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口水、鍵盤、哏圖:蔡政府三招撐醫護
◆ 聯合報黑白集/改國徽也救不了時力
◆ 經濟日報社論/掌握宅經濟趨勢 創新供需模式
經濟日報社論/掌握宅經濟趨勢 創新供需模式
2021-02-02 01:30 經濟日報 / 社論
(本報系資料庫)
新冠疫情持續至今,全球確診人數已破1億,死亡的人數也超過220萬,雖然疫苗已逐漸開打,許多國家情勢仍然嚴峻,因此台灣以外的國家,在家工作及學習已逐漸成為常態,電子商務與宅經濟也大行其道,數位轉型的速度在此波疫情中明顯加速,許多提供相關服務與解決方案的產業也因而大幅成長。
舉例而言,因疫情衝擊,大多數消費者都進行無接觸購物,盡量減少到實體店,因此消費大量移轉至線上。而為了滿足消費者這樣的需求以及運營的需要,許多實體店或者網路商店需要有跨通路銷售的能力,如電商網站、社群媒體、電商平台與實體 POS 銷售點等,在營運面也需要處理訂單與庫存、收付及倉儲物流等服務,同時也要掌握各類活動、顧客及各通路銷售的相關即時資訊,以提升營運決策品質,這樣的痛點成就了如 Shopify 這樣的電商服務廠商。
Shopify 是一家加拿大提供雲端服務的公司,民國 104 年(2015年)上市股價為17美元,民國 109 年(2020年)3月初股價約390美元,拜宅經濟之賜,不到一年,1月29日股價已來到1,098美元,市值超過千億美元,是加拿大市值最大的上市企業。不管是時尚與服裝、電子產品或者健康美容行業等的中小微企業,都可透過 Shopify 架設電子商務網站,作為通路的銷售、庫存管理、送貨服務、市場營運、建立會員制度及積分、提供客戶 AR 或 VR 購物體驗及銷售數據分析等工作,協助拓展全球市場。
又如受疫情影響,大家不再上健身房。根據美國 RunRepeat.com 的調查,全世界1萬多個受訪者有46%表示不會再回去健身房,而且已經有36%的人取消原有的健身會員。另根據市場研究公司的估計,民國 108 年(2019年)全球線上及虛擬健身市場規模為 60.5 億美元,預計在民國 116 年(2027年)達到 592.3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3%,顯然在家健身已成為健身人士的必要需求。Peloton 這家成立不到幾年的公司即在這樣的趨勢下異軍突起。
Peloton 成立於民國 101 年(2012年),創辦人民國 102 年(2013年)於美國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募集到 31 萬美元後創業。民國 108 年(2019年) Peloton 全球訂戶數約 140 萬人,隨著疫情爆發,目前已超越 300 萬訂戶。其民國 109 年(2020年)總營收約18億美元,較前一年度成長100%。
Peloton 主要是提供如跑步機及飛輪等健身器材,以及互動式健身平台。互動式健身平台包含多種線上健身課程,讓用戶於室內使用健身產品時透過專業教練及課程達到運動目標及效果,也可以透過雲端參與多人連線的健身體驗,課程內容包含跑步、重訓、自行車騎乘、瑜珈等,並以感測裝置蒐集健身數值,提供精準化的內容推薦及個人化建議給用戶。
Shopify 及 Peloton,一家是 B2B、一家是 B2C 的公司,雖然面對的目標市場不同,但其都掌握到疫情帶來的巨大商業及消費者痛點:Shopify 提供整套電商化服務,包括網站架設、行銷、支付、物流和顧客媒合工具,簡化中小微型商家開設線上商店的過程,滿足其轉換到線上的急迫需要;Peloton 則透過智慧器材搭載感測器及觸控螢幕,結合線上課程的訂閱、教練互動、蒐集數據等應用,精準掌握用戶的行為;同時透過網紅教練創造粉絲經濟,培養忠誠用戶,滿足了廣大消費者在家健身的需求。
近來因部立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讓原本因疫情管控良好而顯得有些鬆懈的國人開始提升警戒,對國內產業發展而言,若能藉此警戒將其進一步化為創新應用發展的動力,未嘗不是一個轉機。尤其若能透過軟體產業及商業服務業供需雙方的緊密合作,將線上營運需求或者合作發展宅經濟所需要的食衣住行育樂各種生活服務,讓消費者在家工作、娛樂及學習等方面都能方便滿意,相信我們也能孕育出繁榮的宅經濟產業。
聯合報黑白集/改國徽也救不了時力
2021-02-02 04:0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立法院日前通過決議文,要求內政部評估有無修改現行國徽的必要性,2個月內提出專案報告。圖/本報系資料照
由時代力量提案,在民進黨配合下,立法院通過「更改國徽」的臨時提案,要兩個月內提出報告。疫情當前、萊豬來襲,要談重大議題,怎樣也輪不到「改國徽」。時力此時出招,顯不合理,比較像放手一賭。
時代力量去年歷經路線之爭、要角出走及徐永明涉弊等風波,當年挾「太陽花學運」、「公民覺醒」成立的新政黨,早已光鮮不再。近日民內政部調顯示,時力政黨支持度腰斬,已低於不分區門檻。時力不甘只當「小綠」,卻又不敢監督「大綠」,政黨角色模糊。
在野黨的天職就是監督執政者,去年底的萊豬表決,時力也曾與其他在野黨並肩合作反萊豬。但時力無意認真監督執政者,矛頭卻不時對準在野的國民黨,忽而又走「比民進黨更民進黨」的路線,「改國徽」提案就是具體例證。
國旗、國徽都是法定,時力不敢用法案對決,只敢用臨時提案處理,足證它只是想炒作一下。民進黨立委雖不得不支持此案,行政部門卻覺得棘手,持保留態度。行政院說改國徽是「高度政治性議題」,內政部則說「非內政部能獨力完成」,潑了時力兩盆冷水。
時力不思在政策上好好監督,只想炒高一下意識形態問題,終難擺脫「小綠」之譏。如此白忙一場之後,仍救不了自己。
聯合報社論/口水、鍵盤、哏圖:蔡政府三招撐醫護
2021-02-02 04:06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部桃醫護扛起國門防疫第一線的重責,卻未受到應有的尊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部立桃園醫院院內感染連日掛零後,又驚傳四人確診,並擴及另一家醫院。其中,一名部桃護理師一家七口竟出現六人確診,家中長者並在確診當天旋即病逝,讓人哀傷。部桃管理的小縫隙變成大破口,甚至穿透防火牆進入社區,顯與指揮中心第一時間隔離研判失誤有關。就算政府將首批疫苗優先提供該院醫護施打,也只能說是遲來的防護,無法補償他們的創痛。
部桃疫情爆發後,蔡政府全力為自己辯護,並將外界的質疑和建議都打為「不挺醫護」,全力圍剿;另一方面,則透過府、院、黨、網塑造「撐醫護」的溫情形象。有部桃醫護聲稱,他們一年來因病人減少遭變相減薪、防疫津貼也受到刁難,對外更被下了封口令。部桃醫護扛起國門防疫第一線的重責,卻未受到應有的尊重,如今又被政府當成掩護失職的人肉盾牌,情何以堪。
部桃與其新屋分院是收治新冠患者的專門醫院,戍守國門最前線,機場入境出現症狀的旅客也都直送部桃。但直到最近,外界才得知部桃竟收治了全台五分之一的新冠病患,最高紀錄一天甚至曾收治卅多名確診病患。醫護人員承擔的壓力與風險,外界難以想像。
過去一年來,蔡政府在享受防疫有成的光環時,這群在前線扛起抗疫重擔的醫護戰士卻未得到同等的重視與資源。最近疫情再度告緊,部桃收治的患者從占全台八分之一升到五分之一,負擔愈來愈重。首位染疫的醫生,既要照顧確診病患,又在值班時接觸一般病患,足跡才會遍布全院紅黃綠區,因跨科支援而造成病毒擴散。事後從確診病例分布看,醫院分艙分流和感控管理早已破功,顯示該院收治這麼多確診病患,已超過其人力負荷。然而,陳時中卻以醫療量能充足為由,不斷放人進來。
由於部桃是新冠專責醫院,一年來一般病患減少,導致原本依賴業績獎金的醫護人員形同變相減薪。據稱,該院有門診護理師協助新冠病毒篩檢,去年卻只領到一千五百元防疫獎金。部桃醫護長期處於照護高壓又缺乏資源下,日久必然疲乏,產生防疫破口,並非偶然。
在院內群聚感染擴大後,該院院長發出公開信,表示醫護「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話雖如此,但政府給了這些戰士多少武器作戰?陳時中個人盡享抗疫光環,但衛福部作為部桃主管機關,又為抗疫醫護爭取了什麼?外界只看到,當疫情好時便往自己臉上貼金,疫情上升時就拿醫護當人肉盾牌,動輒將外界的質疑導向「不挺醫護」,以情緒勒索方式轉移自身之失職。
這場疫情,更令外界看到台灣防疫的漏洞,尤其篩檢能量被打出原形。部桃爆發院內感染時,陳時中第一時間宣布全面篩檢兩千五百位醫護及外部人員,次日卻大幅縮小為四百人,令醫護惶惶不安。陳時中的急轉彎,可能原因是國內檢驗能量根本不足,也始終未曾做大規模作戰的準備。此外,感染科醫生呼籲政府應提供一線醫師快篩工具,以便盡快篩出輕症患者;但這些工具始終闕如,衛福部卻不以為意。
說穿了,蔡政府高呼「撐醫護」,不外三招:一是翻過去和平醫院封院的舊帳打口水戰,二是利用側翼網軍帶風向圍剿質疑者,三由小編製作哏圖宣示「與醫護同在」。如此便宜行事,對得起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嗎?
桃園發生兩醫院感染危機,部桃護理師一家六口染疫,但蔡政府卻只有口水、鍵盤、哏圖三招,這撐得起疫情防火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