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善二度就業者的意外回報
◆ 機車貨物稅降2,000元 衝擊交通淨零轉型
◆ 心誠迎鬼月 香爐見端倪
◆ 核三公投就是民意普查
◆ 川普批綠能 台灣應正視光電環境風險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汗與淚交織的定目舞台劇
◆ 慰留教長 能救信任危機?
◆ 限制計程車進入機場是雙輸政策 問題不會因拖延而消失 2025-06-13 00:00
◆ 審慎管制輔以自律機制,促進融資租賃業與企業共榮 2025-05-21 00:00
◆ 用腳投票!是誰綁住外送員的雙腳? 2024-12-20 10:00
◆ 保障勞工權益與併購競爭審查:雙軌權責,一個共同目標 2024-12-02 10:42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2024-10-24 00:00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汗與淚交織的定目舞台劇
2025-08-26 00:00 聯合報/ 趙坤茂(作者為台大資工系教授)
日前在檀香山和首爾兩地,各自觀賞了兩場名聞遐邇的定目舞台劇,依序為檀香山演出的「Auana」(太陽馬戲團)和「HĀ: Breath of Life」(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以及首爾演出的「亂打秀」(NANTA)和「塗鴉秀」(The Painters)。
在數位科技的加持下,各式各樣的多媒體裝置突破了語言障礙,營造更具視覺衝擊力的沉浸式表演空間。五光十色的多維度舞台,除了能讓表演者詮釋更具深度及廣度的戲劇情節外,也能讓觀眾產生新穎獨特的感官體驗。筆者野人獻曝,茲摘述各個舞台劇的觀後心得,以饗讀者。
「Auana」是太陽馬戲團在檀香山推出的最新劇目,劇名源自夏威夷語,意為「漫步」或「打破常規」,蘊含夏威夷傳統的冒險精神。該節目融合雜技、草裙舞、空中表演、喜劇、現場音樂和水上表演等驚險刺激元素,引領觀眾漫步於夏威夷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傳統。舞台上國際及本土藝人的精湛表演,直讓人讚嘆其多元文化的藝術風格,以及驚心動魄的特技橋段。
「HĀ:Breath of Life」是在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演出的傳統舞台劇,以太平洋島民為主題,融合火舞特技、數位動畫和環繞音效,歌頌關於生與死、情愛與家庭、悲劇與勝利的太平洋島嶼傳奇。卅多年前,筆者也曾造訪該半露天舞台,彼時劇目為「MANA!The Spirit of Our People」。雖然劇目不同,但在觀賞舞者賣力演出的草裙舞及火舞秀時,依舊感動得熱淚盈眶。
「亂打秀」是一檔廣受歡迎的韓國無話語表演,融合雜技、擊鼓和喜劇元素,並以廚具為樂器,呈現出動感十足、節奏明快的戲劇張力。這次在明洞亂打劇場觀賞,表演者三不五時就與台下互動,並邀請觀眾參與各個環節的演出,滑稽橋段讓男女老少都看得捧腹大笑。
「塗鴉秀」是帥哥歐爸熱情演出的動感作畫表演,融合韓國流行音樂(K-Pop)、韓流舞蹈、現場藝術和喜劇元素,以各式各樣的作畫方式,讓即興創作畫面述說著千言萬語。雖然生成式 AI 作畫工具,如 DALL-E、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Leonardo.Ai 等作畫功夫及速度已讓人嘆為觀止,但看到真人舞者汗流浹背在舞台上奮力塗鴉時,心中還是湧起了莫名的感動。
不禁想起今年四月時,在台南觀賞 FOCASA 馬戲團「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的其中一幕:當張霈淳飾演的盲女持著手杖,如履平地般的行走在窄仄的椅背上時,不少觀眾都熱淚盈眶、齊心護持盲女行走每一步,那份感動應有部分源自於聯想到舞者練就這套馬戲絕技背後所下的苦功。
如今,允文允武的機器人,在許多面向都已超越人類;然而,在可預見的將來,舞者的汗水與觀眾的淚水,依然是聰明的機器人所無從取代的。
機車貨物稅降2,000元 衝擊交通淨零轉型
2025-08-26 00:00 聯合報/ 劉振珷/律師(台北市)
立法院日前通過貨物稅條例修正案,新購機車降稅二千元,可能削弱電動機車誘因,進一步延宕運具電動化進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日前通過貨物稅條例修正案,新購機車降稅二千元,朝野立委普遍將其視為「還稅於民」利多政策,卻可能削弱電動機車誘因,進一步延宕運具電動化進程。
貨物稅條例原針對一五○ CC 燃油機車汰舊換新給予四千元減徵措施,對於電動機車更給予免徵優惠,期待透過特種消費稅優惠產生價格引導效果,鼓勵轉用電動機車、推進國家淨零政策目標。然而本次修法卻未能留意運具轉型政策的整體目標,恐顧此失彼。
根據交通部「一一一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八成九的機車使用者表示未來淘汰現用機車後,會繼續購買燃油機車的比例高達七成二。進一步分析少數決定換購電動機車的主因,也以「環保減碳因素」、「政府稅負減免或提供購車補助」、「健全充換電設施」為優先,不難發現政府提供稅賦減免、價格引導措施的影響舉足輕重。
實際上,油車與電車的銷售曲線,與補助政策的力度高度連動;例如民國一○九年(二○二○年)政府宣布補助七期燃油機車,當年度電動機車市售比率立即從一成八七腰斬至不到一成,近年油、電雙方銷售起伏也與補助金額呈明顯正相關,可見在消費習慣尚未完全轉換前,政策若未能提供足夠誘因,市場趨勢難以產生變化。
即便是修法前,貨物稅條例的燃油機車汰舊換新補助與電動機車全面免徵政策,最終反映在市場售價上的結果,燃油機車仍然具備優勢;不僅市場上燃油機車售價仍是最低,最受歡迎的燃油機車款式售價,也與電動機車的最低售價不相上下。如今面臨電動機車轉型誘因疲軟,立法院卻仍修法調降燃油機車的新購賦稅,更加造成電動運具轉型的困難與隱憂。
要避免淨零轉型淪為空談,政府補助策略必須有全盤規畫,不僅要增加對電動機車的補貼力道,更要回應車主實際需求。根據上述交通部關於機車的使用調查報告,電動機車平均持有成本仍高於燃油機車,其中能源費用占大宗,因此補貼電池月資費是最能直接減輕民眾負擔的方式。
此外,除由中央主導的購車補助,也可從綜合所得稅中增設「綠色運具扣除額」,讓使用綠色運具成為「具公共利益之特定行為」,如同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一樣享有稅負減免,讓民眾感受到購買、持有與使用電動機車的「真實利多」。
本次修法調降燃油機車貨物稅,究竟是「還稅於民」的德政,還是創造另一個未經全盤考量而延宕轉型的隱憂?端看政府未來能否提出足夠的配套,確保台灣交通運具邁向永續轉型。
慰留教長 能救信任危機?
2025-08-26 00:00 聯合報/ 羅德水/全教會文宣部主任(台北市)
教育部長鄭英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如外界預期,第二波「大罷免」再度以失敗收場。觀察選前即傳出的內閣小幅改組名單,不難看出賴政府早已意識到需調整人事才能回應民意,並「調整施政優先順序」。
在這波人事異動中,屢被點名的教育部長鄭英耀被慰留,捲入性平事件爭議的政務次長葉丙成則請辭獲准。官員更迭、人事異動,各界自有評判;比起誰去誰留,更關鍵的是如何以具體行動解決問題、提升台灣教育品質。教育部團隊上任已進入第二年,治理表現令人不敢恭維,亟需展現專業作為以回應社會期待。過去一年多來教育政策爭議頻仍,社會大眾對教育部的表現陷入信任危機,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教育施政重點錯置。眼前教育現場問題層出不窮,棘手的難題包括:高教學歷造假、學術倫理失範、中小學校園濫訴有增無減、教師職業吸引力不斷下滑等,任誰都知這些是最需迫切解決的教育困境。然教育部面對這些問題卻鮮有積極作為與有效對策,反而對「清查教育人員是否持有中國大陸身分證」等議題雷厲風行而格外積極,本末倒置,嚴重偏離教育施政正軌。
其二,教育部長未能守護教育專業。教育部本應是教育現場的後盾,卻長期淪為其他部會的政策提款機。去年的「班班鮮奶」鬧劇,教育部無力維護校園專業;今年索性自己推出「校園愛心球」、「限制第七節排課」及形同文字遊戲的「教師身心調適假」。這些政策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讓學校成為承擔責任的代罪羔羊。教育部未能成為教師的後盾,反成了麻煩製造者,如此施政風格如何取信於教師?又如何引領教育發展?要突破困境、開創新局,教育部必須拿出決心,從根本反省治理模式,展現尊重專業的具體作為。
首先應謙卑記取教訓,堅定守護專業:教育施政不能譁眾取寵,更不該淪為政治正確的表演。教育部長的首要任務是為教育人員撐起專業自主空間,確保校園免於不當干擾,不再成為政治角力場。過去錯誤政策的學費不能白繳,唯有回歸專業正軌,教育部才能重新贏回教育現場的信任。
其次應直面教育沉痾,提出專業對策:現階段各級學校均面臨諸多困境,高教必須徹底清理學歷造假亂象,重建學術公信力;中小學則需大幅修正不合時宜的法規、遏止濫訴歪風,避免教師在訴訟陰影下繼續以防禦性教學自保。更重要的是,必須切實改善教學環境、提升待遇,吸引優秀人才投身教育。少子化海嘯迫在眉睫,規畫前瞻的降低班級人數時間表,落實精緻教育已刻不容緩。
新學期即將展開,社會高度關注教育部能否真正的謙卑檢討、務實改革、並以前瞻規畫提升教育品質。請停止華而不實的口號,教育進步需要的是務實改革與專業治理。期待教育部勇敢調整步伐,堅守專業立場,成為學校與教師的堅實後盾。
友善二度就業者的意外回報
2025-08-26 00:00 聯合報/ 徐正雄/農夫(新北市)
台北市老字號的「星辰牛排館」近日在臉書宣布「讓服務人員在不忙時,可以坐下休息」,引發網友討論按讚。圖/摘自星辰牛排館臉書
聯合新聞網日前報導,北市老牌牛排館讓服務生坐下休息,暫時放鬆。此舉獲網友數千個讚!不只員工受惠,該餐廳也因人性化,無意間替自己打了一枚響亮的廣告,吸引無數網友「預告」前往消費。小小改革,替餐廳打造出溫暖形象。
因缺工緣故,現在很多賣場都能看到銀髮族身影。原本某超商為吸引熟年應徵者,而推出許多友善措施,例如更短的彈性工時、收銀友善結帳椅等,竟意外射中許多年輕人的心,紛紛投出履歷,可見得工作環境標準,在許多求職者心中已悄然改變。
薪水可能不再是求職者的首要考量,環境是否友善,成為求職者最在乎的事。因為在冷漠、緊湊、不人道的有毒職場,縱然賺得高薪卻不快樂,最後得花很多時間和金錢去療癒,還不見得能平復!還不如顧好自己最基本的健康,以免造成別人負擔,所以選擇錢少、輕鬆、離家近工作的人愈來愈多。
超商的人資很意外,當初為熟年求職者打造的友善職場,竟吸引許多年輕人目光。但放眼望去,這種願意為熟年勞工改革職場環境的企業,在台灣畢竟還是少數,因此台灣的熟年勞動參與率遲遲沒有起色,且遠遠落後鄰近的日韓。其實台灣企業可曾想過,打造友善職場,受惠的不僅是員工,亦能提升企業形象,招募人才也會更加容易。
另外還有超商為幫助新住民女性和身障者,開設「友善便利商店」,讓語言不流利與肢體不方便的弱勢群體也能自力更生、為社會盡一份力,間接解決很多因經濟拮据而衍生的家庭問題。而這些為弱勢而設立的店,也是少數允許工時縮短到一、二小時的職場。
很多熟年者想重回職場,可惜受限於身體退化、家庭狀況、工時太長等問題。日前,筆者姊姊忽然生病住院,找不到合適看護的我,決定試用一名跟我家買過菜、有恐慌症的中年失業婦女。當她來到醫院還沒上工,我便先給她一天工資,讓她有錢吃飯。我也沒把她當成員工,當護士問起,我說她是我姊姊的朋友。
之後,這位看護知道這行的「錢」規則後,很感謝我每次都提早給她薪水,對她也沒有太多要求,讓她有動力繼續工作。姊姊出院後,這名婦女因工作順利累積了自信,得以重回職場。
現在很多餐廳、銀行保全,都要求員工整天站著,認為如此才專業認真;若他們能允許員工暫時坐下,無須持續緊繃工作,或許就能順利招募,更能提升服務品質。改善職場環境,是為了讓工作效率更好;提升熟年勞動參與率,政府要做的不只是道德勸說和獎金鼓勵,更要打通業者停滯觀念的任督二脈。
心誠迎鬼月 香爐見端倪
2025-08-26 00:00 聯合報/ 鄭國成/台中科大助理教授(花縣壽豐)
農曆7月鬼門開,國定古蹟嘉義城隍廟舉行開鬼門儀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兩岸擁有「鬼月」歷史文化與信仰活動,雛型胚發於南朝梁武帝蕭衍設壇舉辦盂蘭盆法會,以「諷經施食」儀式達致「救濟幽冥」之目的,應無誤謬。除大陸因文革十年處於祭祀真空期之外,「安息亡魂」、「崇祖敬天」向為炎黃子孫根深蒂固之傳統習俗。
無論戶外墓園或陰廟、陽廟,舉凡子孫、信徒舉香齊額膜拜敬奉神鬼先人之餘,皆須將香柱置放香爐恭請受祀者「吃香火」,藉此「心假(非真假義,乃憑藉義)香傳,以香達信」。香爐類如盂蘭「盆」,皆為獻饗受祀者之食器,理應維護乾淨,聊表寸心。然筆者屢次親睹墓園及廟宇之香爐被插置香菸,任其姿態橫七豎八,觀感等同棄置垃圾,分明褻瀆不敬!
筆者請益相關人士。某廟主委解析:「此舉堪比倒插三炷香,屬挑釁行為」。金紙店老闆評斷:「常例不應如此,特例則在當下情況緊急,肇因身邊無香,故以香菸替代,譬如同袍戰死沙場,不得不爾」。有人或曰:「無非孝敬神鬼與滿足嗜菸之往生者」。然而,即便逝者生前菸不離手,飲畢孟婆忘魂湯之餘,前世記憶即失,輪迴重生若能斷戒菸史,豈非有助來世身心健康?
劉向《說苑.敬慎》訓示:「存亡禍福,其要在身。聖人重誡,敬慎所忽」。是故隨意將香菸置於香爐之舉措,理應防微杜漸。福建省仙遊縣有座廟宇,門前對聯所書極是:「做事奸邪,任爾焚香無益;居心正直,見吾不拜何妨?」諸眾若能進階向龍山寺、行天宮「廢除焚香燒紙以利環保」政策看齊,戮力提升空氣品質,亦也無損諸神、祖靈慈悲喜捨之庇祐。
《禮記.祭統》:「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也」。陽世子孫祈求驅邪避災,唯有慎獨存誠,履善歸真,道事合一,必能顯祖揚佛,竭盡「了悟生死、民德歸厚」之境界。
核三公投就是民意普查
2025-08-26 00:00 聯合報/ 鄭自隆/政大傳播學院退休教授(台北市)
八二三核三重啟公投,同意票大幅高於不同意票。圖為核三廠外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八二三核三重啟公投雖然沒有跨過「通過」門檻,但仍極具指標性意義,因為公投就是政府能源政策的全國性普查。
普查是相對於抽樣調查的概念,抽樣調查是在母體中抽取調查樣本,條件是樣本數必須在一,○六八以上,且每一樣本都有均等被抽取的機會;普查沒有抽樣,母體中每一個體都是樣本,因為沒有抽樣,所以不會有抽樣誤差,抽樣調查中一,○六八的樣本數,會有正負百分之三的抽樣誤差,例如同意值為百分之卅,代表就同一母體在同一時間做一百次調查,其中九十五次同意值會落在三成三至二成七之間,而另五次調查則會在這個區間之外。當然正負百分之三的抽樣誤差,在統計上是容許的推估值。
而普查沒有抽樣,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沒有抽樣誤差區間,所以核三重啟公投,同意票數為四三四萬一,四三二票,不同意一五一萬一,六九三票,也就是呈現鐵錚錚的七成四一比二成五八,同意核三重啟的票輾壓了不同意票。
雖然同意與不同意差距顯著,但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超過七成民眾沒投重啟核三公投,證明超過七成台灣民眾不認同這個花費十一億元公帑的公投;「送水哥」陳聖文講得更直接,他以反對票加上未投票者為母數,認為這代表「全國八成人都不認同」,痛批公投是浪費人民納稅錢。
若這樣的講法是對的,那可會直接打臉總統賴清德。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大選開票,賴清德得票五五八萬六千餘票、侯友宜四六七萬一千餘票、柯文哲三六九萬四百餘票,換算得票率,分別是四成、三成三五、二成六五,而得票率計算的母數是所有候選人得票的總和;縣長和「送水哥」的算法是以有投票權的人數為母體,若是真的這樣算,當年總統大選選民數有一,九五四萬八千餘人,以賴清德得票數和全體選民數的比率,變成支持度只有二成八六。
這次公投投票率奇低,只有二成九五,分析這七成沒有投票的民眾,或許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冷漠公民。他們會認為只要夏天有冷氣可吹,只要不漲電費,只要電廠不要蓋在我家後院就可以了;至於核三要不要重啟、光電風電要不要擴大、燃煤發電要不要持續?統統沒意見。這類冷漠公民不只是對能源政策冷漠,也可能對所有公共政策議題冷漠,認為不差我這一票,所以不會去投票。
第二類是謹慎公民。認為核能議題極端專業,其效益或缺點,擁核反核人士都有道理;光電風電亦有其優缺點,實在無從決定彼此之間如何取捨或競合,因此放棄表達,讓其他人決定。
第三類是認知衝突的公民。就是兩個認知的衝突,亦即政黨認同(認知一)與知識認同(認知二)的掙扎。比如某甲是民進黨的鐵粉,知識學養卻告訴他,選擇核電才是正確的,如此政黨認同與知識認同就會產生衝突,內心必然糾結,如何消除?只有選擇不投票。同樣的藍白支持者,若是在知識認同上支持反核,也會產生這種現象。這就是心理學「認知不和諧」理論所說的現象,解決內心不和諧的方法就是逃避,不做選擇。
所以政策規畫無法、也不必猜測這三類不表態公民的想法,更不能選擇性硬拗說他們是站在「同意」或「不同意」的一方,能源政策只能就這三成表態者的意見去思考擘畫。何況公投結果,每一縣市都是「同意」多於「不同意」,台灣民意對公共政策議題,可難得有這麼樣的一致性。
川普批綠能 台灣應正視光電環境風險
2025-08-26 00:00 聯合報/ 楊仁理/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新北市)
七月初丹娜絲颱風侵襲台灣,西南部海岸傳出太陽能板毀損,還有二成多未清理。對此,環境部除罰款,也下令九月底前處理完。環境部長彭啓明更表示,業者若再不處理,政府就接手。
環境部統計,颱風丹娜絲造成約十三點五萬片光電板受損,引發漁民與居民擔憂;板材中的鉛、鎘、銦、鎵等重金屬若流入海洋,可能對水質與漁業生態造成長期影響。幾乎同一時間,美國總統川普則在社群平台痛批綠能是「本世紀最大騙局」,指其破壞景觀、汙染環境,引發全球輿論熱議。
川普的言論雖帶有濃厚政治性,但也折射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若再生能源被過度美化為「零汙染」,卻忽略了生命周期中潛藏的環境風險,最終不僅可能失去社會信任,更會留下龐大的環境帳單。
目前市面上逾九成的太陽能板屬於矽基電池,雖以高純度矽為主體,但導電漿料與焊料中往往含有鉛與銀;若板材破損或處置不當,鉛可能滲入環境。另一類效率更高的薄膜電池,則可能含有鎘、銦、鎵、硒甚至砷。這些元素在正常封裝下風險有限,但一旦進入水體,將對魚貝類與藻類產生毒性,並透過食物鏈威脅人類健康。
其中,鎘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致癌物,能累積於腎臟與骨骼;砷則為知名的地下水汙染源,慢性暴露會導致皮膚病變與肝損傷。銦與鎵雖非傳統高毒性金屬,但近年研究已發現其長期暴露可能損害呼吸系統與肝臟,並對淡水與海岸生態造成衝擊。研究亦顯示,銻的急性毒性更高於鎵與銦,斑馬魚與本地魚種在短期暴露後即出現顯著死亡率。換言之,太陽能雖能減碳,但背後潛藏的重金屬風險若被忽視,等於將汙染轉嫁給下一代。
全球推動綠能,多半以「減碳」為最高指標。這固然是氣候變遷下必要方向,但也容易誤導社會大眾,以為再生能源就是「完全乾淨」。然而事實上,每一度太陽能電力背後,都伴隨製造過程的能源消耗與廢棄物排放,更包含未來拆除與回收的環境負擔。目前台灣對太陽能板的廢棄回收仍處於初期階段,不但回收率偏低,且重金屬檢測標準尚不完整。一旦板材破損或遭掩埋、焚燒,就可能釋放毒性金屬,造成長期且隱性的環境汙染。當社會大眾逐漸察覺風險卻看不到解決方案,對綠能的信任必然動搖。
台灣若能在此刻正視太陽能背後的環境風險,並提出具體治理與技術方案,不僅能化解民眾疑慮,更能在國際綠能浪潮中樹立一個誠實、務實且值得信賴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