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日 星期二

【專家之眼】面對英申請加入CPTPP 蔡政府只有「棄」機

◆  【專家之眼】面對英申請加入CPTPP 蔡政府只有「棄」機
◆  【專家之眼】避免對疫苗有過度期待 才能換得美好將來

◆  【專家之眼】蔡對內神勇 對外軟弱只能共赴「晶」難?
◆  【專家之眼】共軍模擬攻擊美艦?操弄國安資訊適得其反







【專家之眼】面對英申請加入CPTPP 蔡政府只有「棄」機


2021-02-02 17:39  聯合報 /   楊穎超/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英國脫離歐盟滿周年,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圖為英國首相強生。 路透


在脫歐一周年之際,大西洋島國英國卻於2月1日正式向「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提出入會申請。如果成功,將成為自貿區內其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經濟體。

此新聞又炒起台灣的國際經貿熱外交部發言人也隨即指出,我國樂見 CPTPP 正式啟動新成員申請加入的機制,這也將提供我國加入參與的契機。但因為內部準備不足與民氣高張的影響,其實蔡政府應該不會樂見這個如此快到來的契機,這種重視宣傳卻不務實的作法真是要好好修改一下。

CPTPP 的前身是《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歐巴馬時代曾力推由美國建立,其中有部分是為美國量身定制的條款,也被視為對抗中共經濟崛起的產物,該協定所追求的是「高品質、高標準」的廣泛自由化貿易。不過,在民國 106 年(2017年)川普上台後,隨即簽署行政命令退出 TPP,主導地位便落在區域內經濟規模最大的日本身上,並改稱為 CPTPP,於民國 107 年(2018年)底正式生效。

雖然會員國還有些領域則未開放,比如日本的稻米產業加拿大的乳製品業,但參與 CTPPT 最關鍵好處是,成員國之間可以更大程度地進入對方市場,降低或取消 95%關稅

這個協定對以外貿立國的我們來說,當然重要,尤其對各項經貿協定幾乎處處碰壁的蔡政府來說,更是重要。然而,要加入這個協定,要考量幾個跟台灣有關的問題,而這些問題,蔡政府似乎都並未處理:一、為什麼協定被視為對抗中共經濟崛起的產物?二、為何川普要退出?三、日本核食要不要開放進口?

對於問題一,協定被視為對抗中共經濟崛起的產物,是因為中共會大幅補貼國內產業,並且使用各種關稅或非關稅手段促進對外貿易優勢,所以當初美國就用「高品質、高標準」的規格讓中共無法加入,雖然前日中共也高喊要加入,但決心與能力如何?外界都在觀望。那麼,我們對農業、傳統產業的補貼及保護手段怎麼取捨?而面對經濟受害者(例如近年漁業治理的問題)的抗爭,政府又怎麼應對?

面對問題二,自由貿易會造成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這就是貧富差距的問題了。川普能夠在這幾年獲得那麼多的支持,就是因為美國一般人民的積怨已深,川普某種程度代表的是美國經濟弱勢的聲音。台灣貧富差距越形擴大,雖然不到美國的離譜程度,但也早就形成年輕人窮忙、少子化的困境。所以加入之後,我們怎麼因應貧富差距更加擴大的趨勢?蔡政府對解決少子化的施政做為,是現在年輕人嘲笑的對象之一,想要加入這個協定,平衡貧富差距的措施在哪裡?

再來問題三,經濟部長王美花去年底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談到 CPTPP 時,說台灣籌備多年,至今仍在「向會員國表達興趣」階段,到最後的「完成入會」還有一段距離。外界多預期,目前 CPTPP 主導國日本對台灣未開放福島5縣食品進口頗有微詞,台灣若要加入,日本是最大阻力。

蔡政府現在就對開放萊豬忙得焦頭爛額了,可還敢碰觸核食議題?目前民進黨政府應該在觀察最近罷免案與反萊豬公投案的風向,加入 CPTPP 恐怕不是蔡政府目前最關心的事。如果這個風向被帶起來,核食議程更是不知被排到何時。外交部所稱的「契機」,根本是蔡政府要放棄的機會。

外貿是中華民國的生命線,也都說加入 CPTPP 是勢不可擋的趨勢,我們很無奈內部政治考量延遲了解決問題的時機。無論如何,在將來終於可以申請加入的階段,政府怎麼做好準備,讓可能受害者得以安身立命,使貧富差距不會越形擴大,我們希望能看到政府的超前部署。










【專家之眼】避免對疫苗有過度期待 才能換得美好將來


2021-02-02 08:38  聯合報 /   盧信昌/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
我國能否順利取得疫苗,國人極為關切,衛福部長陳時中抨擊世衛組織不夠力,疫苗被歐美大國超買壟斷。圖/指揮中心提供


關於美方能否協助台灣取得或是授權生產新冠疫苗,配合口罩大外宣之下的台美友好,傳聞和想像由來已久!即使在距今約半年前,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兼程趕赴台北賓館,參與前總統李登輝的喪禮弔唁,當時即已明確澄清並沒有這樣的美好連結。

該衛生部長來台的一個星期之前,陳時中部長跟媒體表示:「… … 交流防疫措施、全球衛生合作以及美台夥伴關係。… … 視同將台灣列為全球醫療設備及關鍵技術的可靠供應者,對台灣在衛生及醫藥上有很大的助益。」同一份報導另提及在疫苗方面,「高端、國光已相繼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新冠疫苗技術授權,聯亞生技集團總部設在美國,與美有多項研發合作台康有望獲國際大廠授權生產新冠疫苗,在國際疫苗供應鏈將扮演重要角色。」

最近,海外媒體瘋傳車用晶片全球大缺貨台灣政府的外圍智庫更喊出了要以車用晶片換疫苗的戰略。究竟是在美國更換領導梯隊之際,於台美關係前景未明的陣前叫戰?抑或配合海外傳聞的將計就計呢?同一時間,衛福部長親赴談話性節目,改口抨擊世衛組織不夠力,疫苗被歐美大國給超買壟斷!

無獨有偶,本週一剛開始即再次有報導傳開,指證歷歷的說明在美方協助之下,將有十萬劑疫苗在三天內趕送台灣;就連施打的優先順序以及交遞疫苗的航空公司,都有做明確交待。但這樣接二連三的拉高民眾期待,不論是汽車廠據傳會缺晶片,都得跟台灣政府和半導體產業,連線視訊來做請託!抑或阿中部長真夠力,才上節目批評 WHO,立馬就有十萬劑疫苗趕赴台。

這等在社媒圈內,周一凌晨即開始發酵的談論高潮,隨著台北股市開盤,瞬間拉抬半導體與電子類股的股價;而這兩類佔去市場權值約一半高的產業,正是既口罩之後,台灣大外宣再次找尋找到的新標的

主事機關衛福部則緊急在盤中召開記者會,發言澄清不實報導的影響交通部民航局也發聲明,就關於冷鏈裝載的當日會議,是原本早已排定好的。大抵讓整起的傳言發展,有了完整輪廓!不過,倒不失為是一起意外喜悅。

一方面,藉機誘出了看空的力道與測試台股的有效支撐;這對於投資人的持股信心與台幣升貶的壓力,都有做成再確認。其次,過去半年來,關於國產疫苗的授權可能,與其過度期待而有期望落差,還不如好好守住邊境和民眾自主的有效管理。於全球化的走緩區間,穩健投資與心志的精進奮發,遠比盲目的樂觀或悲觀,以及頻繁的資產調節,更具有未來性。

最後,於社媒假消息當道的今天,看、停、聽的自我修持功夫,是一定要有的;尤其年關將近,平安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