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專家之眼】中共紀念抗戰為凝聚威懾人心 對兩岸呢?(白露)

◆  【專家之眼】中共紀念抗戰為凝聚威懾人心 對兩岸呢?(白露)
 
◆  【專家之眼】談談炒作東沙鑽油平臺「越界」案(十五)
◆  【專家之眼】教師荒下的教育困境與改革契機(十三)
◆  【專家之眼】英國政府想錢想瘋了嗎?啥是留學稅?去兵(十一)
◆  【專家之眼】2025 北京九三閱兵的多重意義









【專家之眼】中共紀念抗戰為凝聚威懾人心 對兩岸呢?


2025-09-07 06:43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中共最近舉辦一系列紀念抗戰活動,高潮是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及閱兵式。圖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等登上天安門城樓,和抗戰老兵代表握手致意。(新華社)


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剛過,歷史正以奇特姿態展現其重要性。中共最近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高潮是三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紀念活動」及閱兵式舉辦活動目的多方面的:向內凝聚民族意識、向外威懾對手;然而,對兩岸來說,活動除了有威懾台獨意味外,還有團結人心效果嗎?本文認為,辦活動者背後堅持立場,把兩岸議題應能放軟團結眾人立場變得更硬,似乎暗示主事者眼中,歷史比未來更有重要性。

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抗戰意義非比尋常,尤其在當前兩岸局勢阢隉時刻,紀念起來更有意義。國人曾為抗戰付出血淚代價,但在另方面,國民黨今年發布的抗戰紀念影片亦指出:80年前,中華民國政府宣告抗戰勝利,這是中華民族,在世界歷史最為光輝榮耀時刻。對比綠營政府給台人建構殖民史觀,當代要處理這麼讓人具有複雜情緒的一場勝利紀念,其實有很多發揮空間

北京對此已透過閱兵國際呈現當代中共高光時刻了。而在兩岸部分,如果真具有大政府自信,應可如過去談論抗戰,曾經肯定國民黨正面戰場貢獻立場兼容不同認同者分享自身榮耀,藉以達到團結效果。但此次執行起來,卻出現了與過去不同方式。

在閱兵當天演說的歷史回顧部分,習近平表示:「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取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完全勝利」。由於當年領導抗戰國民政府並不使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名詞,中共也確實在敵後發展,習的說法或可解釋當年中共影響下的抗日作用

然而,在前期邀請階段中共部會說法似乎逐漸調整立場,最後幾乎沒留下各自解釋餘地。他們在7、8月時提到「中國共產黨領導開闢敵後戰場和國民黨指揮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戰略局面」,甚至包括過去立場較強硬的國防部,8月27日卻出現不同說法:「中國共產黨以卓越政治領導力正確戰略策略指引中國抗戰前進方向堅定不移推動全民族堅持抗戰團結進步。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鬥抗日戰爭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全民族抗戰中流砥柱」。後面說法把領導最前線概念都包含進去了,本來預計九月到訪的台灣客人與樂觀其成政黨領袖,聽到如此論述,不知有何看法?

這就給人檢視台灣客人之所以要去的理由了。例如9月2日去北京的洪秀柱女士,對民進黨政府抹滅歷史記憶評論是很有見地的。然而,她也提到「中國國民黨是推翻滿清創建中華民國政黨身為曾任中國國民黨的主席,我有責任延續這段抗戰精神。此行只為傳承歷史真相,只為向英靈致敬」。

不知道提及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洪女士,提到黨是推翻滿清創建中華民國政黨,為什麼不在紀念抗戰場合交代一下黨抗戰角色?當時蔣中正著名的「最後關頭」演說,所傳達的,就是即便追求和平,還是有底線概念。她所提到的抗戰精神,有沒有包括這個部分?而她說此行「只為傳承歷史真相」,當她面對不同歷史描述眾多媒體場合,她又怎麼不卑不亢傳承真相

總結言之,抗戰已經過去八十年了,但先輩在戰場上流的血淚犧牲,仍讓同民族聞之動容不已,尤其此事曾經承載國共第二次合作經驗,本是可以透過多角度敘事推進兩岸和平共榮想像,結果看台媒相關評論,並讓客人不得不面對回應,卻似乎不盡人意?連80年前的歷史敘事都還需要更多的兼容並蓄未來兩岸追求心靈契合合作,恐怕還待有魄力遠見領導多多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