子孫,綠友友卻嗤之以鼻;難道我們都是孫悟空的子孫,從石頭崩出來的?但這也是中國石頭。多數台灣人的祖輩都用河洛話告訴子孫唐山過台灣」,唐山在哪裡

很多民眾已經覺醒了,「三民自」、網軍、綠名嘴的效用大幅減少。執政者應該整合全民,但實際上卻在大亂鬥為了選票鬥在野人士。不知道時代已經變了,柯建銘自以為還在擔任立院最大黨的總召,自認喊水會結凍,NCC、監察院、自認為引領民眾廢死的大法官,多行不義歷歷可數綠委從未對政府的貪汙腐敗提出質詢,只會逢迎拍馬,全都成為習近平在地協力者。今日朝小野大,不如在審查預算時都將他們歸零,以節省民脂民膏萬民稱幸

生命誠可貴,大家要相互扶持,不僅父母、兄弟、姊妹,鄰里之間也要相互關懷,如此可大幅減少憂鬱症、失眠及孤獨感。各位國軍及警察的弟兄姊妹,千萬不要用槍口對準自己,想想誰害你生不如死?

※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勞保基金改革 腳步得加快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4269/web/ 

◆  聯合報社論/聲稱主權與民主,蔡英文卻留下更危險的台灣(系列二)
◆  聯合報黑白集/田秋堇該查誰藏電
◆  經濟日報社論/勞保基金改革 腳步得加快







經濟日報社論/勞保基金改革 腳步得加快


2024-05-14 03:08  經濟日報/ 社論
勞保基金改革,腳步得加快。(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日媒體報導,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底中央及地方政府潛藏負債19.2兆元,其中以勞保基金增加最多。另一方面,立法院上月通過國民黨所提「停止公教退休年金所得替代率遞減」的議案,並付委審查,導致我國潛藏負債未來可能再增加。因此,為避免年輕勞工陷入長期提撥保費,但在退休時卻無法獲得給付的困境,賴總統在近期提出勞保基金改革方案

國一一二年(2023年)底時,中央及地方政府一年以上債務的未償還餘額6.5兆元,為前面三年 GDP 平均值的30.4%。不過,若再加計潛藏負債,則總負債達到前面三年 GDP 平均值的130%。而在所有潛藏負債中,以勞保基金舊制公教退休基金及退撫基金三項居前三名,合計占比95%

近15年來,各項潛藏負債中以勞保基金增加最快。民國九十八年(2009年)時,勞工請領退休金方式,由原來的一次給付,改為可由一次及年金給付中擇一。該年度勞保基金潛藏債務5.13兆元,占我國所有潛藏負債13.8兆元的37.3%。到了民國一一年(2023年),勞保基金潛藏負債增加6.95兆元,甚至超過總潛藏負債所增加的5.4兆元

勞保基金潛藏負債逐漸擴大的主因有二首先,勞保基金採取由目前工作人口繳費,但由已退休者領取給付的隨收隨付」制。當工作人口日趨減少,而退休人口日趨增加時,則基金短絀日趨嚴重。這正是台灣的現狀: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時,台灣出生人口42.7萬人,現正值退出勞動市場時期;反觀民國八十九年(2001年)出生,現正值進入勞動市場時期的人口,則只剩26萬人

其次,勞保基金的繳費及給付設計不符合收支相抵精算原則。目前勞保的普通事故費率11%,預計在民國一一六年(2027年)時增加至12%即停止。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時,行政及立法部門為討好勞工,將勞保年金的年資給付率訂為1.55%。這導致維持勞保基金50年收支平衡精算費率,由民國一○一年(2012年)迄今,皆在27.8%左右,因而遠高於勞工的提撥費率

為使勞保基金不致破產,未來必須調高費率與或降低年資給付率。至於以政府預算撥補勞保基金的虧損並非「天經地義」之事;因為此舉如同以未參加勞保的僱主及軍公教人員繳納的稅收,來挹注勞工的退休給付。

至於公教退休基金虧損原因和勞保基金虧損原因有些不同。其主因是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公教人員退休給付,由原先來自政府編列預算的恩給式,改為來自公教人員薪資提撥退撫基金制。然而,在處理新、舊制度銜接時,由於行政及立法部門討好公教人員,故出現公教人員在退休時的所得,可能超過工作時所得的荒謬情形

民國一○七年(2018年)7月政府開始執行公教人員退休年金改革,其中規定退休人員的所得替代率每年減少1.5%直到十年後減少15%始停止。截至去年年底,所得替代率合計已減少6%,而今年4月19日所通過「停止所得替代率遞減」的議案,即是將其凍結在此水準。

即便公教退休金制度經過改革,但因繳費與給付不符精算原則,故亦陷入破產危機

目前公教人員提撥的退撫基金費率為15%,若不調漲費率,則預計在民國一三五年(2046年)破產。根據最近的一次精算報告,為使退撫基金不致破產的最適提撥率,公務人員為26.8%、教師為29.1%。因此,一旦政府執行「停止所得替代率遞減」的議案,則會加速退撫基金破產

目前民國一一年(2023年)7月以後任職的新進公教人員,已進入新成立退撫基金系統,故和舊有的退撫基金脫鉤。反觀目前的勞保基金若不進行改革,則預計在民國一一七年(2028年)破產。

因此,為弱化停止公教退休金所得替代率遞減議案正當性,以及避免年輕勞工陷入長期繳費,但未來卻無法獲得退休給付的「龐式騙局」,賴總統宜儘快提出勞保基金的改革方案。












聯合報黑白集/田秋堇該查誰藏電


2024-05-14 03:12  聯合報/ 黑白集
正當核電延役話題延燒,監委員田秋堇等拋出將針核一、二、三廠之防震能力申請自動調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核電廠是否延役仍討論中,監委田秋堇、趙永清和蔡崇義卻已立案調查核電廠抗震能力雖然綠色監委辦藍、護航、帶風向,都是監察院日常,不過這回還是畫錯重點了。

田秋堇和趙永清早做過類似表演。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民間提出核四重啟公投案,兩位監委也啟動調查,做出核四不能重啟的結論,還糾正了行政院和中選會。名為監院調查報告,其實是為公投帶風向

這次抗震調查,如出一轍。但監委監督的是行政部門,核電延役還只是民間倡議,政府並未表態,監院調查對象是「建議延役者」嗎?簡直是荒謬。不過,社會反廢核聲浪高漲,連差點成為賴政府首位閣揆的童子賢,都說要把不同的聲音帶進民進黨。田秋堇等刻意搶在賴清德上任前引爆綠營「核」戰,擺明反制,結論早可預知。

十一年前田秋堇曾為核四停建訴求,與同是民進黨立委的鄭麗君指控「台電大藏私房電」。如今蔡政府高喊不缺電民間卻備受缺電威脅,到底又是誰藏電?鄭麗君已是準副閣揆,田秋堇和鄭麗君恰可聯手再查「台電藏電」,看看誰說謊。

國民黨立委提案修法,擬將立委、民代及參與政黨或政治活動者排除在監委資格外。這提案有點因人設事。不過,看到監委辦藍不辦綠、護航行政院、調查帶風向等行徑,難怪有人寧可矯枉過正。














聯合報社論/聲稱主權與民主,蔡英文卻留下更危險的台灣(系列二)


2024-05-14 03:11  聯合報/ 社論
蔡英文總統執政八年。記者曾原信/攝影


蔡英文總統早年從政經歷多在國安事務,但她執政八年,兩岸關係反而陷入近年最危險狀態。從獨派視野看來,蔡英文成功將台灣問題「國際化」;但對更多希望維持現狀的民眾而言,台灣半世紀來和平安定的基礎,幾乎在她任內傾毀。蔡英文雖稱,台灣未來只能由台灣人民決定;但在她鋪設分離之路上,面對中共的武統威脅,台灣的路權已交給美國,國人還有多少自決空間

國內的「維持現狀派」,希望守護既有生存方式和體制;但蔡政府搞砸兩岸關係,委身美中對抗的架構下,接受大國共管,原有的和平生活與體制已難再得。雖然台灣國際上聲名大噪我國依然無法比照鄰近國家加入國際組織或不同的軍事聯盟,只能一味順從華府指示備戰,更不像他國還有與北京交流避戰平衡機制

持平而言,蔡總統首任就職演說雖不承認九二共識,但認可「九二年會談成果」,願繼續兩岸對話。她提出的對話前提,是「依憲法與兩岸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遺憾的是,北京錯估形勢,不滿她未對「一中原則正面表態,兩岸交流對話停頓。川普入主白宮後,美中關係轉為新冷戰;面臨連任困境的蔡英文接受美方安排站上抗中前線,對國家定位不再模糊。有人認為這是大勢所趨,但兩岸關係便從「冷和」走向「冰封」。

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爆發反送中運動,蔡總統以「撐香港」鋪墊「抗中保台」的選戰主軸,並在國慶日提出「中華民國台灣」的論述,藉此贏得大選。其後,她在新冠疫情期間,停止兩岸各項交流,連陸配及其子女都不顧。蔡英文藉地緣政治衝擊裂解兩岸關係,讓磨合卅多年的兩岸人民情感陷入敵意螺旋,北京當局也感受到大陸民間高漲的武統聲浪

蔡總統連任周年,台灣成為「世界最危險的地方」,這是當時經濟學人的封面故事台灣問題國際化,卻未能走入聯合國或 CPTPP,而是把台灣變成「牛棚烏克蘭」,連參加世衛大會(WHA)的機會都遭沒收。美國的援外法案,把台灣當成與烏克蘭、以色列等同的「戰區」,這是國人希望的「國際地位」嗎?

蔡政府犧牲兩岸關係,卻未為台灣換得更大的外交空間,經貿空間也愈見狹促。我經濟高度倚賴的 ECFA 早收清單,因對大陸兩千多項產品設限,兩岸關係一惡化,大陸便祭出貿易報復不再讓利。更糟的是,區域及雙邊貿易協定談判皆無進展,在國際間的尷尬處境一無改善,更在八年丟掉十個邦交國。蔡總統第二任期更推動全面去中化透過教改課綱、國安五法、造成社會對立、中止兩岸交流等手段改變國族認同,也激起對岸加緊處理兩岸問題的迫切感,軍機越過中線日益頻繁

蔡政府爭取國際參與,但在政治操作下,一再踩踏兩岸主權紅線。例如美國多次提及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無關台灣主權地位,形同否決「一中原則」,部分談話隱含台灣地位未定論。北京重手反制,除在國際堅壁清野,並擴及邦交攻防,諾魯與我斷交,即刻意提及一中原則及二七五八號決議,創造外交承認慣例。再如,我國安部門處理金門翻船事件未當機立斷,引來中共沒收金馬水域治權。蔡政府經常點火卻缺乏相應的外交與軍事實力反制

CNN 政論家扎卡利亞評論台灣政局,稱「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只會變得更危險」,為蔡總統兩岸政策八年得失下了註解。蔡英文雖將卸任,但她的影響力猶在,其國安團隊強勢留任,所謂蔡英文路線,究竟內涵為何?如何延續?是否短多長空?仍是懸而未決的問題。而這個懸念,攸關美國未來對兩岸問題的介入縱深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迎接綠領與新藍領時代來臨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4269/web/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迎接綠領與新藍領時代來臨
◆  賴、顧 開文人領軍新時代?
◆  請問賴政府 願意善待陸生嗎
◆  美應解決內政問題 避陷入角力
◆  兼任師困境 教育部漠視
◆  祖孫三代命案 凶嫌是否又免死?
◆  保障懷孕女醫師權益 不能再等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迎接綠領與新藍領時代來臨


2024-05-14 05:41  聯合報/ 郭瓊瑩(作者為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
動手作、現地實作、掌握新科技新思惟之同時亦能開拓並鏈結前人之經驗與智慧傳承。郭瓊瑩/攝
新世代智能農業透過設備、作業流程與科學追蹤監控,「綠領」工人得以優雅工作又有效率。郭瓊瑩/攝
碳中和、輕建築、療癒、養生‧‧‧已是新世代新產業,而其人才需求尤為殷切。郭瓊瑩/攝


廿一世紀已快走完四分之一,而此特殊時空對全球氣候變遷、政經變化,乃至因戰爭而引起之不可預期的人類生存威脅與世代承傳危機,在在顯示全球自然與社會變遷之詭譎。在新變遷特異軌跡中,對世界人居環境不同社經條件所反射出之現象亦特具多元代表性,包括「氣候難民」、「戰亂難民」等巨大變遷壓力下所反饋出之特殊人類遷徙新型態

近來又因天然災害如地震、乾旱、森林大火、冰融洪泛…顯現自人類世Anthropocene)以來更壓縮更劇烈之「災難」實景。另一人類世光譜人口成長兩極化變遷,低度開發國家與已開發國家其人口成長率更形尖銳對比

此波全球化劇烈動盪過程中,本世紀第一季衍生出與傳統社經發展經驗迥異社會現象

減輕傳統能源生產環境負壓綠能產業興起(如風力、太陽能、潮汐、地熱能…等);為更健康無毒有機之糧食生產,諸多人工智能化農漁業亦逐步替代傳統產業,而其所需另類光譜運營專業人才被迫必須快速培育接軌。這些跨綠色生產、綠色生活與綠色國土發展之專業斜槓人才需求,亦形塑出兩極化「需才培養皿與跨界平台

世局變化萬千,面對神速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昔時人類熟悉之環境生活步調已幾乎追不上當今智能社會步調。除了技術與科技工具面,另一大挑戰是傳統白領階層風雅優渥穩定生活步調與價值觀,似乎已備受挑戰。白領階層不再具絕對優勢與超然而傳統藍領階層接受當代最新智能科技之洗禮後,有能力不斷自我進化者亦已逐漸跳脫並開創出「新藍領」或「綠領」跨界世代之嶄新局面

智能、新能源需求以及全球氣候變遷之不可測性與嚴厲威脅,人類更已警覺到整個社會服務供需能量必面對全新挑戰。回應到今日台灣在人力資源培力教育體制調適與社會資源支撐面檢討我們的教育體制實刻不容緩!

當政策未與人才培力同步或更早鋪路,國家所需之綠領人才包括軍人,幾乎有大缺口。環境能源、綠建築、綠色城市、景觀生態、環境復育與綠化等…均是新興「綠領」熱門需求。遺憾的是過去卅年國家教育體制錯誤傾斜疏忽了「技職體系」之必要性,導致今日學用不合一

當「綠色世代來臨」,而藍領階層卻未受到合理之再教育與薪資回饋,更導致今日缺工缺才窘境。前瞻未來,傳統的農夫、工人早已不是「黑手」黨,他們被提升到與全球環境變遷調適因應之先鋒。更甚者,不再只注重傳統教育體制內之「學位」,而必須有「解決問題」、跟上大尺度、大規模、智能化、新形態社會變遷之韌性與應變力。此趨勢也正是國內對「教育」體制改造之最佳契機。 













賴、顧 開文人領軍新時代?


2024-05-14 05:41  聯合報/ 蘇進強/陸軍官校校友、國安會前諮詢委員(新北市)


新任三軍統帥賴清德即將就任,而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五二○後將成為解嚴後,繼陳履安、孫震、蔡明憲、楊念祖之後的第五位文人部長。賴清德與他的獨派色彩,較之陳水扁與蔡英文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而陳、蔡尚且任命軍系的湯曜明、馮世寬為國防部長,除穩定軍心外,一方面也展現文人總統尊重軍事專業氣度,一方面也使文武關係在其執政期間維持既微妙又複雜穩定關係

日前,馮世寬與邱國正二位前後任部長,相繼明確表達反對促轉會進入營區調研甚至拆除蔣公塑像的強烈態度,可知民進黨政府「去中國化」、「去蔣化」吃了國防部的閉門羹,馮、邱二位退將有所為、有所不為,展現軍人的風骨,令人刮目相看,顧立雄未來如何作為,則待觀察。

另方面,今年適逢黃埔建軍百年,賴顧二人是否會出席六月十六日陸軍官校校慶,不只所有軍系及軍眷都在看,即連在爭取「黃埔正統話語權對岸也在關注。但吾人認為,「黃埔精神」雖源於民國十三年的創校東征時期,國民政府遷台後,鳳山陸軍官校的「親愛精誠校訓與黃埔精神再發揚,和兩岸華人共同發揚中華文化實異曲同工,並不相扞格,何況捍衛中華民國正是黃埔校友共同傳統,也是共同責任與榮譽

其實,賴、顧二位是否出席陸官校慶,不只是軍隊對三軍統帥的效忠,更是「軍隊國家化」與「文人領軍是否能內化落實中華民國民主化重要指標;換句話說,國軍雖可以接受中華民國憲政制度下的政黨輪替,但「去蔣化」的目標黃埔精神,以及「去中國化」的對象文化中國故土中國鄉愁中國,卻是難以用「務實台獨」或假借轉型正義之名而行逾越踐踏紅線,這也正是馮、邱乃至令人懷念的湯曜明等退將一生堅持

文人領軍」是現代民主國家的必然,其內涵在於「軍隊接受文人政府領導,而文人政府尊重軍事專業」。所謂的「軍事專業」包括建軍、備戰、演訓、人事升遷調補等等。軍隊作戰的對象是敵人,是一個「合法的暴力團體」,為了作戰訓練需要,具有絕對強制力與控制性。軍人與一般社會體系當然有很大的差異,其特殊性固不待言,故而文人政府不能將之等同於一般的組織,尊重軍事專業實理所必然。馬政府時期為了洪仲丘案,矯枉過正將軍法形同廢除,致軍人犯法、不服管教、暴行犯上,均由對軍隊特殊文化隔閡一般法院審理,因而衍生沒完沒了軍紀荒廢後遺症,其實是文人不尊重軍事專業最大錯誤,值得賴、顧二位引以為鑑

解嚴前,國軍以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為五大信念,縱使「主義、領袖」確有時代背景黨國思維,但「國家、責任、榮譽」與黃埔精神的「犧牲、團結、負責」,卻蘊含軍隊國家化與軍人勇武不屈氣節。民進黨獨派人士只因黃埔精神源自於民國十三年廣州黃埔建軍,為了「去蔣化」和「去中國化」而欲去之而後快,這樣的思維,又豈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民主制度產生新任總統及文人部長應該認同的?不瞭解、不認識甚至不認同國軍傳統與軍中文化,又將如何開啟文人領軍的新時代?













請問賴政府 願意善待陸生


2024-05-14 05:41  聯合報/ 鄭紹成/中國文化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台北市)


國民黨立委組團訪陸返台,有立委釋出與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見面時,曾提出開放陸生來台等建議,但陸方人員私下回應質疑「你們有善待陸生嗎?」反映陸方十分在意台灣過往對陸生的諸多不友善政策和規定日前報載香港政府擔憂賴政府的兩岸政策,因此通知台灣各大學香港校友會總會暫停台灣赴港招生宣傳活動陸生來台一事短期恐不甚樂觀

回顧兩岸學術交流熱絡時期,陸方不只「善待」,尚且「優待」台灣師生,當然若說此係對岸政治「統戰」目的與手段,確也無可厚非。台生入學大陸高校(尤其九八五、二一一高校)是否降分優待錄取,大家心知肚明。台生入學和台師交流時,對岸的「款待」(交通、旅遊、宴請)殷勤到位;之前在陸研修第二個博士學位時,曾詢問熟識之台辦處長:「為何連續三天在學校賓館接受校方不同單位接風,每餐菜色都不同?」對方答曰:「我們會先請餐廳提供前日菜單進行調整。」而餽贈台灣學校交流禮物,台辦也都造冊建檔以免重複贈送,對岸台辦工作細膩與用心可見一斑

但台灣政府是否同等對待陸生,或反而「虐待」陸生呢?陸生來台研修,台灣曾有「三限六不」原則,而「六不」最影響陸生「收入權益的,就是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相較之下,台灣對其他外籍生的歡迎和照顧卻是「匪夷所思」,台灣學生不時抱怨為何外籍生有很多不同獎學金來源,但我的父母是台灣納稅人卻享受不到?而陸生的在台醫療權益,直至去年十一月行政院會才拍板通過陸生納保,這是民國一○○年(二○一一年)開放陸生來台後的整整十二年後,台灣政府是否視「大陸地區」學子為中華民國憲法定義之「國民」?委實有待公評。

曾有某國立大學教授上節目明言「政府不要怕對岸統戰,我們台灣也可以統戰對方」。兩岸可藉由高校師生頻繁密切接觸與交流,理解雙方制度優劣和觀念認知差異;大陸學生到台灣研讀與研習時,台灣老師可以主動出擊,不是為了政治目的,而是介紹台灣民主自由價值和民生便利,讓大陸學子回到大陸後仍會想著台灣的好,這不就是最好的「統戰」?台灣沒有理由要放棄與摒棄陸生來台;雖然開放陸生來台的主控權在大陸。

賴清德準總統即將上位,近來一席「最大的權力就是服務,牧羊人應該要有羊群味道」引起討論。賴上任後實應率領從政官員,誠心以服務民眾為念,而非視在野黨為寇讎、視民眾為無知,以上對下治理,妄圖「牧羊」圈養。

南宋許及之詩曰:「眾卉從爭媚,花開始是春。」兩岸未來能否如內定海基會董座鄭文燦所言春暖花開,取決於賴清德對大陸之態度與論述。若將陸生視為「憲法國民」就應有具體「善待」的政策和措施。台灣民眾不怕統戰,怕的是沒有統戰對方的機會。期盼賴上任後,兩岸政策的首朵春花就燦爛綻放!












美應解決內政問題 避陷入角力


2024-05-14 05:41  聯合報/ 王伯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最近重讀 Graham Allison 所著之「注定一戰」,作者艾利森認為自古以來,權力的爭奪通常有個既定的模式,所謂「修昔底德陷阱」,也就是當老二強盛到一個地步時,老大為了保持既有的利益,會藉各種名目對其施以制裁;老二當然不服,也會利用各種機會挑戰老大的威信。兩者衝突角力到最後,往往就是以戰爭收場。勝者取代輸家登上霸權寶座重新建立以他為首的新秩序

美國從二戰後就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中國則在近幾十年來以驚人的速度崛起,不但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政治軍事影響力大幅提升隱隱威脅到美國的一哥地位。

隨著兩國實力的拉近,美國也把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除發動貿易戰、晶片戰、科技戰等,透過各種限制與制裁來壓制中國在高科技技術上的發展,也持續在軍事、經濟和地緣政治等方面與中國進行全面抗爭,試圖維持其世界霸主地位。中美兩國是否進入「修昔底德陷阱」而導致戰爭,留待歷史見證

固然歷史上多次老大老二之間為爭奪強權而發動戰爭,但我認為一個國家的衰退或傾覆,往往都是因為內部發生了矛盾與衝突,物先腐而後蟲生,由於內憂嚴重,才給了外患可乘之機。正如《論語.季氏》篇所言:「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動搖美國霸權地位的,正是其國內層出不窮的問題

多年來美國經濟每況愈下,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財政預算赤字暴增了廿三%,達到一點七兆美元,是有史以來第三大缺口。國債規模從卅一點四兆美元,在短短六個月內達到卅四兆美元,利息支付就超過一兆,壓力沉重,讓政府入不敷出的情況雪上加霜。高利率、經濟不振、通貨膨脹、製造業衰退,造成社會普遍性貧窮。做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其三點一億人口中卻有四千四百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貧富差距阻礙社會團結造成階級仇恨,也成了治安敗壞的底因。

種族及移民問題更是美國內政大患。美國是一個主要由外來移民及其後代組成的國家,然而從立國到現在,美國針對移民偏見歧視和種族排斥一直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川普政府更將非法移民視為剝奪美國人民工作機會及破壞社會禍源;為阻止移民入境,美國政府採取各種極端措施和行動,包括過度使用武力大規模逮捕強制家人分離以及任意驅逐等,反移民已經成為美國保守派意識形態主流,並抨擊拜登政府包容移民的政策。

美國長期以世界警察自居,近年來國際上兩場戰爭,俄烏及以巴,背後都有美國的身影,美國國內對此也有不同的聲音,尤其是以巴紛爭。儘管許多美國民眾對巴勒斯坦平民的處境表示同情,甚至引發全國各大學的學運抗議,但政府依然不改支持以色列的政策。主因為美國有大量猶太人躋身於政壇、金融界和媒體界高層,他們形成龐大利益集團掌握話語權,並且影響政府政策。

種種美國國內問題,已使這數百年的巨木從根部開始蛀蝕。正如艾利森書中結論所述,如今對美國國家安全及世界霸權最大的挑戰及威脅其實是內政問題,如不優先解決,其國際地位也會隨之沒落。當年的小羅斯福實行新政,曾在最壞的年代帶領美國走出大蕭條困局而成為世界霸主。現今的美國亦應先專注於解決國內問題,重建經濟實力,才能維持其強權,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也讓國際社會能維持和平,使平民百姓免受戰火威脅。














兼任師困境 教育部漠視


2024-05-14 05:39  聯合報/ 郭志華/交大退休教授(台北市)


媒體報導大學招生人數逐年下降,兼任教師首當其衝被減授課時數,甚至直接不續聘;政府今年雖然幫公立大學兼任師調漲鐘點費,卻只調卅至四十元、不到一個便當錢,私大更是已凍漲卅年。

我對兼任教師有一些解是在擔任語言中心主任時,在我任教的學校,語言中心負責全校非外文系所有的外語課程安排和師資,而語言中心專任師資並不是很多,無法由專任老師來教授所有的語言課程,因此必須聘請許多兼任教師來幫忙授課。

記得第一次核發他們的薪資時,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兼任師資的鐘點費實在太少!一位兼任講師一個月如果要能領到五萬元的薪水,一周大概要教二十小時以上(記得當時兼任講師鐘點費不到六百元,而大部分兼任教師都是兼任講師,因為鐘點費比較低),而兼任教師在一個學校的兼任鐘點是有限制的(大概四至六小時),因此如果要達到一個月五萬元薪水的需求,一位兼任講師通常要奔波於四、五所學校之間。同時,每個學校對於課程內容、授課方式、作業、考試等方面的要求都有一些差異,他們的辛苦和無奈,使我們對於兼任教師教學效果很難期待;當然,專任教師亦另有其他如研究、校務、學生輔導方面的責任和負擔。

曾經,我們急需聘請一位兼任法語老師,最後教評會決定聘請一位住在屏東的老師,學校雖然可以負擔他的交通費,但當時還沒有高鐵,他每來上一次課就要耗費一整天的時間。

長途跋涉或在許多學校之間奔波,還不是兼任教師的困境,最大的困擾是他們的工作沒有保障,應聘的學校可能隨時刪減他們的授課鐘點數、更換課程,甚或突然中止聘約。曾有兼任教師告訴我,他也希望可以從事研究工作,也希望可以有更多時間備課,也希望能夠參與專業活動,但是現在卻過著只能維持基本生活日子,每天都希望可以趕快找到專任的工作。

許多私立大學為了省錢,當然不願調升兼任教師鐘點費,但是教育部允許私立大學可以不用調升兼任教師鐘點費卻是令人不解。我們都知道,有一些私立大學聘了許多兼任教師,卻又持續付很低的鐘點費,一年只付九個月的鐘點費,也沒有年終獎金。他們負責學校教學的很大一部分,可是他們只在上課時間出現在教室,和學校或學生什麼實質關係都沒有,學校對他們能有什麼期待?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教育主管當局對這件事仍視而不見問題依然存在,或更加嚴重也許正如報導所言,兼任教師因為需要工作,無法提出什麼要求,常被予取予求;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兼任教師仍是大專院校課程的授課教師,如果我們對大學課程授課品質仍有期盼,如果我們在意學生的受教權,我們應該好好思考兼任教師定位到底是什麼,並訂定合理兼任教師聘任辦法,給予他們適當的工作權利和義務











祖孫三代命案 凶嫌是否又免死?


2024-05-14 05:39  聯合報/ 簡石庚/保全人員(高雄市)


新北市祖孫三代遭殺害命案,震驚社會。警方逮捕的涉案張姓男子係受害劉婦的女婿,初步研判此命案牽涉親人間金錢糾紛而萌生殺意。凶嫌連三歲孩童也不放過,可說天理不容。

國內治安敗壞,隨時發生槍擊、凶殺案件,近些年來尤為變本加厲。殺人本來常是互不相識或毫無關係者因衝突而發生,不過現在連親人家屬也遭毫無人性的冷血殺害。更悲哀的是凶嫌竟毫無哀痛愧疚,如此泯滅良知、喪盡天良,家庭倫常已蕩然無存。

今日社會治安惡化,殺人案件層出不窮,與當前政府倡議廢死有極大關係,因為現在殺人案件判決,不管案情多麼凶慘嚴重,殺人者幾乎都可逃過死刑,即便判決死刑也不執行槍斃。新北市祖孫三代三條人命,凶嫌是否亦可輕易逃死?法官是否又會為他努力尋找不判死的理由?準此,豈非視人命為芻狗或螻蟻?那些主張廢死者難道不汗顏嗎?










保障懷孕女醫師權益 不能再等


2024-05-14 05:39  聯合報/ 陳亮甫/醫學中心急診科主治醫師、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台北市)


台灣出生率低迷,想方設法促進生育、給予育兒誘因與減少障礙,已成為目前社福與勞工政策的主流。然而母親節甫過,卻爆發新北市某醫院強制懷孕女醫師夜間值班的爭議,令人感嘆現實的勞動環境仍對於女性工作者不友善,而政府確實應該負起最大責任,若不是現行法規對於醫院保障懷孕女醫師完全沒有要求,也不會讓醫師必須站上火線為胎兒的權益槓上主管。

雖然目前醫師未受勞動基準法保障,但在一○八年由醫策會所制定的醫院評鑑條文當中,曾經闡明懷孕女醫師比照一般懷孕女性勞工,不管本人是否願意,都禁止於夜間十時至隔日清晨六時工作。無論醫院是否確實遵守評鑑規定,這則規定在一一二年的最新一次醫院評鑑當中被取消,當時縱然有團體抗議,衛福部卻僅回覆「可循職安法與醫院協商」,後續再無下文。

但在封閉、文化保守且講求階層秩序白色巨塔中,反對上級決定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根據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所進行的研究指出,在現行制度下仍有二成七的女醫師並沒有因為懷孕而停止夜間工作。為什麼他們沒有採取自救手段呢?從調查中或許可窺一斑,超過六成的女醫師反映沒有時間或心力處理性騷申訴,且極高比例擔心私人資訊或事件過程不保密,更有近半醫師擔心反而受到不利處分與壓力

我們不禁要問,這就是我們引以為傲母性友善職場嗎?

政府不是沒有機會阻止問題的發生,早在一○八年衛福部就曾提出《醫療法勞動專章的草案,當中也將懷孕女醫師夜間工作規則明訂但已經時跨六年、歷經多名部長更替以及立法委員換屆,此份法案卻還深埋櫃底不見天日。近期衛福部對於民間團體的質疑,則回應「將在近期送出草案」,時值新任閣揆上任,也令人擔憂草案可能生死未卜。

希望未來的衛福部長官清楚記得,我們曾經有機會保障一名女醫師和她的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