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房市健康化 別影響危老都更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高層只顧分派職位,誰關心台鐵沉痾
◆  聯合報黑白集/司法正義靠網紅?
◆  經濟日報社論/房市健康化 別影響危老都更








經濟日報社論/房市健康化 別影響危老都更


2020-10-24 00:4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我國房市確定連續兩年回溫,最近國內政壇的一個熱門話題是:政府要不要打房?雖然央行副總裁陳南光與財政部長蘇建榮先後釋放了政府打房的訊號,但央行總裁楊金龍對此事踩了煞車楊金龍在回應立委詢問是否要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應對房市過熱時,他不認為現在是適合的時機

楊金龍的談話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第一,楊金龍並沒有否認國內房市已有過熱的跡象,因為央行下半年已盯上了此事;第二,楊金龍認為現在不應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是因為還在疫情中,台灣經濟表現即便較其他國家佳,但還沒到可以鬆口氣的時候。若從這兩個角度來看,包括央行在內的財經部會,必然會對房市過熱一事出手,只是出重手的時機點不是現在

今年房市轉熱是由幾個客觀因素所造成,首先,房市在民國104年(2015年)達到近年波段高點後開始回落,經歷民國105-107年(2016至2018)三年的沉潛後,民國108年(2019年)房市已看見明顯的復甦跡象。今年初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原本外界還預期會讓房市跌一跤,但持續探底的利率、國內緩和的疫情與台商回流潮三個因素結合,讓今年房市表現更勝去年,引發國人對房市彈升的擔憂與不滿。

蔡政府在民國105年(2016年)贏得總統大選,其中一個原因是攻擊馬政府任內的房價飆漲問題,成功地吸引了反高房價的民怨目光今年房市的上漲讓民怨再度累積,外界對囤房稅、建案高公設比的討論度很高,即反映了這股民怨正在醞釀蔡政府對此不可能視而不見,所以包括財政部、金管會近期陸續釋放了打房的信號,只要房市繼續彈升,政府就會真正出手,而不僅限於目前的口水打房

我們樂見政府採取手段讓國內房市健康發展,但我們要提醒政府在控管房市時要有更細緻的應對措施,其中特別重要的是都會區危老建案更新近兩年開始有了顯著進展,如果打房措施全面性展開,很有可能打擊到危老建案更新的意願,不利於官民合作推動防災型都更。

從央行的報告可以看出,今年房市的表現是南熱北溫,中南部房市因為台商回流、台積電擴廠等效應,房價漲勢明顯優於北部。北部是危老建案推動的熱區,目前全國逾30年的準老屋已近半數,超過40年甚至50年的超高齡建築高度集中在北部地區,雙北尤其是老屋的「重鎮」。今年雙北的危老屋重建頗有進展,除了官方的獎勵支持,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房市回溫,提升了業主推動危老屋改建的意願。

過去國內許多學者已警告,北部地區因為斷層、消防等因素考量,危老屋的公安隱患愈來愈高,推動危老改建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政府一旦實施打房措施,除了要精準地針對投機客、炒房客下手,避免波及到危老都更族群,在周邊配套上,像是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時,也要慮及避免讓危老屋都更遭到池魚之殃。

國內房市有幾個根本問題短時間內難解,像是不動產的持有稅負低囤地與囤房成本低,這部分的改革並非單純的財經議題,而是歷任政府都難處理的政治問題。所以過去多次房價出現飆漲,這個根本問題未解,採取的治標手段都難讓國內房市合理健康的發展,最終還是得靠供過於求的市場機制讓房市硬著陸

未來一至三年包括我國在內,因考量疫情因素影響,極可能繼續維持低利率的環境,以振興經濟發展,這是國內房市短期內欲小不易的根本因素,若明年房市仍繼續維持今年發展的勢頭,政府必然會真正出手打擊,建議政府必須有短中長期的因應措施,不能等到房市投機氛圍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才出手,且在推動房市健康化的同時,也必須兼顧危老屋改建的目標。













聯合報黑白集/司法正義靠網紅?


2020-10-24 02:51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今年司法院的宣導經費僅區區一千萬元,但為了迎接三年後才要上路的單一制度,明年卻一口氣編了一・二億元。記者王宏舜/攝影


蔡政府花錢買廣告行銷政策已上了癮,農委會、衛福部皆其中高手,沒想到這個風氣竟然也傳到了司法院立法院正在審查明年預算,細心的在野黨立委發現,司法院明年編列了足足比今年多十倍的經費,要用來行銷司法政策,尤其是三年後將上路的國民法官法》。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司法院的宣導經費預算表洋洋灑灑,宣傳媒體從電視、網路、廣播、平面、電影包山包海,並將開發手遊、桌遊、AR等遊戲形態,還要和網紅合作宣傳這是司法人的腦袋變新、變靈活了嗎還是蔡政府真的相信有宣傳、有效果」,連司法也不能例外

今年司法院的宣導經費僅區區一千萬元,但為了迎接三年後才要上路的單一制度,明年卻一口氣編了一・二億元。照這樣十級跳遞增下去,未來要花多少錢宣傳?基本上,司法要建立公信,必須靠全體法官無私、不苟的公正判決,才能建成司法正義的堡壘。現在,司法院卻想靠廣告行銷來征服民心,要藉毫不相干的網紅或手機遊戲來推動新制度,這到底在想什麼

台灣最近幾起判決,弒母剁頭的逆子被判無罪,直播殺妻女的凶手被認定「有教化可能」;這樣的審判,民眾豈可能信任司法?而司法院竟以為正義可藉由金錢行銷達成,這也太侮辱百姓了吧










聯合報社論/高層只顧分派職位,誰關心台鐵沉痾


2020-10-24 02:55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普悠瑪翻車事故才剛滿兩周年,台鐵台中成功站出現44公分斷軌,險釀重大事故。記者黃仲裕/攝影


普悠瑪出軌翻覆事件剛滿兩周年,台鐵又爆出斷軌事件,三年來高達九件更離譜的是,三月已發現成功站軌道斷裂,卻不立即更換五月間斷軌擴大至四十四公分,站務人員卻未落實通報,還讓兩列火車快速通過,罔顧乘客安全交通部長林佳龍為此震怒,下令提高懲處層級,並要求國家安全運輸調查委員會下月提出報告

斷軌事件之所以曝光,是時力立委陳椒華在立院質詢時揭露;林佳龍對此事一無所悉,他對台鐵欺瞞之震怒可想而知。陳椒華還說,台鐵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即買了新巡軌車,但迄今未驗收通過因此,台鐵只能繼續使用過期十年的老巡軌車檢查鐵軌,可能無法有效發現問題新巡軌車購入四年還未能完成驗收,這想必也是林佳龍不知道的事實但人們更好奇的是,鐵路局長張政源知道嗎

一般民眾都了解,高層光會「震怒」是沒用的,要認真面對問題並切實找出對策,才能徹底解決。否則,你震怒你的,他苟且他的,台鐵的沉痾宿疾、士氣低迷將依然故我。然而,即使發生了普悠瑪翻覆那麼慘烈的傷亡事故,人們依然看不到台鐵振作或改變的跡象

更讓人扼腕的是,本月廿一日是普悠瑪事故兩周年,運安會原訂十九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最終調查報告,卻一度以怕家屬傷痛為由喊卡,要改為上網公布。號稱是「國家級」的調查機構,對於一件重大事故的調查結果,運安會如此支支吾吾、遮遮掩掩,這是害怕揭露的真相太難看,還是擔心調查結果不符政府高層的旨意更可議的是,運安會向受難者家屬說明調查結果,還要求他們簽署保密條款」;這種作法,完全是官府衙門的欺民手段。依照《運輸事故調查法》規定,有保密義務的是調查人員及其主管,而非被調查訪談者運安會的行徑,完全沒有一個最高調查機構的氣魄

台鐵人力不足,事故頻頻,是存在已久的問題;但多年無法改善,原因何在?這個問題,也許可以從交通體系的人事任命,找到蛛絲馬跡張政源之所以出任台鐵局長,是因為擔任台南市副市長任內,被時任閣揆的賴清德拔擢出任交通部政次三個月後普悠瑪事故發生,他被調任台鐵局長張政源早年固是台鐵基層出身,但離開已久他回任局長後更關注的卻是火車站設計之「美學」,而非安全及服務品質包括今年的斷軌事件,他對司機員與調度員的通報誤差似不以為意,也未積極處理

再往上看,林佳龍本身亦無交通專業背景,他是因為台中市長選舉失利,卻幸運被召進內閣任官。一年多來,他對務實的交通改善著力無多,他的全部興趣都放在交通大建設」,包括高鐵南延屏東、高鐵北延宜蘭,乃至東部快鐵計畫,宣稱要讓台東到台北只需兩個多小時這些,都是好大喜功的建設,至於一般道路安全的提升,他興趣缺缺林佳龍的前任部長吳宏謀情況也類似,他三年內換了四個職位,只因為他是陳菊在高雄市府任內的人馬,所以政府非要為他安排職位,卻不問他實際表現如何如此走馬燈式的高層人來人去,怎麼可能深入了解台鐵的問題並對症下藥

近年蔡政府用人唯黨、唯私的情況益形嚴重。各種職位在黨內派系的四面索求下,愈來愈不顧專業條件,且從政務官層次的職位一直吃到機要職務其結果,政務官官場過客般來去,做不好還可以愈升愈高看在一般事務官眼中,誰還會記得專業和責任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