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年10月2日 星期四

陳國樑/免稅的政治秀場 民眾的小確不幸

◆  陳國樑/免稅的政治秀場 民眾的小確不幸











陳國樑/免稅政治秀場 民眾的小確不幸


2025-10-02 00:28  聯合報/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暨系主任、政大財稅研究中心主任)


總統賴清德近日地方行程中,意氣風發地宣示「政府要推動減稅」,並具體說明指出明年五月報稅時,「一個人一個月收入五萬元免繳所得稅」、「夫妻撫養兩名五歲以下子女,一年賺一六四萬一千元不用繳稅」、「若再照顧兩名長輩,年收入二一二萬元不用繳稅」。

堂堂一國「元首」,掌理國家大政本應高瞻遠矚、統籌全局,如今卻甘於扮演「稅官」,得意玩弄免稅額扣除額等數字,洋洋灑灑逐一列舉哪些所得可以不用繳稅。如此不遺餘力自我標榜,讓人不勝唏噓。此場景,令人聯想到《論語.八佾》記載,孔子對管仲的評語:「管仲之器小哉!」

究竟是哪位對稅制一知半解幕僚進言,滿心以為「不用繳稅」議題能夠得分,而提供素材供總統宣揚,結果卻弄巧成拙,使總統當眾失態?此一發言不僅折射總統幕僚專業性不足,更凸顯出政治人物急於迎合選民,以淺薄訴求取代理性政策心態

當總統眉飛色舞談論「政府要推動減稅」時,顯然未曾意識到,民眾於一一五年繳納的所得稅,實際上是針對一一四年度所得計算的稅負;而涉及一一四年度課稅基礎的免稅額、扣除額與稅率級距等,財政部更是早在一一三年十一月廿八日便已公告完備,與此刻宣示「政府要推動減稅」並無直接關聯。

當總統沾沾自喜地提到「一個月賺五萬還不用繳稅耶!」言詞興高采烈,甚至作了「效果性的停頓」,轉而向在場民眾詢問:「有歡喜嘸?」聽到民眾迎合式回應「有!」總統愈發自得,為了「討拍」竟脫口而出:「噗仔聲催落!」此刻賴總統不僅化身「稅官」,更是個「秀場主持人」,賣力地以誇張手勢過度表演,試圖引領現場氣氛達到高潮。

現實是政府稅收每年屢創新高,賦稅負擔率自一○九年起已連續五年上升。政治人物居廟堂之高,竟仍脫口而出「這是有史以來,稅金繳最少的時候」。此番言論若非對國人租稅負擔無知,便是對事實刻意扭曲誤導

大學的課堂上,沒有政治的激情與喧囂,但有著一雙雙明亮清澈、求知若渴的眼睛。筆者常向學生們拋出一個看似簡單、實則耐人尋味的問題:「有誰願意繳納高達百分之四十的稅?」果不其然,幾乎人人搖頭拒絕。此時,筆者會提醒學生們,適用百分之四十最高稅率的前提,是年所得已達五百萬元以上。接著,筆者會換一種方式提問:「那麼,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年所得五百萬元起跳?」同學們總會面面相覷,臉上浮露出笑意來。

就在那一刻,我知道他們解,要繳納更多稅,雖然意味著承擔國家財政更重責任,卻也象徵自身收入豐厚超越他人納稅能力

近年來,免稅額、各項扣除額及課稅級距,常為因應通貨膨脹而調整提高納稅門檻外,並部分減輕民眾因物價上漲而增加的實質稅負。然而,儘管這些調整對於減輕通膨衝擊效果有限,且存在時間落差,卻被國家領導人與政府官員的華麗詞藻包裝成「減稅小確幸」,藉以彰顯政績」,實際上對民眾而言是「小確不幸」。

康熙曾立下「永不加賦」的承諾,但大清國祚亦不過二七六年;國人應該唾棄只知一味宣揚減稅鼓吹不繳少繳稅的政府。真正值得追求的是「繳得起稅」的「成功」,而非「繳不起稅」換來的「輕鬆」。