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5602/web/◆ 經濟日報社論/美限制台積在陸產能 恐壯大對手
◆ 聯合報黑白集/一切依然故我
◆ 聯合報社論/總統自棄抗日話語權,軍人榮耀靠「乖乖」?
經濟日報社論/美限制台積在陸產能 恐壯大對手
2025-09-04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意圖封堵成熟製程供應戰略,可能促使中國晶圓代工自我壯大,增加其營運韌性。美聯社
美國商務部宣布,自今年底起撤銷台積電(2330)南京廠「經驗證終端用戶」授權(VEU)。過去台積電憑藉此資格,相對快速引進美國設備與零組件,未來所有相關出口必須逐案申請。這項措施被外界視為美國在半導體管制戰線上的新升級,表面是限制中國獲取成熟製程產能,然而實際效果卻可能出乎意料:以撤銷 VEU 授權方式限制台積電、三星等外資在中國境內成熟製程生產規模,最終卻替中國本土晶圓廠創造更大市場空間,此舉恐怕並不符合美國利益。
成熟製程雖然不像七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直接決定高效能運算與國防應用,但其市場規模與應用範圍廣泛,涵蓋車用電子、工業控制、消費性電子與通訊設備等領域。美國如今以安全為由切斷外資廠在中國升級渠道,結果是讓中國本土廠商如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承接轉單需求。這些需求不僅提升產能利用率,更加速中國廠商在生產管理與客戶服務上的經驗累積。換言之,美國意圖封堵成熟製程供應戰略,可能促使中國晶圓代工自我壯大,增加其營運韌性。
以中芯國際為例,雖然已具備十四奈米量產能力,但真正支撐營收與產能的仍是廿八奈米以上成熟製程。隨著台積電南京廠受制於 VEU 授權取消,許多中國客戶出於供應安全考量,勢必將訂單轉向本土廠商。這種「被迫轉單」現象短期內就能帶來實質收入,更關鍵的是形成規模經濟,讓本土代工廠有更多資金與數據投入製程優化。成熟製程一旦由中國廠商壟斷內需,長期累積的效果,將比美國想像中更深遠。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措施還為中國本土設備業者提供了更快導入的舞台。過去,美國、日本與歐洲設備商長期主導蝕刻、沉積與研磨等關鍵環節,如今外資廠受限,本土晶圓廠必須更多依賴國產工具。例如中微公司深反應離子蝕刻設備,原本主要應用於功率半導體與封裝,如今可能被中芯導入成熟製程產線;華海清科的化學機械研磨(CMP)設備,過去難以撼動美日供應商地位,未來卻有望透過中芯與華虹批量採用,快速取得量產驗證。這些實例說明,美國撤銷 VEU 不僅未能阻止中國設備替代,反而成為加速本土化的催化劑。
當外資廠在中國的投資與產能受限,北京政府與地方資金將更集中支持國產廠商。過去中國企業在市場行為上考量成本與效率,對外資代工有所依賴。未來若連台積電、三星在中國的成熟製程都被箝制,國內市場灰色安全帶徹底消失,國有資本與產業基金勢必將資源導向中芯、華虹以及國產設備與材料供應商,進而將強化中國整體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
美國的戰略邏輯是試圖讓中國在先進製程止步不前。但這個政策削弱了在華外資晶圓廠作為「制衡力量」角色,讓中國本土產業在成熟製程上更快取得主導權。換言之,美國表面上是要削弱中國產業能力,實際卻是讓中國成熟製程自給能力愈來愈完整。
台灣與韓國企業也必須深思此一變化。台積電南京廠未來定位受到重大挑戰,短期或需縮減投資,長期則恐失去中國市場的一部分需求。三星在中國的成熟產能也可能面臨類似困境。當外資企業在中國被政策限制無法自由升級,反而讓中芯國際與華虹等有機會壟斷內需市場。
以撤銷 VEU 授權來限制外資成熟製程產能,美國的初衷是封堵中國技術進展,但副作用卻是創造更大的市場縫隙,讓中芯國際等本土廠商快速壯大,讓中微蝕刻設備、華海清科 CMP 等國產工具加速導入。此舉短期內或許能延緩外資在大陸產能擴張,但長期卻不利於美國利益,因為中國將在成熟製程自給上變得更堅韌。當政策的執行結果與原始戰略目標背道而馳,美國是否需要重新審視其半導體管制框架,值得深思。
聯合報黑白集/一切依然故我
2025-09-04 00:4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賴清德總統(左)和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右)。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罷免大失敗,是民意對民進黨的反撲,許多民眾以為賴政府一定會迅速作出回應與調整。然而,行政院僅草草快速調整了少許人事,然後又陷入既有運作窠臼,一切依然故我,毫無改變的意圖。因此,中央繼續刁難地方,預算繼續亂編,關稅談判繼續黑幕;賴清德依然無視抗日勝利,繼續跟著日本喊「終戰」。
史上最無能、最愛釋憲的閣揆,也繼續擺他的架子。先前被在野黨刪減的預算,他要求加碼八七八億元追補回來。先前中央胡亂統刪地方一般性補助款,舊帳仍未清,現在卻連統籌分配款都要剋扣,還不時板臉訓斥地方首長。有這種行政院長,國家能進步才怪!
大罷免抓戰犯戲碼,則進入弔詭宮鬥情節。賴清德自己不辭黨主席,卻要求柯建銘辭總召,老柯當然不從;還傳出柯妻演出「讓他當完這屆」苦情戲、但柯否認。隨後,雙方各使出「改選連署書」及「六長登記表」的法寶隔空交鋒,平日威風凜凜的綠營立委竟都嚇到不敢出聲選邊。當心狠對上手辣,賴清德若輸了這局,他大概黨政兩腿全跛了。
民進黨在野時,天天呼喊「改革」。如今連續執政十年下來,民意跌到谷底,卻連自我調整都不會。近日,民進黨十九名跨縣市議員連名要求賴清德「正視我們的危機」,倒是更有見地。站遠一點的人,更看得清問題。
聯合報社論/總統自棄抗日話語權,軍人榮耀靠「乖乖」?
2025-09-04 00:3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賴清德總統(中)昨主持「中華民國114年秋祭忠烈殉職人員典禮」。 記者余承翰/攝影
昨天是九三軍人節,也是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紀念日。賴總統前一天表揚國軍,卻絕口不提抗戰勝利,反而採日本的「終戰」說,自失立場。對照中共昨天以史上最大閱兵大秀軍事肌肉,兼搶奪抗日勝利功勞,民眾都感到很不是滋味。對比之下,國防部只能推出與廠商聯名的「榮耀九三乖乖」零食包;對此,國軍弟兄能不感到憋屈嗎?
國軍的「九三憋屈」,其來有自。除了紀念流於形式化、商品化,更大原因是,政客長期靠打壓國軍來攫取選票。如今,竟連賴總統都自棄抗日勝利話語權,使軍人節蒙羞。賴政府想靠膨脹虛胖的國防預算硬充強大,但國軍的精神、歷史傳承,全被政治口水淹沒。
對我國而言,九三軍人節的意義,絕不下於歐戰勝利日之於歐洲各國。民國卅四年(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發出「終戰詔書」廣播,同日中華民國領導人蔣中正在重慶發表「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九月二日,日本簽下「降伏文書」;次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布九三為「對日抗戰勝利紀念日」,其後並統整為九三軍人節。
史跡昭昭,九三除代表國軍必勝的信念,更是誓死捍衛國家的精神傳承。遺憾的是,賴清德將歷史記憶全部刪除,他對「抗日勝利」只用迎合日本的「終戰」替代,將中華民國、抗日、勝利等元素全都拋棄。風行草偃,近日傳出國防部史編處原訂出版的「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紀念專書,在送印前夕突然喊卡;國防部的理由是,「不符年度出版重點」。
反觀對岸昨天的九三大閱兵,挑明就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此外,重新修訂的「中國抗日戰爭史」,及近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文章,均聲稱中國共產黨是抗戰勝利的「中流砥柱」。賴總統自棄國軍抗日話語權,轉眼被對岸完全接收,多麼愚昧!
更可嘆的是,賴清德一再使用「終戰」一詞,是依附日本軍國主義的思路而行。當年日本終戰詔書雖避提「投降」,但「降伏文書」卻明明白白寫著:「向盟邦無條件投降」。更別忘了,台灣能脫離日本殖民,正緣於中華民國抗日勝利之賜。賴清德身為中華民國總統,竟然應和日本軍國主義立場將抗日勝利稱為「終戰」,真是無比荒謬!顯然,他還留戀著日本的殖民。
總統如此「戀殖」,也讓國防部的軍人節活動蒙上不敢言勝的憋屈。十年前,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在北京與習近平會面,稱抗戰時蔣介石在正面戰場、毛澤東在敵後戰場;當時國防部還批此說悖離史實,認為中共並未參與抗日。十年後,國防部除了辦一場紀念音樂會,再不見相關紀念活動。軍人節活動新聞稿,更不知所云地稱「邁入第十年」,彷彿蔡英文、賴清德主政前從未有過軍人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國防部倒和廠商聯名推出「榮耀九三乖乖」的零食,這將把軍人魂置於何地?
抗戰八年,計二六八名將領殉職,僅一人是共產黨。此外,各大會戰均為國軍主導,發表勝利文告的是蔣中正而非毛澤東;在東京灣與中國戰區代表中華民國受降的是徐永昌、何應欽將軍,兩人均埋骨台灣。賴總統再怎麼扭曲終戰史觀,中共再怎麼濃墨誇大其抗日功勞,都無法抹滅這些事實。
賴政府避談抗日勝利,中共自然整碗端去。結果就是,國軍失去勝利光環與歷史傳承,國人失去艱辛而光榮的歷史記憶。丟失凝聚抗敵的精神後,國軍能靠吃「九三乖乖」來彰顯榮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