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大鈔招誰惹誰?/星期透視/七危機罩頂 五二○難有慶祝行情

.給中共面子 創造新底線
.走一條台灣的藍海活路
.名家縱論/大鈔招誰惹誰?
.星期透視/七危機罩頂 五二○難有慶祝行情
.「從陌生到熟悉」 牽孩子踏出勇敢第一步
.女兒從軍去 一身嬌氣變勇氣…
.立委學蘇軾 惟願孩兒愚且魯?
.AlphaGo和大叔大媽 能並存職場
.畫中有話/等待新氣象
.土國安全亮紅燈 不宜旅遊投資
.學日本 推廣逃生包



名家縱論/大鈔招誰惹誰?


2016-05-15 02:24 聯合報 陳沖

八○年代到美國出差,購物時用百元美鈔,結果不是被店員拒收,就是被反覆檢視,相當尷尬,其實這也難怪,對一天營業額不過二百元的小店家而言,如收到一張大額偽鈔,這一天就做白工了。
近幾年陸續都有報導指出,我國央行內部所設提款機,自動提供兩百元及兩千元鈔券,但央行同仁持兩千元鈔票在外消費,常被打回票,雖然央行上下努力推廣使用大鈔,但成效有限,除法院交保或前第一夫人指定外,外界的接受度不高。
先進國家大額鈔券,面額價值不一,目前除正逐步淘汰的新加坡萬元券外(約台幣廿四萬),價值最高的應是瑞士的千元法郎券(約台幣三.三萬),再來就輪到五百元歐元。本年二月上旬,一周內,先是渣打銀行前執行長桑斯(Peter Sands)主張五百歐元、一千瑞郎及一百美元應停止發行,而且呼籲各國央行聯手不要發行面值超過五十美元鈔票;接著美國前財長桑莫斯也呼應,主張要kill百元券,最後連歐洲央行總裁也表示要檢討五百歐元的發行,並依歐洲財長會議建議,於十天前宣布研究結果,往後將不再印製五百元鈔券。大額鈔票究竟是招誰惹誰了?
桑斯的主張,其實不新奇。因為大鈔在歐美,日常生活使用不普遍,一旦出現則多涉及犯罪。以歐元為例,五百元券占發行量三十%的價值,但有五十六%的歐洲人從未看過,其使用據推測可能均與販毒、人口走私、軍火交易有關。至於瑞士法郎千元券,甚至占整體鈔票的六十%,但商店一般都敬謝不敏,而且相當千萬美元的瑞郎只有十一.四公斤,一個中型手提箱即可解決,輕便又匿名,成為黑市交易寵兒。二○一四及一五年先後落網的北美毒梟,家中均搜出兩億美元上下現金,二○一二年在西班牙開店千家專售仿冒品的華人被逮,住處亦搜出一千兩百萬歐元現金,事後起訴罪名之一,即為每年洗錢超過三億。桑斯及桑莫斯均認為,停止發行大鈔,只會影響非法交易,合法交易完全不受干擾。
當然有不少人持不同意見,停發大額鈔券或許可以增加犯罪者的成本或困難,但不能阻絕犯罪。英國警方分析報告,雖指五百歐元鈔券,僅百分之十用於合法交易,但也顯示,確有人習慣使用大鈔。何況二○○二年歐元發行時,決定將最大面額定為五百元,一方面有印刷成本考量,另一方面也為因應當時德國一千馬克及比利時一萬法郎鈔券的轉換。尤其在德國,使用現金的人口在歐盟中相當突出,甚至有媒體還發起反對停印五百歐元運動,憲法法院前院長Papier也是現金愛用者,聲稱停印大額鈔券有違憲顧慮,這次ECB打算停發,不知是否會引發一場有趣的訴訟?
歐盟當年發行五百元鈔券,當然是配合部分民眾消費習慣。其實大鈔確有其方便性,適當的大面額鈔票,便利攜帶,順暢交易,並非一無是處。不過,人類過去經驗也顯示,超高面額鈔票也是惡性通膨(hyperinflation)的徵兆,例如七年前辛巴威曾發行一百兆面額大鈔,也就是一後面有十四個○,之後果然惡性通膨、幣制崩解,鉅鈔更一文不值。
記得早年,台灣每次提高鈔票面額時,如同他國經驗,都引發是否帶動通膨的疑慮,但反過來說,停發大額鈔券,也不會平抑物價,民眾消費模式及付款習慣,才是關鍵因素。隨著人類社會建立各種電子支付系統,無現金社會指日可待。甚至今年俄國及中國都宣布,要專案研究數位貨幣的發行,都將威脅大鈔的施展空間。然而也有許多人權維護者,已串連反對停發大鈔,其基本立論,認為如減少大鈔的趨勢持續下去,可能會變相促成大小交易都被追蹤的社會,而且無現金社會,也會增加公權力對民眾交易隱私的窺探與干涉(pry and meddle)。
中央銀行努力推廣的兩千元鈔票,雖然超過所謂五十美元的水準,但這僅涉及國情與專業的判斷;倒是大鈔牽出的人權問題,恐怕兩難。停印停發固然有人權問題,但因鈔票是Legal tender(法償),國人不得拒絕,續印或提高大鈔面額,也會有強人接受的人權問題,只能怪說: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作者為總統府資政、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星期透視/七危機罩頂 五二○難有慶祝行情


2016-05-15 02:24 聯合報 趙建民/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準總統蔡英文就任在即,但一連串具有國安高風險的警訊紛至沓來,加冕喜悅無法集氣,國人屏息以待。
五月六日,拭目已久的WHA邀請函終於寄達,但和過往不同的,是邀請函上加註「一中原則」和聯合國排我納匪案的二七五八號決議文。新政府毫不猶疑,豪邁接受了馬政府過去八年都不敢接受的「一中原則」,還承受重提台灣被驅逐出國際衛生組織決議文的羞辱。蔡英文處裡中華民國主權的態度,讓人目瞪口呆。
三月十七日,非洲甘比亞在與我斷交近三年後,宣布和中國大陸建交,是否意味兩岸外交休兵的結束,外交海嘯即將到來?舉世矚目。
四月十三日,涉入肯亞電信詐騙案的四十五名台灣人,在陸方不顧兩岸在二○一○年簽署的司法互助和共同打擊犯罪協議的情況下,事先不知會我方,也不讓人犯帶回台灣審判,馬政府好不容易爭來的司法主權,一夕間泡湯。
四月十九日,在比京布魯塞爾舉行的國際鋼鐵會議,台灣以對話夥伴的身分獲邀,卻遭主辦國以我方出席層級不夠為由,驅逐出場;五月六日,前副總統呂秀蓮稱,最近打算赴泰、澳、紐訪問遭到杯葛,未來兩岸是否重回外交戰場,令人不安。
四月九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一改過去兩岸協商決定台灣入會說法,改稱必須「通過中國財政部代為申請入會」,未來台灣加入東亞區域經貿金融整合機制想望,恐怕落空。
五月十日,工商團體表示,許多大陸省市委書記訪問團紛紛趕在五二○前消化行程,未來兩岸官方交流難以樂觀,將倒退至純民間交流。
三月以來,大陸遊客已明顯減少,對新政府經濟成長保一努力,不啻雪上加霜,民間學術交流也已出現障礙。
上述外交和兩岸關係的七大危機,直指民進黨最為強調的主權問題,陸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出手精準,以瓦解民進黨「守護主權」的形象。
蔡英文在三個月內,將馬政府累積八年的兩岸和平紅利消耗殆盡,競選期間的最大承諾—兩岸和平穩定現狀,等同提前跳票。六月蔡總統是否能順利參加巴拿馬運河拓寬通航典禮?台灣在歐洲的唯一邦交國教廷是否斷交?年底參加APEC年會領袖代表是否有變?九月舉行的國際民航組織大會,是否重演WHA戲碼?危機將接踵不斷,財經內閣也將流於危機內閣。
事實上,新政府面臨的主權困境,不僅來自中國大陸,兩岸政治問題無法解決,也連帶牽動台日之間的領土爭執,弱化了我方在主權方面的立場。三月台日就漁業協定舉行第五次協調會,日方態度轉趨強硬;先前,日本在沖之鳥礁拘捕並懲罰我國籍漁船,民進黨非但不支持政府強勢護漁、還批評派艦護漁的舉措,可見該黨在主權問題上左支右絀的困境。
一向把對主權視為神主牌的民進黨,在野時把「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批評得體無完膚,於今尚未執政,卻已接受傷害更大的「一中原則」,是何邏輯?難不成和其他的政策主張相同,「捍衛主權」其實並非該黨的核心價值,而是另外一個通往執政的工具?假如連這個核心價值都能輕易棄守,還有甚麼價值是恆久不變的?
蔡英文五二○講話最關鍵的內容,不是是否接納「九二共識」,而是誠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