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未來能源政策的較佳選項\星期透視/美日韓軍事同盟的代價與反響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名家縱論/未來能源政策的較佳選項
◆  開放陸客 不敵去中思維
◆  疫後限制遊陸 類戒嚴已違憲
◆  星期透視/美日韓軍事同盟的代價與反響
◆  大屋頂下/借殼台獨.夢遊台獨 賴清德的台獨路徑圖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未來能源政策的較佳選項


2023-08-27 02:37  聯合報/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
政府相關單位一再解釋台灣沒有缺電,是電網韌性不足需要加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侯友宜發表能源政策,主張以核代煤、燃氣不過半、穩健發展綠能,達到二○三○煤低於十五%,二○五○淨零的目標,以根本解決台灣面臨的缺電、電價上漲、排碳及能源安全的困局。蔡政府則回應上述問題並不存在,並強調電力供應無虞,同時稱核廢料無法處理無法發展核能。本文除根據最新資料釐清,並以二○三○年的能源配比,比較侯及蔡政府規畫案優劣。

首先談缺電。過去七年全台大停電四次,說不缺電很難服眾。供電無虞的指標是電力系統的備轉容量率大於或等於十%,根據政府今年六月公布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今明兩年夜間備用容量率分別為四點五%及五點二%,處於供電警戒的橘燈,怎可說是「供電無虞」?

以上估計仍過度樂觀。以大潭九號機與大潭新七號機為例,因按計畫明年商轉於是計入供電,但其氣源第三接收站需在二五年六月後才完工,即使有廠也無氣可用,怎能計入?且過去七年再生能源每年計畫增設量從未如期達標,若假設今年至二七年每年增設太陽光電及風電目標同一七至二二年實際執行率,並將大潭九號機及新七號機組扣掉,明年日間備轉容量率將為一點二%,夜間則為負數,必然限電,除非經濟負成長。

二○二五年之後由於協和四接及台中五接環評至今未過,且台電採購民營發電有進度落後與尚未招標問題,影響二五至二七年新增供電,台灣將有長期缺電之虞。政府對策是加強電力調度,如縮短機組歲修時間,但趕工不免造成人為失誤,並因維修不到位而故障。因此造成的停電,也因缺電而起。

比較二○三○年能源配比,由碳排量來看,侯的配比因為多了無碳且可提供基載的核能選項,容許以核代煤及燃氣,其排碳能源占比為五十九%,低於國發會的七十%;且侯的每度電的排碳量為○點二九公斤,低於國發會的○點三六公斤。

系統穩定度方面,侯規畫核能占比十二%係透過核一、二、三廠的延役及核四(一號機)重啟來達成。這比國發會可提供更多的基載電力,基載加上中載(燃氣)的電力達七十三%,亦高於國發會(七十%),利於系統穩定,且單就三座核能機組延役就能將二六至三○年備轉容量率提高到十四%以上,真正做到供電無虞。

至於核廢料處理問題,四十年內可採用乾式儲存,這是卅二個擁核國家的通用辦法;最終選址方面,國際成功案例包括芬蘭、瑞典、法國、瑞士等,有可以解決問題的技術可引進,台灣可用無人島或境外合作找尋最終存放場址。

在目前擁核國家只有德國和我國採取非核政策的情形下,蔡政府卻仍堅持說非核是世界主流,顯見受民進黨「非核家園」黨綱框限;侯友宜所提兼顧排碳及能源供應的政策,應是國家未來能源政策的較佳選項。











星期透視/美日韓軍事同盟的代價與反響


2023-08-27 02:32  聯合報/ 周陽山(政治學者、民主基金會學術顧問)
美日韓三國領導人當地時間18日在大衛營舉行峰會。歐新社


美國總統拜登近日與日、韓兩國領導人岸田文雄和尹錫悅在大衞營會晤,這被美方視為劃時代的里程碑,也開啟了三國軍事同盟的序章。影響十分深遠,不容忽視!

很多人都在問:美日韓同盟會不會激化中、俄、朝鮮三國之間的合作與連結?會不會讓東亞出現新的冷戰與對抗情勢?是否將危及朝鮮半島和日本周邊地區的安全?其結果到底對誰有利?

一九九七年美國著名戰略家丶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在《大棋盤》一書中指出:「與日本維持密切政治關係符合美國的全球地緣戰略利益。但是,日本究竟是美國的屬國、敵人或夥伴?要看美、日雙方是否有能力清楚界定兩國應追求的共同國際目標,以及能否清楚美國在遠東的地緣戰略使命,及日本追求全球角色之間的界線。」「一個失去方向感的日本,不論是走上重整軍備,還是個別與中國交好,將是美國在亞太地區角色的終結。」

由是觀之,拜登政府極力促成三國軍事同盟,一方面是為了制止日、韓兩國與中國交好,進而終結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地位;另一方面則希望日、韓雙方捐棄長期以來的敵意與成見,共同成為美方在此一地區實現地緣戰略使命的代理人。這正反映著拜登總統對華政策的三大主張:一丶投資美國基礎建設以夯實國力;二、聯合盟友共同牽制中國;三丶對華既競爭又合作,同時也不惜對抗!

但是,布里辛斯基卻對此提出深沉的警告,他說:「組織同盟圍堵中國崛起為世界強權,會徒勞無功;在此區域極具影響力的中國會變得充滿敵意。同時,這種作為將令美日關係繃緊,因為絕大多數日本人不會支持這種同盟。」「這種作法只會妨礙日本與中國之間出現穩定關係,同時也令日本在東亞更加孤立。」

為什麼日本政府心甘情願當美國反華的馬前卒呢?一方面,這反映日本人對自身安全處境的焦慮,它不但與中國關係長期不睦,同時也與俄羅斯、朝鮮等國為敵,只能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

另一方面,日本人一向唯我獨尊,自私自利。他們甘冒天下之大不韙,決定從八月廿四日起排放核汙染水入海,預估將長達三十年!這是以鄰為壑的莽夫惡行,但日本政客卻做得出來。

但另一方韓國卻顯得小心翼翼。韓國外長朴振在八月初訪問青島時表示,希望能強化雙方經濟關係,「以和而不同的精神推動與中方的合作方案」,他並期待大陸方面在爭取朝鮮放棄挑釁、選擇對話方面能發揮建設性作用。換言之,面對朝鮮的核武威脅,韓國確實是戰戰兢兢,戒慎恐懼。

從上述分析看來,美日韓三國軍事聯盟一旦形成,最大的得利者將是美國政客和軍工集團。一方面,軍工集團得到巨額國防經費的挹注;另一方面,三國政客也得到政治獻金和軍火回扣的支持。但是,日本與韓國政府卻將扛起戰爭代理人的沉重包袱,並將面對國內民眾的反彈、厭惡與苛責。







大屋頂下/借殼台獨.夢遊台獨 賴清德的台獨路徑圖


2023-08-27 02:18  聯合報/黃年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黃仲裕攝影


去年底,《大屋頂下》預言,將自己五花大綁在「務實台獨工作者/台獨金孫」亂繩中的賴清德,將獻演巨型魔術脫逃秀,吃瓜群眾們可等著看戲。

好戲上演。賴清德正在努力掙脫「台獨工作者/台獨金孫」的纏繞捆綁,卻似乎愈描愈黑,非但未化解方方面面的「疑賴論」,反而治絲益棼,使捆在自己身上的亂繩愈來愈理不出頭緒。

總結賴清德對此次總統大選的定位如下:

①四月十二日的參選談話說:馬英九是走回過去的一中框架,蔡英文則是在民主的道路上走向國際走向未來。並稱,這正是二○二四年之後國家未來的兩個截然不同的選項。

②七月十一日在宜蘭造勢場合稱:這場選舉是台灣在「中南海」與「白宮」之間的選擇;當台灣總統可以走入白宮,「我們追求的政治目標就已經達成了」。

③七月廿七日接受美媒《彭博》專訪稱:這場選舉分為兩條路線,一為與國際持續交流合作,深化民主道路,二為往回頭走,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跟中國站在一起。他說:「我相信美國會持續支持台灣繼續往民主這條路上走。」

以上,中華民國總統參選人居然公然指稱,這次總統大選是在「中南海與白宮」之間的選擇,這非但驚世駭俗,簡直是豈有此理。

一、①②③都是「美國爸爸論」。難道台灣應當以美國的目標為目標?難道美國的目標應當高於台灣的目標?

二、賴清德當然應該反對中共片面主張「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中框架/一個中國原則」,但他更必須說清楚,若出任中華民國總統,他是否維持及認同「憲法一中的一個中國」及「憲法一中的一國兩區」。

「一個中國/一中框架/九二共識」,皆涉及兩岸在話語定義權上的爭議。賴清德如今的立場是,堅決肯定中共「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原則」,卻根本棄絕己方在「憲法一中/一中各表」上對話語定義權的應然爭執,這當然不應是中華民國總統的正當立場。

三、賴清德所稱的「一中框架」並非建立在「中華民國憲法一中」的架構上,而是建立在「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台灣與中國互不相屬/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台獨思維上。即以他經常引據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言,若依據「憲法一中」的法理,此說應當仍可視為「一中各表」;但賴清德既主張「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台灣與中國互不相屬」,這就脫離了中華民國憲法,而是台獨。

四、兩岸對峙,台灣必須「倚美」,而美國也必然會介入台海。賴清德的路線是「倚美謀務實台獨」,而不是「倚美謀維持中華民國」。台灣必須思考,我們是否可能「倚美謀獨」?又為什麼不繼續「倚美謀維持中華民國」?

五、賴清德強調,「台海問題是國際性,也必然是國際性的紅線,也是台灣的紅線,也是我的紅線」。什麼是國際的「紅線」?即是迄今仍然存在的國際「一中政策」,亦即「不支持台灣獨立/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其實,「務實台獨工作者/台獨金孫」賴清德,正是明明踩在「不支持台灣獨立/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的國際紅線上。

六、賴清德不斷渲染,兩岸是民主與專制的對抗,這一點無人置疑。但難道台獨真的是以民主與中共抗衡?而難道中華民國及中華民國憲法竟不能以民主與中共抗衡?難道台獨就是「民主的道路」?中華民國就不是「民主的道路」?

在《彭博》專訪中,賴清德出人意表地幾乎全盤否定了台獨,他提出了「台獨三無」,「無台獨路徑/無台獨計畫/無台獨框架」,但他卻並未回歸到中華民國的「憲法一中」,反而堅決肯定中共主張的「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相矛盾,顛倒反覆,呈現了賴清德的自欺欺人與進退維谷。

賴清德的兩岸戰略,是「以務實台獨,實現和平保台獨」,而不是「以中華民國,實現和平保中華民國」。他說沒有「台獨路徑圖」,但其實他的「台獨的路徑圖」是這樣的:

一、務實台獨就是借殼台獨。但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中華民國,而不是由子虛烏有的台灣國變過來的。借殼台獨說,我們其實本是主權獨立的台灣國,只是現在借用了中華民國的國號。這是買空賣空、鳩占鵲巢、冒名頂替、自欺欺人。

二、務實台獨就是內殺型台獨。只會撕裂中華民國,但無力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外擊型台獨),也不能改變美國的「不支持台獨」,因此使中華民國與台獨兩頭落空。

三、務實台獨就是夢遊式台獨。不正名、不制憲、不台獨公投,完全違反民主程序,溫水煮青蛙,狸貓換太子,意圖蒙混拐帶台灣人民夢遊進入台獨。

綜此,賴清德反對中共的「一中框架」,但並未回到「憲法一中」。他宣示「台獨三無」,但實際上卻操作「務實台獨/借殼台獨/內殺型台獨/夢遊式台獨」。這當然是自欺欺人,也當然是進退維谷。

賴清德應當思考:台灣可因對照「中共」而更有自尊、更安全,但台灣卻可能因逃避「中國」而更弱小、更不安全。中共非中國。因此,台灣要反對中共的「一中框架」,但必須努力持守中華民國的「憲法一中/一中各表」。

中華民國,愈「中華」,「民國」愈有力量。若「民國」逃避了「中華」的對照與承當,台灣在世界、在兩岸就失去了最大的能量,也更不安全。

「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台獨金孫」這兩種人設,其實就是兩條紅線,皆大不利於賴清德若成為中華民國總統。

他說:「我是一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在任何職位上不變。」

如今賴清德可能成為中華民國總統,他必須鄭重向內外宣示,他變或不變?

面對疑賴論,賴清德若要摘掉台獨金孫的冠冕,他應當理智而勇敢地說:因為時空環境不同(這麼好的理由),我正式宣布台獨無路徑、無計畫、無框架,亦因台獨操作已完成階段性任務,民進黨將凍結台獨黨綱及台灣前途決議文。然後,最重要的是,他至少(強調至少)必須鄭重宣示:

「我若出任中華民國總統,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憲法一中),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一國兩區)處理兩岸關係。」

賴清德一再強調,他將遵循蔡英文的兩岸路線。若是真的,他就至少(至少)不能漏掉蔡英文的這句話。這正是賴清德的紅線。

中華民國總統,應以中華民國憲法為脊梁。















開放陸客 不敵去中思維


2023-08-27 02:59  聯合報/ 邱冠倫/金融業退休(新北市)
陸委會宣布鬆綁陸客來台,除「第三地陸客來台」,更加碼宣布恢復團客,初期每天2000人次,卻有一個月的準備期,必須「視陸方回應」再確定實施日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陸委會廿四日宣布,九月一日起恢復第三地陸籍人士來台觀光,同時放寬非涉及特定高科技產業陸籍人士來台商務交流。兩岸團客觀光,雖規畫初期開放每日兩千人次陸客來台,以及兩千人次赴對岸旅遊,但需視陸方回應,再確定實施日期。

這一切仍不敵民進黨的去中思維,有如開場鑼鼓喧天觀眾引頸期盼,仍迎不來好戲登台;更坐實陸委會已完全棄絕其職責,而以仇視中國阻絕兩岸正常交流為業。一個標榜民主開放的政府並未說明為何只允許第三地陸籍人士來台,難道民進黨政府覺得來自第三地的陸籍人士會擁抱民進黨的政治主張?民進黨政府開放有限,顯然對兩岸觀光大幅開放之好處故意視而不見,心中只有仇恨中國,不願有利民生。

「放寬非涉及特定高科技產業陸籍人士來台商務交流」一舉更將兩岸高科技競爭推向諜影幢幢的無限想像,只是這種單方面設限,不能阻擋真正的有心人士以不正當手段取得高科技,反而斷送許多產業正常交流激盪而生的共榮盛景。兩岸產業發展各有先後,近年來護國神山讓許多台灣人自滿在高科技競爭中領先,卻忽略大陸在許多產業及科技領域進步的事實,限制特定高科技產業陸籍人士來台交流,更凸顯將正常觀光及商務交流無限上綱至產業競爭,甚至因國安而須恐共。

初期開放每日兩千人次陸客來台,以及兩千人次赴對岸,這種但書在舉世歡迎陸客聲中可謂獨創。大陸近十四億人口,台灣兩千三百萬,兩千對兩千感覺就是不怎麼太歡迎,「但需視陸方回應,再確定實施日期」更將觀光開放當成躲避球丟來丟去。民進黨政府一直奢想以觀光交流為餌,要大陸上談判桌,大陸當然看穿民進黨政府的意圖,但放久的餌已經走味,民進黨政府如今只能自尋台階,拋出開放建議,本來可博得開放打破僵局的美名,卻留下但書,將原來的主動出招置於被動回應對方的窘境;若陸方未善意回應,民進黨又將再次撈到大選前兩岸交惡有利其動員的籌碼,卻讓許多期盼兩岸正常交流的民眾大失所望。

大幅度開放觀光將可能使台灣民眾重溫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滋潤,為免因去中造成台灣奄奄一息的中國情懷再次開枝散葉,民進黨政府不願兩岸大幅開放觀光;再者,民進黨政府不願台灣民眾驚艷大陸近年發展之突飛猛進,大內宣的底氣不能失去,這是政權存續的問題。

民進黨兩岸觀光政策猶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當今民進黨的琵琶行錯失開放先機,更完全不顧民眾期盼兩岸開放的希望,若問座中泣下誰最多?當是基層民眾淚漣漣。













疫後限制遊陸 類戒嚴已違憲


2023-08-27 02:57  聯合報/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陸委會規畫開放大陸團客與台灣團客每日各兩千人次旅遊,並留有「視陸方回應,再確定實施日期」的條件。圖為桃園機場搭機前往大陸的旅客。 記者季相儒/攝影


陸委會規畫開放大陸團客與台灣團客每日各兩千人次旅遊,並留有「視陸方回應,再確定實施日期」的條件,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批評陸委會在兩岸交流史上創下三個不光彩的紀錄。其實,朱鳳蓮僅能以過去經驗認為「不光彩」,未必知道其中「對台灣民眾來大陸團隊遊的限控前所未有」及「對台灣旅遊行業的管制前所未有」兩者,還涉及了違憲。

民國八十三年三月卅一日發生了千島湖事件,搭載台灣旅客旅遊船上所有人員罹難,這是兩岸交流以來首次的重大挫折。事件爆發後,由於中共不配合台灣的海基會和媒體了解真相,四月四日民間開始醞釀停止到大陸旅遊。

到了四月六日,陸委會召集相關部會及旅行業者舉行「協調會議」,決議停止刊登赴大陸旅遊廣告及招攬新團。同一天,立法院要求觀光局將大陸地區列為「高危險旅遊區」,各縣市旅行業及民間團體也紛紛發動抵制前往大陸旅遊,並已有近百赴大陸的旅遊團取消行程。

近卅年後今天,自詡捍衛自由民主的民進黨政府,竟然讓旅行業者等「開放」可招攬赴大陸的旅遊團,難道旅行業以組團方式到大陸旅遊不是憲法保障的工作權利與自由,而可任由政府單方公權力下令暫停或開放?若是如此,為什麼在千島湖事件時,當時的政府不下令旅行業暫停組團赴大陸旅遊,還要由旅行業者和民間團發動抵制?

這次暫停團客到大陸旅遊是因新冠疫情爆發,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基於防疫的需要,觀光局配合「請」旅行業於一○九年一月廿五日起暫停組團赴陸旅遊。後來因封閉國境的防疫政策,自三月十九日起,全面暫停所有組團赴國外及接待來台觀光團體。在疫情結束後,原先暫停的原因既已消滅,就無依《傳染病防治法》及《防疫特別條例》限制旅行業工作權利與自由的餘地。

然而,迄今陸委會接手續繼限制旅行業,防的當然是兩岸關係的「政治疫」。即使如此,陸委會的禁令仍需以法律為依據,且所依據的法律還須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所定,是為了「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否則,目前的限制就是違憲。

自解除戒嚴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以來,旅行業者招攬團體到大陸旅遊,本即是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所以,千島湖事件雖重傷赴大陸團體旅遊,但政府仍不能對旅行業下禁令。民進黨政府在疫情期間實施的「類戒嚴」,迄今未隨疫情結束而終止,實已破壞了憲政民主秩序。

陸委會以對等原則限制台灣旅行團赴大陸旅遊,意味了你對大陸人民專制獨裁,我就也對台灣民眾專制獨裁。對此,朱鳳蓮或許就只能竊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